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房玄齡在《晉書》中曾提到:“聳清漢之喬葉,有裕徽音;振幽谷之貞蕤,無慚雅引,比夫懸樑靡顧,齒劍如歸,異日齊風,可以激揚千載矣。”說的就是中國古代這位比花木蘭將軍早了許多年的智勇雙全的少年女英雄荀灌娘。這位生於習武之家的年僅十三歲的小女俠憑著她過人的膽識,機智勇敢、臨危不懼,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獲得了滿城軍民的交相讚譽,成為中國歷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巾幗小英雄,她的傳奇故事口口相傳,千古流芳。

荀灌生於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字灌娘,在傳奇文學作品中更多見荀灌娘之名,潁川臨潁(今河南臨潁縣)人,是散騎常侍、太子太傅、平樂伯荀崧之女。灌孃的高祖父是三國時期魏國的太尉荀彧,被封為萬歲亭侯,祖父荀頵,官至羽林右監,被封為安陵長兄荀蕤,官至建威將軍、吳國內史;仲兄荀羨,官至義興太守、兗州刺史。出生在這樣的將門之家,在父兄的潛移默化之下,小灌娘從小就不喜歡讀書寫字,更不喜歡針織女紅,成天就愛舞槍弄劍,沒有一點小姑娘家的樣子,儼然一彪悍小子。

愛荀灌如掌上明珠的父親荀崧是曹操重要謀士荀彧之後,世襲侯爵,曾任襄陽太守,繼擢平南將軍,坐鎮宛城,都督江北諸軍事,後封曲陵公,被譽為“履孝居忠,無慚往烈”。荀崧由襄陽太守調升平南將軍,是在西晉愍帝建興元年(公元313年),駐節宛城(今天的河南南陽)。荀灌自小不愛紅裝愛武裝,活潑好動。父母很是擔心,卻又無可奈何,索性任小女兒自由發展,其父親還專門聘請名師教授她武藝。因而小小年紀的灌娘擁有了一身好武藝,刀槍劍戟,騎馬射箭,樣樣精通。10歲就能夠輕鬆御馬張弓,手中的小銀槍舞弄起來猶如游龍飛虎,出神入化,拉弓射箭,百步穿楊,已是一名武藝超群的小女俠。

在荀崧任南平將軍時,荀灌娘整日騎馬馳騁在南陽這片一望無垠的平原上,漠漠邊城飛眾鳥,昏昏朔氣聚群羊。

就在荀灌13歲時,發生了一件大事。當時正值西晉末年,天下大亂,各地頻頻叛亂。荀灌的父親荀崧正擔任平南將軍,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鎮守宛城。竟凌太守杜曾奉荊州刺史之命,鎮守南陽郡。他率兩千多人馬來到宛城,與荀崧交接,遭到嚴詞拒絕。杜曾立刻包圍了宛城,將宛城的千名守軍圍困在內,一連幾日,杜曾攻城不下,仍死死圍困。當時的宛城春耕剛過,正是青黃不接之時,貯存的糧草極其有限,守城的軍民死傷人數一天天在增多,情況非常危急。荀崧心急如焚,自思城中兵力薄弱,只可防守不可進攻,但糧草不足,對峙日久,只恐會全軍覆沒。當務之急是派遣一名智勇雙全之人突圍出城,向鄰城襄陽太守石覽求援。

荀崧即召集部下商討求救之事,文武官員皆點頭稱讚荀崧的求援之計。但當荀崧問到:“誰願前往?”時,堂中嘈雜之聲戛然而止,官吏們面面相覷,都默不作聲,竟無一人願意承擔求援的任務。荀崧心中暗罵:“竟是無膽之徒。”哀嘆道:“也罷,你們不去,我親自去求援,”“我去!”只聽一聲清脆的聲音傳來,眾人一驚。只見從堂外走來一個英氣勃勃的少女,她邁著輕盈的步子,向父親走來,眾人紛紛不自覺地讓開了道。朗聲說道:“宛城不能沒有父親,父親應帶領宛城軍民作戰,父親若是離開宛城,守軍無人指揮,城將不保,女兒願往襄陽投書,請援!”荀崧雖心中甚感安慰,但還是拒絕了荀灌的自薦,他說:“滿堂文武皆不敢擔此重任,你尚年少且是女孩子家,如何能夠突出重圍?”灌娘急忙對父親說:“一旦城破,城中數萬百姓遭殃,灌兒雖為女兒身,但絕不比男兒差。我若能突出重圍,求得援兵,百姓可得救;就算突圍失敗,頂多一死,沒什麼可怕的,也不負父親十幾的養育之恩。”灌孃的此番話,讓堂上的官吏們大為震驚和羞愧。荀崧雖心中為自己的驕傲感動,但仍下不了決心,撫須哀慮。荀灌娘又懇切地對父親說:“女兒雖然年幼,但自小習得一身好武藝,且已有破敵妙法。”隨即將多日對敵軍的觀察道出,“叛軍攻城太急,白天雖嚴防死守,夜間卻也是疲憊不堪,可趁其不備,深夜突圍,必不負眾望,求得援兵。”

