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九一年,北匈奴單于和大貴族們裹脅一部分群眾離開漠北後,就走上了漫長的遷徙道路。他們究竟經過什麼路程?到達什麼地方?這是久未解決的一個大問題,也是解決匈人是否匈奴的關鍵。
公元一〇五年,北匈奴單于自他的新據點,遣使至漢求和親,翌年,又派使到漢都,重申前請,要求和漢朝和好,漢朝拒不接受。從此,北匈奴和漢朝斷絕外交聯絡。
一般書中都說:從此不知北匈奴的去向了。直到近年,還有人發表專題論文,也說:“公元八九年至九一年間,北匈奴徹底失敗,從此,就不再見於中國史書了”。但是,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中國史書中,還有若干資料,可供探求北單于西遷的歷程。
北匈奴從公元九一年,離開了漠北單于庭,到四世紀七十年代,出現於東歐,其間經歷了二百八十多年的漫長時間。共經過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經歷了數十年之久。
1、 悅般時期(約公元九一至約一六〇年)
公元九一年,北單于因戰敗倉促逃往西北。在混亂之際,一些北匈奴人也不知道他的去處。其弟右谷蠡王於除鞬遂自立為單于,在位二年,被漢朝殺死。後來知道北單于是率領他的部眾來逃到烏孫西北的悅般,並佔領了該地。《後漢書·袁安傳》說:“明年,北單于為耿夔所破,遁走烏孫,塞北地空,餘眾來不知所屬”。
《後漢書·南匈奴傳》也說:“單于震懾屏氣,蒙氈遁走於烏孫之地”。據《漢書·匈奴傳》、《漢書·西域傳》,烏孫並非大國,那能容納這許多匈奴人。從《北史·西域傳》看來,北匈奴佔領的地方,實際就是悅般,當時尚隸屬於烏孫,因此,《後漢書》仍稱它為烏孫,以後稱為悅般國。
《北史·西域傳》說得更為詳細: 悅般國在烏孫西北,去代一萬九百三十里。其先匈奴北單于之部落也。為漢車騎將軍竇憲所逐,北單于度金微山,西走康居,其羸弱不能去者,住龜茲北,地廣方數千裡,眾可二十餘萬,涼州人猶謂之單于王。
悅般國是北單于逃走後的第一個據點。但是,《北史》所說與《後漢書》不合,北單于離開漠北後,先率領北匈奴人逃到悅般,佔領了這個地方,住了數十年之後,又被迫從悅般遷到康居。 文中所說:“其羸弱不能去者,住龜茲北。” 龜茲顯系烏孫之誤。
據《北史·西域傳》:“烏孫去代一萬八百里,悅般去代一萬九百三十里”。足見悅般在烏孫西北一百三十里。他佔領了這個地方至少達七十年之久。最初北單于還希圖一方面能和漢朝和親,以得到漢朝的賞賜,同時又能在西域為所欲為,壓榨西域人民,破壞漢朝和西域的關係。
公元一〇五年和一〇六年(即北匈奴從漠北逃出十四年後),北單于派使到漢朝,提出和親要求,遭到漢朝的拒絕。翌年,北匈奴又自悅般遣派使臣,表示願意遣子為質,以示忠誠,並對“國貧未能備禮”,表示歉意,可以看出他的貧窘狀態,但又遭到拒絕。北單于看出漢朝態度堅決,和親無望,遂不再派使,從此和漢朝斷絕聯絡。
在這一時期,北匈奴單于的奴役政策,給西域各族人民帶來極大災難,也給漢朝在西域的統治造成嚴重威脅。公元一〇七年,東漢一度放棄了西域,守住西部邊疆,以為可以節省一大筆負擔。哪想到,“棄西域則河西不能自存”。北匈奴乘漢撤都護之後,“即復收屬諸國,共為邊寇”。
公元一一九年,北匈奴攻入甘肅西部,殺死漢將索班。北匈奴呼衍王在西域蒲類海和秦海(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里坤海子)一帶地區,輾轉向東漢內地進攻。漢朝遂起用熟悉西域情況的班勇(班超之子)為西域長史。班勇擊走北匈奴伊蠡王。後又發動西域諸國兵,進擊呼衍王,呼衍王逃走,他的部眾二萬餘人向班勇投降。後北單于自將萬餘騎來救,又被漢軍擊敗。在這一系列勝利之後,昏庸的漢順帝竟把班勇調回,投入獄中。班勇離開西域,北匈奴又回來了。
