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型服飾不僅是為遮體避寒所需的必要之物,也是人們用以裝飾外表以標示身份、財力、觀念、愛好的文化符號。民國時期的男性服飾呈現出兩個顯著特徵:一是中西融合、新舊共存 ,二是服飾附著的意識形態和政治色彩濃厚。民國報刊《晶報》曾推出《衣之派別及變遷》系列文章,將男性服飾風格大致分為七種:官僚派、學究派、市儈派、公子派、拆白派、名士派、假洋派等。這種分類方式並非簡單地從服裝類式作出區分,而是基於著裝者的社會階層、政治文化立場和意識形態差異的分化予以分類。
一方面,舊時代的落幕並不意味著中國傳統服飾就此退出時人的生活,傳統中式男裝還是得到很大程度的保留。雖西式服飾為一新潮,但農民和工人佔國民主體,加之呢紡織業和經濟條件的限制,故從實際情況考慮,服飾的洋化必然受到相當的限制。長衫、馬褂仍是民國時期最普通的服裝。
長袍
袍(衫),即長衣的統稱,其基本形制為立領,窄袖,大襟、下長過膝,左右兩邊下端各開一衩。馬褂是一種短上衣,多作為日常外套穿。其樣式規定為齊領,對襟,長至腹,袖長至手,左右及後下端開。同時,許多國人在文化認同和價值取向上依然選擇傳統服飾,並未養成穿著西裝服飾的喜好。譬如名士派,並無一味追隨洋服之意,依然選擇長袍馬褂搭配,但其服飾風格奇異,尤其是透過隨意管束腿帶標識自己的追求:
“名士派服飾最不講究,或於極新式之袍子上配一絕對不新式之馬褂,有時全身衣服尚風合式,而其帽子鞋子又奇怪不可名狀。…其最顯著即在腿帶一部分。凡其人自號為名士者,其腿帶決不留意,往往隨便將其管一束,即算了事。例如清道人之一類人物,其服裝既甚古怪,而腿帶之結縛法更為奇異有趣。再如名滿天下之章太炎先生,其所穿衣服完全與時不合,且其裹衣必數月一易。汙穢寸漬,不以為異,此又名士派服飾之一種特別標識也。”
另一方面,民國以來,對舊禮教和舊傳統的批判使得民眾對西式服裝所代表的革命精神廣為接納,穿著西裝被視為一種時髦、新潮的表現,是擁抱現代文明的象徵,長衫馬褂則成為了傳統守舊、落後於風潮的體現。
穿西式大禮服的徐世昌
李長莉將中國近代服飾改革分為三個階段:先是傳統的服飾材料土布毛皮等被機制布和進口呢絨取代;再是服裝款式追隨西式風格;最後則是追求時髦,出現時裝。西服在被引入民眾生活的同時,也在被改造,從而引發新的時裝潮流。例如20年代以後,《民國服飾條例》明確中山裝為禮服。中山裝是一種形制為立翻領、前襟有五顆釦子、四貼袋(袋蓋成倒山形筆架式)的貼身服裝,飽含近代民主思想的政治內涵。
民國服飾新潮除了承載豐富的意識形態之外,也具有當時文化和審美的時代特徵。上海的服飾時髦尤其追新求異,變幻莫測,這在年輕男子中更為明顯。以拆白派中最為盛行的滑頭派為例,意圖著裝洋服的上海年輕男性,囿於洋服經濟成本高昂和實際效果不合身等,無法起到吸引女子的作用。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代表一種中性化服裝風格的滑頭派普遍起來:
“近年上海最流行之裝束,即為滑頭派。新世界大世界兩處,此種裝束之陳列所也。前數年,上海小滑頭多穿洋服。旋以洋服價昂而不合式,又不能博得普通女子之歡心。於是變而為似男非男似女非女之裝束矣。男子服裝之裁剪法,其根本上本絕對與女子服裝不同。一二年來則男女拆白黨之衣服漸趨於一。譬之如男拆白黨之衣領,硬而且高;女拆白黨乃起而效之。男拆白黨之衣袖寬博,女拆白黨乃變本加厲,並其袖管亦放大矣。女拆白黨近來多以細腰為美觀,男拆白黨亦遂以束腰為時髦。諸如此類,不勝列舉。”
民國男性服裝
除了年輕男性服裝中性化這一新奇情景,人們在追逐洋服潮中,也出現一些怪象。假洋派便是指向那些雖著洋裝,卻更顯怪異的群體,其“式樣之奇,裁剪之劣,即使洋人見之,亦不能知其為洋服”,比如時人“於穿著西裝之時,恆於袖中藏一極精緞之水菸袋,囊中則滿盛紙吹”。這也反映出當時不少國人雖追隨崇洋風潮,卻不免畫虎不成反類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