面對女兒的一番懇切請求和智勇之策,荀崧考慮良久,終於答應了她的請求。他挑選出了十餘名精悍驍勇的壯士,跟隨荀灌一起突圍。待到夜深,一身男兒裝扮的荀灌與父親道別。她揹著長弓,手執利劍,趁著敵軍沉睡之際,和十幾名勇士順著繩索滑下高高的城牆,不料還是被巡哨發現,發兵緊緊追趕。荀灌等人一邊與追兵作戰,一路前進,一直跟到魯陽山中,方才擺脫了追兵,可此時,只剩下荀灌一人。

荀灌一路奔波,第三天的午後終於到達襄城,石覽的駐地,襄陽太守石覽本想讓她先休息、吃飯,晚些再商量解救之計,荀灌娘卻立刻將父親的書信交給石覽,並急切地說明來由。石覽見這小女子,勇擔求援兵的重任,涉險突圍,此番膽識讓他大為感動,但又憂慮道:“我手下只有五百騎可前往救援,只怕勝算不大,如若能請到尋陽太守周訪出兵,定能解宛城之圍。”一聽此言,灌娘便說:“我以父親之名,寫封信,請求周訪發兵援救。”石覽閱了灌娘寫的求援書信,大為讚歎:“妙哉!”隨即派人速送周訪,此信曰:“如若宛城失守,叛軍的氣焰必然更加囂張,必將傾巢而犯近鄰,將軍必是首當其衝,若真到那時,滅頂之災將在所難免。如果將軍肯發兵援救宛城,平南將軍荀崧願與將軍結為兄弟,同甘共苦。”

寒門出身的周訪收到信件,看到出身名門望族的荀崧竟願與自己結為兄弟,不甚感動,即刻派遣其子周撫率領三千精兵,與石覽的五百騎一同火速進軍宛城,合力破敵。荀崧見援兵已到,立刻率領部下由城內衝殺而出。杜曾腹背受敵,傷亡慘重,見情況不妙,倉皇撤兵,宛城軍民終於得救。荀崧親自到城外迎接石覽和周訪,十分感謝他們的援救。石覽將軍親切地拉著荀灌的手,對荀崧說:“您有這樣一位甘冒矢石,突破千軍萬馬的重重包圍,錚錚鐵骨,智勇雙全的好女兒,實在令人羨慕不已。”周訪也說:“宛城得以解圍,宛城千千萬萬的軍民賴以保全,灌娘應是第一位有功之臣,著實可敬!”

年僅13歲的荀灌臨危自薦,女扮男裝,涉險突圍,以其堅毅與純誠,求得援兵,釋父急於重圍,救百姓於危難實乃大壯舉。她的傳奇、她的忠孝故事被記載在《晉書·列女傳》中:“晉平南將軍、襄陽太守,都督江北諸軍事,曹操重要謀士荀彧之後荀崧女荀灌,她自幼好騎射,在宛城被數萬胡騎圍困時,以十三歲稚齡,率十餘死士突破重圍,請來援軍,解宛城圍。”蔡東藩在《兩晉演義》中也曾提及:“以十三齡之弱女,獨能奮身而出,突圍求援,如此奇女子,求諸古今史乘中,得未曾有。”

荀灌自幼愛好騎射,練就一身高超的武藝,有著過人的膽識與豪氣,突圍搬兵救援,為宛城解圍。荀灌娘這一壯舉令萬人讚賞,荀灌不但是父親的好女兒,更是令人敬佩的巾幗英雄,是少有的少年奇才,在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時,憑著一腔熱血,挺身而出,成為為世人稱頌的奇女子,在中國古代“花名冊”中猶如火紅的木棉花。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二戰德軍一個步兵班都有啥?十個人的火力,堪比我軍一個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