首頁>歷史>

人之初,性本善

古代封建時期,有許多殘忍的制度,其中一個比較殘酷的就是殉葬制度。

從古代歷史上的殉葬制度來說,活人殉葬是對人性的蔑視,尤其帝王死後,就需要大量活人為他陪葬。

眾所周知,古代帝王位高權重,女子地位偏低,多數都是男人的附屬品,沒有話語權在未出閣之前,都要學習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嫁人後要隨順丈夫。

多數人還是選擇自己的妻子,無論丈夫是生是死,妻子都要追隨丈夫腳步。即使在後宮有很高地位的女子,到了皇帝死後,她們都會跟隨皇帝一起殉葬。

《禮記檀弓篇》中記載:“舜葬於蒼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

殉葬早在商、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商朝時期將這種制度推向頂峰,相關史書記載,殷商皇陵中被殉葬的奴隸大概有兩千人左右。直到商朝滅亡,這種制度才漸漸被削弱。

雖然隨著人們思想的改變,活人殉葬制度有所收斂,但迫於皇權的壓力,仍存在許多奴隸者成為陪葬品。

古代人對喪葬制度比較重視,尤其帝王喪葬制度更為壯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

有種說法是希望統治者在死後要享有與生前一樣的待遇,殉葬品不僅有大量金銀財寶,還有用品、兵器、士兵、以及活人。

就是因為這樣的思想存在,才會導致活人殉葬制度的盛行。

據《史記·秦本紀》中的記載:“武元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陽。初以人從死,從死者六十六人;成公三十九年,繆公卒,葬雍。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輿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針虎,亦在從死之中。”

當然有些人是自願的,有些人就是被強迫的,膽子大的人就會設法逃走,但是成功的機率非常低。

明成祖朱棣時期,按照規矩,朱棣死後,要求後宮妃子陪葬。當天會為妃子們提前準備好“斷頭飯”,再分別將她們引入提前準備妥當的大殿中,以各種各樣的死亡方式去陪伴離世的皇帝。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時期,他下葬後有許多金銀財寶,被殉葬的人和物整整拉了幾十輛馬車,殉葬人數達到近百人,光是妃嬪就達到一半居多。待一切準備妥當後,留下日夜看守計程車兵。

一天夜幕降臨後,後側跌跌撞撞走出一名女子,神情慌張、左顧右盼,生怕被人發現,結果還是被一個士兵發現,女子苦苦哀求,希望士兵能夠放過她,士兵心軟決定放過她。

並告訴她在此等候,士兵知道如果被皇室中人看到,他們二人都恐怕難逃一死,也不敢放任她離開,只好將她安置在附近一處隱秘的小屋中。

隨著長時間相處,兩人漸漸地對彼此產生情愫,在一起生下一子。直到20年後,她們的事情被發現,並上報給朝廷,皇帝聽後非常憤怒,立刻下令將她們殺死。

這時一名大臣出來阻攔,並說道:“她之所以能夠活下來,必定是先皇有意而為之,不如讓她們世世代代為皇家守墓。”

皇帝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便將她們放了回去。

對於封建社會中存在的這種惡習,對無辜人的傷害很大,這種活人殉葬制度,對於地位低下的人來說,就是這一種變相的摧殘。

好在康熙皇帝上位後,他十分厭惡這種活人殉葬的方式,才將這一制度廢除,至此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存在的活人殉葬制度才徹底被消除。

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對人們的重視有所提高,人們的思想也發生很大改變,越來越多人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

人們開始主張男女平等,人人平等,更杜絕這樣摧殘人權的事情發生。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在南美髮現了巨大的地下空間,難道是瑪雅人傳說中的地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