最初,班勇在西域所依靠的力量,在反匈奴的鬥爭中得到勝利。公元一三四年,車師後部王加特奴大破北匈奴,獲單于季母。翌年,北匈奴呼衍王又攻侵車師後部,漢派遣援軍,遭到失敗。直到公元一五一年,北匈奴呼衍王還在西域橫行騷擾,此後便從歷史上消逝了。足見北匈奴在悅般國居住了至少達七十年之久,以後繞在鮮卑人的壓迫下,離開了那個地方,遷往康居。
2、康居時期(約公元一六〇至二六〇年)
當北匈奴的殘部在西域進行擾亂活動時,在它的故地又現出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鮮卑族在檀石槐(公元一四一至一八六年)時期,達到了興盛的時代。
他“稱兵十萬,才力勁健,意智益生,……兵利馬疾,過於匈奴”,他“南抄緣邊(漢北邊境),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
在這樣一個強大的新興勢力的威逼下,北匈奴單于在烏孫鄰近住不下去了,遂率部西遷到康居。
康居位於中亞細亞阿姆河流域,是一個富饒的地方,也是從前匈奴的屬國。但這時,北匈奴這個喪家之犬,逃亡到康居,是不會受到歡迎的,因而北匈奴單于將老弱留在悅般。他只選拔了精壯善戰的人,隨同前去,攻打康居。康居被打敗後,北匈奴遂統治了這個人口多(前漢時,戶十二萬,口六十萬,兵士十二萬),但武力不強,政權分散(康居在前漢時,即五小國分治)的大國。
北匈奴在康居住了多少年,我們不詳悉,但北匈奴既然佔領了這個富庶的國家,是不會自動退出的。它從康居遷出,必然是又受到外力的影響。當北匈奴侵佔康居時,大月氏人早已佔領了阿姆河流域的大夏,以後發展成強大的貴霜王朝。
大月氏是匈奴的世仇,北匈奴遷到它的北邊,不會長久相安無事。北匈奴的再度西遷,可能是遭受了貴霜王朝和康居民泉的聯合攻擊,被擊敗以後,遂遷往粟特。
3、粟特時期(約公元二六〇至三五〇年)
北匈奴遷居粟特,也是透過武力征服而不是和平移入。
此事見《北史·西域傳》:
粟特國在蔥嶺之西,古之奄蔡,一名溫那沙,居於大澤,在康居西北,去代一萬六千里。先是,匈奴殺其王而有其國,至王忽倪已三世矣。其國商人先多詣涼土販貨,及魏克姑藏,悉見虜。文成初,粟特王遣使請贖之,詔聽焉。自後無使朝獻。”
根據以上記載,北匈奴是征服了粟特國,殺了粟特王,而奪取了政權的。
粟特,《後漢書·西域傳》作粟弋,說:“粟弋國屬康居,出名馬、牛、羊、蒲萄米果,其水土美,故蒲萄酒特有名焉。”粟弋即粟特。《通典》:“粟弋一名粟特。”《北史·西域傳》載:“者舌國故康居國,在破洛那西北,去代一萬五千四百五十里。”看來,粟特離康居僅五百五十里,並不很遠,因而後漢時,它屬康居。
《北史》說:“粟特在康居西北,居於大澤。” 這裡首先要確定康居的地理位置。我們認為康居在阿姆河流域的傳統說法,是確實可信的。因它國弱,“南羈月氏而東事匈奴”。粟特在它西北,居於大澤,這個大澤郎是鹹海。 這和《史記·大宛傳》中所說,奄蔡“臨大澤無崖,蓋乃北海雲。 ”
《漢書·西域傳》中所說,奄蔡“臨大澤無崖,蓋北海雲”相合。足見奄蔡是粟特的古稱的說法也不錯。《史記》、《漢書》中所說的奄蔡即是西方歷史家所說的西徐亞人。 西徐亞人分散為許多部落聯盟,粟特是西徐亞人在中亞草原上的一個部落。《北史·西域傳》載,北魏自太延中(後魏太武帝拓跋熹年號,公元四三五至四四〇年),始和西域龜茲、烏孫、悅般、粟特等國有了外交關係。
史書關於匈奴侵入粟特之事,大概是從後魏 使臣或商人那裡得到的,至國王忽倪已歷三世,想是數十年前的事了。北匈奴究竟因為什麼原因,在什麼時間離開粟特?
