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月29日,是汽車誕生紀念日。1886年的1月29日,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為其由汽油發動機帶動的三輪機動車申請了專利,這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汽車的誕生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僅改變了人類傳統的“行”的方式,更開啟了個人交通運輸的新紀元。

雖然傳說中是軒轅黃帝發明了車,但從現在的考古結果看,以動物作為動力的車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也就是兩河流域的文明中,此時的車並不只以馬為動力,而是馬、牛、驢兼有,所以並不能稱為馬車。在公元前3500年的烏魯克文化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象形文字“車”字,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關於車的記載。在為公元前3000—前2800年的哈拉夫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最早車的影象。

中國發現使用車子的跡象則要比兩河流域晚上不少。2004年,考古學家在年代約為公元前1900年—前1600年的偃師二里頭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中,發現了最早的車轍。兩轍間的距離約為1米,車轍長5米多,由南向東西延伸。這是目前透過考古所發現的最早的華夏先民使用車的痕跡。

1500年,義大利文化巨匠達·芬奇經過長期的冥思苦想,注意到發條既可積蓄,又能慢慢地釋放能量的特點。他根據這個道理,繪製出以發條為動力並有傳動機構的車輛草圖,可惜未經試製。130多年之後,德國的鐘表匠漢斯·郝丘在前人啟發下,製造了一臺以發條為動力的汽車。當時的瑞典王子卡爾·古斯塔夫“一見傾心”,出於獵奇就將其買下。但是這臺發條車的速度不到1.6公里/小時,而且每前進230米,就必須把鋼製發條卷緊一次,這和人們戴的機械手錶要天天上“勁”是一個道理。

工業革命中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為車輛找到代替人畜的原動力,提供了真正的可能。當時有很多人都紛紛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法國軍事工程師、陸軍炮兵大尉尼古拉斯·古諾經過6年的苦心研究,於1769年成功地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無需人畜推拉、完全依靠自身動力行走的蒸汽機車。這輛木製的蒸汽機車有三個車輪,前單輪用作驅動兼轉向,發動機有兩個汽缸,最高時速4公里。每行駛15分鐘停車一次,用同樣的時間加水、燒沸,產生蒸汽再繼續行駛。後來,法國陸軍撥款2萬英鎊,支援古諾繼續改進蒸汽車的結構效能,終於把行駛速度提高到每小時9公里,車上可以乘坐4人。不幸的是,在一次試驗中,由於方向盤過於笨重,致使操縱失靈,汽車像脫韁之馬沿著一個陡坡向下衝去,撞到一個兵工廠的牆上,弄得支離破碎而無法修復。

1825年,英國嘉內公爵又使蒸汽機汽車進一步完善,行駛速度增加到每小時19公里,每輛車可載18人。不久,該車便在英國中部地區開始正式營業,成為陸上公共交通的良好工具。1834年,英國成立了蘇格蘭蒸汽汽車公司,從而使汽車運輸走向社會。

卡爾·本茨是德國一個火車司機的兒子,早年在鐵匠鋪當過學徒,對汽車內燃機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從1884年初到次年10月,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這部車重254公斤,單一氣缸,用鏈條傳動,最高車速每小時18公里,可乘坐3人。1886年1月29日,本茨獲得了專利權。據傳,本茨製成第一部汽車後,由於官方的阻撓,一直無法正式試車,異常苦惱。後來,他的妻子挺身而出。一天,她從車庫裡拉出新車,起動後就開跑了,車子“撲、撲”地冒著濃煙,發動機的聲音驚動了正在幹活的人們,大家都投以驚訝的目光。她駕車跑了一圈後回到家裡,車輛完好無損。夫婦倆非常高興,慶賀試車終於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一輛成功的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車,被認為是開闢了人類交通的新紀元。這輛汽車現珍藏在德國慕尼黑科學技術博物館,儲存完好,仍可開動。其發動機和整車的某些構造,迄今仍為汽車製造業所繼承。

戈特利布·戴姆勒是一名工程師,從小就是個機器迷,幹過鐵匠和車工,也上過幾年技術學校。戴姆勒認為,奧托內燃機雖然轉速低、重量大,但只要稍加改進即可裝上汽車試用,而奧托本人卻墨守成規,覺得當時製造這種內燃機,銷路比較好,不同意改制。後來,戴姆勒辭去在奧托公司的職務,而與他的朋友威廉·邁巴赫合作開辦起第一家汽車工廠,1883年研製成一臺小型高速煤氣、汽油兩用發動機。

戴姆勒在1885年把它裝在腳踏車上,成為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1886年,戴姆勒將馬車加以改制,增添了傳動、轉向等必備機構,安上一臺1.5馬力的汽油發動機,最高時速為14.4公里。現在大名鼎鼎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創始人就是汽車的這兩位發明家,本茨和戴姆勒先生。

14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元朝才女皇后——阿納失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