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統一王朝——清王朝,在中華大地統治了兩百多年,也在中華大地上繁衍生息了兩百多年,它即見證了中國封建君主專制的巔峰時期,又經歷了中國近代屈辱史,最後在時代進步的潮流中滅亡。
但清王朝的滅亡不代表滿清貴族的滅亡、消失,在兩百多年的發展下來,滿清皇族人口也是成倍成倍地增長,在清朝滅亡後,一部分被絞殺,更多的是散落到民間,成為廣大老百姓的一員。
而清王朝遺留下的很多習俗隨著清朝的滅亡,被政府廢除,也有一些始終被分佈在各個地方的皇室後裔延續,直到如今,依然保持著清朝的生活習慣。
清朝滅亡後,自稱是清皇室後裔其實也是層出不窮,也許是希望沾一份皇族的光,得到一些軍統的照顧,在平常百姓中顯得高人一等,但新中國建立後,也有自稱是清朝公主、皇子的騙子,利用滿清貴族的身份騙錢,最終也是落入法網。
不過更多的滿族八旗後裔逐漸隱姓埋名,改名換姓,不再以皇家貴族自居,也有些人不願意改掉愛新覺羅的姓氏,一直沿用至今的,較為人所知的是愛新覺羅*啟笛。
但她也只是不改姓氏,對於先輩的陋習、高人一等的等級觀念,作為現代人,她也不贊同,她一面勇敢承認自己的祖先,讓自己的女兒也繼承愛新覺羅的姓氏,一面在努力奮鬥,成為著名的歌唱家。
不過還有更甚者,不但沿襲姓氏,還儲存著王朝時期的生活習慣,一度引起熱議,他便是愛新覺羅*州裳。
愛新覺羅*州裳,曾多次高調宣稱是多爾袞的後代,小時候在家中長輩的口中得知自己的祖先是多爾袞,那位為清朝打下半壁江山,曾經差點坐上皇位的攝政王,而自己是多爾袞的第十世孫。
州裳敬佩於祖先多爾袞的“豐功偉績”,看著曾經清朝巔峰時期的強盛,他倍感自豪,長大後的州裳更覺得自己出生高貴,血統更是皇族血脈,應該要按皇族的標誌要求自己,讓滿族的傳統不被遺忘。
雖然現在是民主社會,什麼稱帝復辟確實是不可能,但他認為要讓世人知道曾經皇族的存在,祖先的習俗不能被拋棄,於是開始大肆繼承清朝的舊習俗,過著清朝的生活習慣,並引以為傲。
州裳和自己的妻子平時都穿清朝的服裝出門,他稱自己的妻子為福晉,稱自己的父親為阿瑪,兩個兒子稱為阿哥,自己的衣服除了清朝傳統的服裝之外,都是黃色為主打色的衣服。
家裡開有一間照相館,照相館內都是根據皇宮的擺設來佈置,裝修風格偏向於古風,明顯的滿清皇族標誌。
在自己家裡也是,各種對電視劇裡面宮廷的模仿,還收集各種清朝書畫和復古用品。他自己留著長辮,身上還總佩戴著玉佩、扳指、清代銅錢等物品,象徵自己的身份。
他自己還十分注重血統的純正性,在國家鼓勵各民族相互通婚,促進民族交流時,他卻不贊同,他認為通婚只會降低後代血脈的純潔性,清皇室血統就會變淡,所以他拒絕與普通女子結婚,只願意與同是滿族八旗後裔結婚。
所以,他娶的妻子也是皇室後裔,同時也是他的表妹。雖然如願地保障了血脈的純正,但近親結婚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機率很高,所以州裳與表妹結婚也給後代帶來了影響,他的兩個阿哥,都被確診為先天智障。
但他也不後悔,以後他孩子娶妻也會在八旗後裔中娶,保障家族的血脈純正。他還希望可以入住故宮,給遊客當導遊,發揚清朝滿族文化,但故宮現在已經是國家重點保護物件了,他的這個願望顯然不能實現。每年他還身穿黃袍,與八旗後裔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
住在州裳附近的鄰居覺得沒有必要這樣子的生活在現代社會,或多或少的都勸他不用如此,但州裳覺得要讓世界看到曾經的滿族文化,看到與眾不同的滿族,這是他作為皇室後代的使命,他的妻子也很支援他的做法,這也是傳統文化的繼承。
作為曾經封建的代表,這些皇親國戚被打倒後,他們的後代有的選擇隱姓埋名,躲避紛爭,改成漢姓的金姓、趙姓、姜姓等等,圖安穩,做個普通老百姓。有的像愛新覺羅*州裳這般,堅守舊習俗,以皇室血脈為榮,勢必儲存皇室血脈於世。
也有些拋棄徹底融入新中國,刻苦努力,為新中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比如著名的教育家、書法家、文物鑑定家啟功,一方面拒姓愛新覺羅,一方面放棄封建倫理思想,反對復辟,新中國建立後致力於教育事業。
其實,就州裳而言,他並不是想要封建迷信,也不是要稱帝稱王,沿襲祖先的生活習慣,只是他對紀念祖先的方式,他也只是想為他的民族——滿族,發揚滿族文化和傳統,從某個角度來說也算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但諸如堅決不與外人結婚,與近親結婚等等就過於極端了。
而現代的大清皇室後裔,面對祖先皇宗貴族的身份,是有不同的態度的,比如與州裳態度不同的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的弟弟就曾站出來指責一些皇室後代利用其身份,或故意炒作,或坑蒙拐騙,或向州裳這般堅持舊習俗。
他認為清朝滅亡後,所謂的滿清貴族也就在歷史長河中消失,在現代社會主義民主社會,現在有的只是和普通老百姓沒有任何區別的滿族八旗後代,曾經的輝煌已經不再了。
如今的州裳被人們視為異類,可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決定在自己手裡,州裳想要的生活或許和我們大多數人的不一樣,我們也應該尊重州裳的選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