因史料缺乏,只能加以推測。據我們看來,似與柔然(即蠕蠕)的壓迫有關。
《北史·西域傳》大月氏國條:大月氏國“北與蠕蠕接,數為所侵,遂西徙都薄羅城,去弗敵沙二千一百里”。按大月氏此時在媯水流域、而“北與蠕蠕接”,足見柔然侵入中亞時,先攻佔北邊的錫爾河流域,以後又南下侵略大月氏。住在鄰近的北匈奴,無法再呆下去,遂侵入阿蘭境內,此事發生在何時,史無明文。但結合波斯、印度史看來,當在公元四世紀中葉。
西方歷史家認為匈奴人約於公元三五〇年出現於頓河流域,大致不差。我國舊史,對柔然在中亞、西亞、東歐的活動,語焉不詳。
《北史·蠕蠕傳》稱柔然強盛時,西部僅達焉耆。近年來西方學者,根據西亞和東歐的歷史記載, 證明柔然既是西方歷史家所稱的拉瓦爾(Laval) 人。久已為世界史學界所公認。它的興盛時期,不但在中亞、西亞有強大勢力,以後又侵入東歐。
匈奴侵入中亞,當在柔然酋長社侖出現以前。他們被迫離開柔然之後,就向西方的阿蘭進攻。
4、阿蘭時期(約公元三五〇至三七四年)
阿蘭在中國史書中,始見於三國時魏人魚豢所著《魏略·西域傳》:“又有奄蔡國,一名阿蘭”。後來范曄在《後漢書·西域傳》中又說:“奄蔡國改名阿蘭聊”。阿蘭人是西徐亞(奄蔡)人的一支,境內有阿蘭山,因被稱為阿蘭人。
阿蘭人分佈在西亞和東南歐的黑海北岸頓河流域的草原上,這是歐亞大草原的西端。他們的語言屬於印度·歐羅巴語類中的伊朗語系,在人種上他們屬於白色人種。他們從事遊牧生活,放牧牛、馬、羊等牲畜。但是不像匈奴人那樣住在帳篷裡,而是以車為家,居住在四輪或六輪的篷車裡,用四頭或六頭牛挽拉,並且用車來打仗。
他們已經組成強大的部落聯盟,部落酋長號稱王,操生殺大權。阿蘭人勇猛善戰,保持著軍事民主時期的風尚,以冒險打仗為樂。他們認為在戰爭中喪失性命的人是快樂的人,年老壽終的人便被罵為懦弱無能。他們認為最光榮的事情是殺人,不管被殺的是什麼人,被殺者的首級是光榮的戰利品。
阿蘭和中國相去太遠,因而中國史書中沒有關於匈奴入侵攻阿蘭的記載。但是,羅馬歷史家對此事卻有較詳細的述。如當時著名的羅馬歷史家阿密阿那斯(約公元三三O——三九〇年)的《歷史》中就記載著匈人進攻阿蘭人的過程。
他說:
匈人從頓河以東向阿蘭人展開進攻,阿蘭人對匈人予以堅強的抵抗,兩軍大戰於頓河上。阿蘭人以戰車為主力,敵不過勇猛突馳的匈人騎兵。結果大敗,國王被殺,國被征服。部分阿蘭人逃散各地,但大部分阿蘭人都被匈人接受為“同盟者”。
阿蘭武士被吸收到匈人的隊伍中去,成為匈人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匈奴人經過了一萬二千里的長途跋涉,終於到達歐洲的東境。
阿蘭人被征服的訊息,傳到東、西哥特和羅馬等東歐國家後,他們第一次聽到“匈人”這個名稱,他們不知道匈人“從地球的何處,如高山上的暴風雪般地驟然來臨,碰到他們的東西都遭到掠奪破壞”。
