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春秋*隱公三年】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天王崩。

夏四月辛卯,君氏卒。

秋,武氏子來求賻。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冬十有二月,齊侯,鄭伯盟於石門。癸未,葬宋穆公。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五十一年,魯隱公三年

公元前720年,三月,周平王駕崩,八月,宋國國君宋穆公逝世,他沒有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卻讓哥哥的兒子與夷繼位,即宋殤公,並且驅逐了自己的兒子馮去了鄭國。

公子馮出奔

宋穆公病重,感覺要不久於人世,決意要立哥哥的兒子與夷繼位。對兩個兒子馮和左師勃說:“你們做為我的兒子,從今以後,生的時候不再相見,死的時候也不要相哭”,就這麼決絕地把他們驅逐到了鄭國,為立與夷做國君鋪平了道路。與夷是宋穆公的哥哥宋宣公的兒子,當初宋宣公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沒有選擇兒子繼位,而是選擇了弟弟。也許他覺得弟弟更適合做國君吧。也許宋穆公覺得現在是時候把江山還給他應有的主人了。與夷小心翼翼地推辭說:“先君選擇你做社稷宗廟的主人,現在你卻驅逐了兩個兒子,把國家交給我,這並不是先君的意思,如果可以驅逐兒子,先君早應該驅逐我了”

宋穆公說:“先君不驅逐你,把我立於君位,只是讓我攝政而已,這個國家還是要給你的”

宋穆公找來大司馬孔父,希望大司馬能夠輔助與夷,說,“先君不立他的兒子,卻立我為君,我不敢忘掉這種恩德,若是我能夠在死後見到先君,我也問心無愧了,若不然,先君問起與夷,我用什麼話來答覆呢。希望您能輔助他治理國家,這樣我死後也沒什麼悔恨了。”

孔父說:“朝中的大臣都希望您的兒子馮能繼位,群臣希望輔助您的兒子”

宋穆公說:“這樣不行的,先君是覺得我有品行,才讓我繼位的,我如果不把國君的位置給他的兒子,我就是辜負了先君的恩德了,辜負了先君的恩德,我算什麼有品行的人呢,發揚先君的善德,怎能不把位置給他的兒子呢,還是不要損壞先君的恩德了吧。”

宋穆公病重託孤

於是,該年八月十五日,與夷即位,即宋殤公。殤公的諡號“殤”,意味著他沒有善終。

宋殤公心中防備在鄭國的公子馮,為了個人的私心,和衛國的叛亂者一起攻打鄭國,引起國際糾紛,國與國年年戰爭。十年之後殤公被殺,穆公的兒子馮被迎回做了國君,即宋莊公。殤公被弒殺,與繼承人的爭奪戰是有關係的。

宋宣公愛弟弟勝於兒子,傳位給弟弟,同時自己的兒子也享受到了好處,有人評價宋宣公善於知人,知人善任,在外有美名,在內兒子也最終得以繼承大位,可謂名利雙收。可是他能預測到自己的兒子被殺嗎?

宋宣公也許看到了自己的兒子沒有才華、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才傳位與弟弟,但他又沒有驅逐自己的兒子。宋穆公認為宋宣公只是讓自己攝政,最終還是要還政於人的,於是驅逐了自己的兒子,不留下繼承人禍患,但是如果只是報答私人恩德而不顧國家的大局,那格局也只限於個人的品行,沒有為天下百姓考慮。如果心中沒有天下百姓,道德只是侷限於個人的品行,心最終束縛於表面的德義,最後事情也禍亂於表面的德義。

宋宣公傳位於弟宋穆公

《春秋》記錄此事,在褒獎宋宣公和宋穆公個人品行的同時,也在警醒世人,國君繼承製度,應遵守嫡長子的繼位的制度,宋國的禍患,開始於宋宣公。

諸侯死用薨,但宋公死用卒,是因為孔子立足於魯國,假託魯國是王者,魯國國君逝世才用薨,其他諸侯用卒。

這一年,齊僖公和鄭莊公會面盟誓,結為戰略友好國家。

參考閱讀: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國誕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