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前四代君王分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順治帝,清聖祖康熙帝。

大多數朝代,一個朝代的開國君主廟號一般都會稱為“祖”,一般是“太祖”或者是”高祖“,第二位一般稱為是”太宗“,漢朝有兩個”祖“,分別是漢高祖劉邦和另一位,東漢的開國君主——漢世祖光武帝劉秀。

所以說一般只有開國君主才會在上諡號的時候上“祖”。但是清朝卻有三祖一宗

不僅是這樣,清太宗皇太極的地位非常尷尬,他的父親,他的兒子,他的孫子都成為了“祖”,只有他一個“宗”,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分析一下清朝前四位君王的諡號是怎樣形成的。清朝前期的崛起分為入關前和入關後兩個階段。

入關前

如果我們只看前兩個皇帝的話,清太祖和清太宗的諡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非常符合祖制。皇太極作為第二位皇帝上為“太宗”廟號是沒有問題的,除了一些乾的非常不好的,比如秦二世和隋煬帝。大多數朝代的第二位君主都會稱為是太宗。所以說,他稱為太宗,是很正常的,反而是“祖”倒不正常了。

但是對於清朝來說,皇太極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功勞也是非常大的。因為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的後金政權是一個分散的汗國。努爾哈赤其實是不配稱為開國皇帝的,清朝真正的開國皇帝,其實是皇太極,皇太極繼位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統一了關外,並且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大清。

那為什麼後世將努爾哈赤稱為是開國皇帝呢?因為結合歷史環境,清朝在關外時期的努力是不容被忽視的,再加上作為清朝奠基人,努爾哈赤也是受到當時清朝的尊崇,所以太祖這個廟號就上給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只能成為第二——清太宗。

所以說結合歷史背景來看的話,前兩位君主的諡號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那麼我們再看一下之後的。

入關後

到了順治時期,由於皇太極在位時為清朝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清朝已經有了入關的實力,所以順治帝在多爾袞的幫助下,開始入關奪取了明朝的天下,滅亡了明朝,並且遷都北京。清正式成為了全國性的政權。

對於整個清朝來說,清朝作為全國政權,真正開始是從順治帝開始的,所以順治帝被上為了“世祖”廟號,合情合理。

所以說如果皇太極多活幾年,活到了明朝滅亡時期,率領清軍入關,那麼他的廟號便可以是“祖”了。但是皇太極恰好就是這麼尷尬,雖然做了很多的事,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但是卻沒有立下任何開天闢地的功勞

說到這裡,皇太極的父親清太祖努爾哈赤作為奠基後金政權的人,稱為太祖沒有什麼問題;他的兒子作為率領清軍入關,將清朝由割據政權過渡到全國性政權的創始人,被稱為世祖,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那麼為何連皇太極的孫子康熙帝也能被稱為祖呢?

本來按照歷史發展,前邊有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三代人的共同奮鬥,才使得清朝成為了全國性的政權。所以康熙不論幹成什麼樣,都完全不配成為祖的。那康熙帝的這個廟號是怎麼得來的呢?

這個就要說到雍正帝了,其實雍正帝當時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孝心和對父親的尊敬,硬給康熙帝上了這個廟號。在雍正帝看來,雖然康熙帝是守成之君,但是他的功勞和開國之君基本是一樣的。

而且我們看康熙帝的廟號為清聖祖。聖祖這個在古代的時候,唐朝時是用來追封道教老子的,宋朝時是用來追封財神爺的,而到了清朝,卻成為了康熙帝的廟號,雖然康熙帝在位的時候做了很多的事,智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三徵準格爾,這些功勞都很大,但是聖祖這個廟號也不是隨便就能給的。可見雍正帝給康熙帝帶了多大的帽子,而且康熙帝也稱為就使得皇太極的地位非常尷尬。

結語

在位期間既沒能趕上天時地利,從而立下開天闢地的功勞,也沒能有後代為了政治意圖,對他表示尊敬,於是他的廟號便成為了普普通通的清太宗

所以皇太極的這個廟號,本來沒有太大的問題。只是由於他的兒子運氣太好,而他的孫子又被硬捧了起來,使得前四代君王中只有他一個“宗”。

表面看似尷尬,實際上背後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瞭解了這些背景,我們才會知道這些廟號的由來,而不是隻看到了表面。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各國互毆關美國啥事?為啥美國也加入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