他們預感到大禍的來臨,自己必成為匈奴下一步進攻的目標,驚恐萬狀,人心惶惶。當時交通不便,西方人對於東方發生的大事往往全不知道,或者瞭解不詳。因此對於匈奴西遷這樣的大事,竟毫無所知,以致匈奴人打到他們的大門口,線驚慌失措,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直到最近,專門研究匈奴史的人們,還有的說:“我們對匈人的來歷所知道的並不比羅馬人多”。這種說法是十分輕率的。
前邊已經說過,匈奴人西遷的過程,中國史書中記載詳明,是不容懷疑的。
在漫長的西遷過程中,匈奴人不可避免地和當地人雜處通婚,因而很難保持血統的純潔性。一個考古學家認為“匈奴是一個混合的民族”。另外一個考古學家經過長期在匈牙利進行發掘後說:“他未曾發現過一個毫無疑義的匈人的頭蓋骨”。
但是在四世紀後期,匈奴人進入歐洲的時候,歐洲人很容易把來自亞洲的匈奴人和歐羅巴種的阿蘭人區別開來的。比如,在阿密阿那斯的《歷史》中,他抱著歐洲人的種族偏見,說阿蘭人都是身軀高大,儀容俊美,而認為匈人則是形態醜陋,面貌粗野。儘管他對匈人的詆譭是反映了他對匈人的仇視,但是也可以從中看出匈人的體形面貌和歐羅巴人有顯著的不同,匈人可能有某種程度的混血現象,但是主體屬於蒙古人種。
根據四、五世紀時羅馬人的記載,匈人的體形面貌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中等身材。匈人一般較歐洲人身材略短,但是粗壯雄健,腿部較短,坐勢較高,胸寬膀闊;有堅強的四肢,粗壯的脖頸。(2)匈人的頭顱圓形(歐洲人系長形),雙目細小,臉面較平,扁鼻,發稀疏。這些特點都是蒙古人種所具有的,足見匈人就是匈奴人。
五世紀時,匈王阿提拉在述說他的先世時,自豪地說:他可以將他的先世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著名匈奴領袖們。他列舉的名字和中國史書中的記載大致相吻合。這顯然是根據他們的部落傳說,絕非出於臆造,也進一步證明,匈人是匈奴的後代。
二、匈奴人在歐洲的活動匈奴自公元三七四年,出現於歐洲東境,到公元四五五年“匈奴帝國”的瓦解,共經歷了八十多年的時間。時間並不算很長,但是這八十多年正是歐洲由奴隸制過渡到封建制的大變革時期。
作為歐洲最強大的政治軍事力量的匈奴國家,對於這個大變革的過程起了重大的作用。匈奴人征服了阿蘭人之後,於公元三七四年驅使阿蘭人和他們一起開始攻打東哥特王國。當時東哥特王國位於黑海北岸,是一個成立不久的日耳曼國家。它的疆域遼闊,西起德聶斯特河,與西哥特人為鄰;東至頓河,與阿蘭人接壤;北至德聶斯特河支流普利派特河沼地;南至黑海。
1、匈奴人的歐洲崛起
當匈奴人入侵時,東哥特國王亥耳曼已經年老,聽到說有一個新的野蠻部族前來攻打,急忙率領軍隊進行抵抗。而有些以前被亥耳曼征服的部落則乘機造反,企圖恢復他們的獨立,造成東哥特內部的混亂,以至亥耳曼屢遭失敗,絕望自殺。他的後人失敗得更慘,不久即被趕到德聶斯特河濱。
東哥特人無法再繼續抵抗,遂於公元四七五年投降。當匈奴人越過德聶斯特河後,西哥特的軍隊已如驚弓之鳥,不戰而潰,急忙渡過多瑙河,逃入羅馬帝國境內。他們的故地遂被匈奴人佔領。匈奴人又征服了北邊的日耳曼部落,奪取了匈牙利平原。
於是,大草原的西端——黑海、多瑙河以北的廣大肥美地區,都落入匈奴人之手。東哥特的征服,對匈奴人是一大轉機。他們原來居住在黑海以東阿蘭人的土地上。但阿蘭人和匈奴人一樣,都是遊牧民族,沒有什麼剩餘的食物,只能提供一些戰士。而哥特人則是一個農業民族,可以供應大批糧食,對於匈奴人的向外擴張提供了重要經濟條件。
至於匈奴人本身,他們仍然過著遊牧生活,放牧牛、馬、綿羊、山羊等牲畜。他們的社會組織仍以帳篷作為基層單位。每篷居住著五、六個人,包括夫、妻、子女。每戶都有自己的畜群和其他財產。他們的社會基本組織是部落,每個部落約有四、五千人。他們的國王是世襲的,是全國的政治軍事領袖。國王被看作是天神,操死生、和戰大權。
這個時期匈奴作戰的目的,和早期匈奴一樣,不但掠奪財富,而且還抓捕俘虜。有時一次戰役抓捕的俘虜達數千人之多。他們除了使用這些戰俘從事生產勞動或在家內服役外,而且向戰俘的家屬勒索贖金。
貴族俘虜需要向捕獲者或匈奴國王付出鉅款,才能把他贖回。根據公元四三五年,匈奴和東羅馬訂的條約:一個普通戰俘的贖金是八個索利達(幣名),以後增加到十二個索利達。
至於那些貧苦的戰俘,他的家庭出不起這樣高的贖金時,就被在奴隸市場上拍賣。由奴隸販子轉運到各地,充當奴隸。匈奴人進入歐洲後,他們所面臨的國際問題和兩漢時期早期匈奴在東方所面臨的國際問題,極其相似。在匈奴的南邊,是一個歷史悠久,疆域遼闊,經濟富庶,文化發達,具有豐富的政治軍事經驗的東羅馬帝國。
這和三百年前屹立在早期匈奴南邊的漢帝國極為相似。
不過數百年前的漢帝國,正處在封建社會上升時期,是統一的、強大的。有能力對匈奴的進攻予以反擊。而四、五世紀的羅馬帝國,則是腐朽沒落、面臨崩潰的奴隸制帝國。而且已經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沒有力量對匈奴人的進攻,進行有力的反擊。
但是羅馬帝國也不是匈奴人所能征服的。當時在兩個羅馬帝國中,東羅馬帝國較為強大富庶,而且就處在匈奴的南邊,成為匈奴長期進攻的物件。
到公元四五〇年以後,匈奴開始向西羅馬帝國進攻。四、五世紀時,匈奴對東羅馬帝國的政策,主要是侵擾邊境,掠奪財物,捉捕俘虜,勒索歲幣,要求互市,以至要求和親等等,顯然是數百年前,早期匈奴對漢帝國政策的繼續。
分佈在羅馬帝國周圍的是許多日耳曼部落和早期國家。匈奴對他們的政策,是軍事征服或進行控制兩種手段,迫使他們處於附屬國的地位,對匈奴聽命、納貢和提供戰士,支援匈奴的戰爭。
這種政策,顯然也是早期匈奴在東亞所施行的侵略政策的繼續。足見匈奴進入歐洲後的生活方式、社會政治制度、外交政策,以至軍事戰術,都是從兩漢以來長期發展的結果,源遠流長,而決不是進入歐洲後數十年中的新發展。
匈奴征服了東西哥特和其他日耳曼部落後,就成了東歐一個強大的國家。不久他們便對東羅馬帝國的西亞各省進攻。他們掠走了大批的俘虜和牛羊及其他財物。公元三九五年冬,匈奴人渡過多瑙河,攻入色雷斯(今保加利亞),大掠而還。公元四〇〇年,匈奴又攻入色雷斯,以後對色雷斯連年侵擾。公元四三一年,東羅馬帝國迫不得已,答應每年向匈奴交納歲幣黃金三百五十磅,並允許匈奴人在它境內的幾個城鎮和它進行互市。
公元四三四年,阿提拉和他的兄弟佈列達繼承了王位,共同執掌國家的軍政大權,但各有自己的領地。這時匈奴的邊疆,東起鹹海,西至來因河,南至阿爾卑斯山,北至波羅的海。這個廣大地區的居民,除匈奴人外,日耳曼和其他部落都臣屬於匈奴,史稱“匈奴帝國”,是當時歐洲的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公元四三五年,匈奴和東羅馬訂立了馬嘎斯條約,規定:
(1)被匈奴人捉捕到的東羅馬俘虜,東羅馬可以用每個俘虜八個索利達贖回;(2)兩國人在多瑙河邊的一些東羅馬城市進行互市;(3)東羅馬向匈奴交納的歲幣,由三百五十磅黃金增至七百磅。
公元四四三年,匈奴攻到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林)城外,東羅馬全軍覆沒,不得已求和,與匈奴訂立和約,規定:
(1)東羅馬郎刻向匈奴交付現款六千磅黃金;(2)歲幣增至每年二千一百磅;(3)從匈奴逃亡的東羅馬戰俘,東羅馬須每名償十二個索利達;(4)以後東羅馬不得再接收匈奴逃犯等等。
公元四四四年,阿提拉把佈列達謀害,以前佈列達所統治的領地和人民,都由他直接統治,他成了“匈奴帝國”唯一的最高統治者。
2、匈奴人在歐洲的巔峰——阿提拉時代
公元四四七年一月,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 和色雷斯等省區發生強烈地震,持續四個月,造成大量的死傷和嚴重的損失。阿提拉乘機攻入東羅馬,攻入了許多城市,君士坦丁堡也處於危機之中。公元四四八年,雙方恢復了和平,展開了外交談判。
這次阿提拉對東羅馬提出了比四四三年和約更加苛刻的條件。他要求東羅馬將多瑙河以南,西起辛吉杜那木(今貝爾格萊德),往東三百英里,南北一百英里的大片土地割讓給匈奴,把當地的居民完全撤走。
又要求東羅馬按期向匈奴交納歲幣不得拖欠。從公元四四八至四五〇年,阿提拉的威信達到了他的頂峰。這時“匈奴帝國”的疆域達到最大的限度。東起鹹海,西至大西洋岸,北至波羅的海,南至多瑙河。
這個廣大區域內的附屬國,都有自己的國王和部落領袖,他們平時向阿提拉稱臣納貢,戰時出兵參戰。斯大林在《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一書中指出:“居魯士和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和查理大帝等所建立的帝國,這些帝國沒有自己的經濟基礎,而是暫時的、不鞏固的軍事行政的聯合。”
阿提拉所統治的“匈奴帝國”正是這樣一個帝國。公元四五〇年,阿提拉的攻擊目標,由東羅馬轉向西羅馬。這時奴隸制的西羅馬帝國,已經到了崩潰的前夜。
由奴隸和農民掀起的巴高達農民運動,在公元四三五年,佔領了高盧西北部布里塔尼、諾曼底一帶的廣大地區,成立了一個獨立國家。以後巴高達軍事失利,巴高達領導人攸多希亞斯逃亡匈奴避難,以後又在高盧進行反抗鬥爭。因而巴高達運動受到了匈奴人的支援。
西羅馬的大後方,高盧和西班牙絕大部分已被各蠻族王國佔領。義大利經過西哥特人的入侵之後,已殘破不堪。當時西羅馬的政治也極為混亂。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在位年代公元四二四至四五五年),是一個不滿二十歲的青年,昏庸愚懦。國家大權操於太后噶普拉西達之手。阿伊喜阿斯任步兵、騎兵總司令,是西羅馬的最高統帥,但他與太后不合,加深了西羅馬的危機。
阿提拉決定向西羅馬進攻,似由於東羅馬曾經兩次受到他的大規模進攻,又被勒逼交納鉅款,已經窮困不堪。他遂改變政策,決定乘西羅馬虛弱之際,向它進攻,以奪取更多的財富。阿提拉向西羅馬皇帝提出了和親的要求,指名要娶西羅馬皇帝的妹妹荷諾利亞公主為妻,儘管他已經有幾個妻子。
並要求得到西羅馬帝國領土的一半,作為她所應繼承的遺產。西羅馬對此無理要求,嚴詞拒絕,聲稱:“她早和別人訂婚,並且按照羅馬法律,女子無繼承遺產之權。”阿提拉為了麻痺西羅馬人的鬥志,當他於公元四五一年,率領大軍進攻西歐時,揚言是為了討伐西哥特。匈奴和西哥特之間,以前並沒有嫌隙。
但是這時汪達爾國王該薩利克煽動阿提拉對西哥特進攻。阿提拉遂佯言他只是要對西哥特用兵,而對西羅馬仍保持友好關係。公元四五一年春,阿提拉率領大軍,取道北路,沿著萊茵河攻入西歐,他的隊伍,除匈奴人外,又有來自達西亞(今羅馬尼亞)的吉皮底人(日耳曼人的一支),由國王率領;東哥人由三個酋長率領;來自蒂薩河流域(今南、捷、匈境內)的魯吉安人(日耳曼部落);來自加利西亞(今波蘭境內)地區的西利安人(日耳曼部落);屠麟吉人(日耳曼人的一支,今德意志聯邦北部);阿蘭人等。
當大軍從東歐到達萊茵河時,又有河濱法蘭克人(分佈在來因河下游西岸),伯坎底人前來參加。全部大軍號稱五十萬人,這是入侵西歐空前龐大的隊伍,西歐大為震動。西羅馬帝國和西哥特聞到訊息,遂聯合起西羅馬大將阿伊喜阿斯、西哥特王狄奧德利克,調集軍隊,準備迎敵。不久,又有海濱法蘭克人(在今法國大西洋海濱),薩瓦地區的伯坎底人,也參加到西羅馬方面。
公元四五一年四月七日,匈奴人攻下萊茵河以西重鎮梅斯(今法國東北部)。阿提拉由此轉戰而西,直趨奧爾良(在巴黎以南),圍攻很久不能攻克。六月十四日,阿提拉遂拔圍而去,又往北遷回。西羅馬、西哥特聯軍緊緊追擊。
二十日,匈奴大軍與聯軍遭遇於巴黎東南的特洛伊城(在色恩河南岸)郊外。晚九時,兩軍開始酣戰,直到翌日早晨。阿提拉戰敗,但西哥特人也損失很重,國王狄奧德利克陣亡。雙方各死十幾萬人。
匈奴人是不可戰勝的神話被粉碎了。第二天,西哥特人要為他們的國王復仇,繼續向匈奴人進攻。阿提拉用戰車把自己的隊伍環繞起來,藉以抵抗,形勢很危險。但是阿伊喜阿斯見匈奴人已被擊潰,不願匈奴人徹底失敗,致使西哥特人過於強盛,因為這樣他以後就很難對付西哥特人了。
阿伊喜阿斯遂勸告西哥特太子圖利斯蒙德急速回國,保住他的王位,他又讓海濱法蘭克人回國。同時,他自己也率領士兵回到西羅馬。匈奴人遂從容逃走。退卻時,阿提拉威脅道:“我還要回來的”。
公元四五二年,阿提拉從巴爾幹取道而南,越過阿爾卑斯山攻入義大利。阿伊喜阿斯事前毫無準備,匈奴人長驅直入,很快就攻下了西羅馬東部重鎮阿揆利亞。阿提拉從此南下,要直搗羅馬。當時西羅馬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正在羅馬,恐怖萬狀。急派教皇利俄一世和兩個羅馬大貴族前往勸阻阿提拉,不要進攻羅馬。
此時義大利因歉收而無法對匈奴士兵供應食糧;兼之匈奴軍隊內部瘟疫大作,死亡甚重;東羅馬援助西羅馬的大軍又要到來,阿提拉不得已,遂從義大利退兵。公元四五三年,當阿提拉正籌劃進攻東羅馬帝國時,忽然暴斃。
3、匈奴人在歐洲的衰落
阿提拉死後,他的兒子們之間,因瓜分龐大的“匈奴帝國”而發生戰爭。匈奴帝國本來只是一個政治、軍事的聯合,並沒有有機聯絡。阿提拉死後,他的繼承人並沒有他那駕馭驕兵悍將和各附屬部族的能力。
各附屬國的人民也不甘心永遠受匈奴人的壓榨。這些日耳曼附屬國一個一個地乘機起來造反,擺脫匈奴人的統治。吉皮底國王阿達利克原來是阿提拉的親信,公元四五五年,他聯合東哥特人、西利安人、魯吉安人、赫魯人,大敗匈奴人於匈牙利之諾都河岸,殺匈奴人三萬餘。
阿提拉的長子愛拉克陣亡,他的一個兄弟率領殘部逃到多瑙河下游,在匈牙利定居下來;另外一個兄弟,逃到西徐亞以東,“匈奴帝國”遂徹底瓦解。
匈奴在東歐建國後,它的攻擊物件,主要是腐朽沒落的奴隸制東羅馬帝國。它連年對東羅馬的進攻,掠奪大量財富和人口,給予嚴重破壞,以後甚至攻到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東羅馬和它締結了屈辱性的條約。
同時又向東羅馬帝國勒索歲幣,迫使它向匈奴交納大量的黃金。使得東羅馬帝國這個龐然大物威信掃地,加速了它的衰落。
公元四五一年,匈奴又開始攻打瀕臨瓦解的西羅馬帝國,匈奴的沉重打擊,促使西羅馬帝國滅亡。阿提拉對於東、西羅馬的進攻,不但加速了東、西羅馬的衰落和滅亡;而且對歐洲古典奴隸制的瓦解,客觀上起了促進作用,儘管阿提拉自己的國家也是一個奴隸制國家。
匈奴人侵入歐洲,也標誌著民族遷移的開始。他們對羅馬帝國的打擊,使得羅馬沒有力量來阻擋日耳曼部落闖入羅馬帝國境內,在那裡定居。
因此,匈奴地進入歐洲,也對日耳曼部落間接地起了保護作用。當然匈奴本身也對這些日耳曼部落進行壓制、榨取,把他們變為自己的附屬國,以致公元四五五年這些附屬國紛紛起義,“匈奴帝國”終於瓦解了。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