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從哥倫布發現美洲到歐洲工業革命的300年間,有三種跨大洲貿易盛行一時。第一是從非洲販賣黑奴到美洲;第二是美洲開採的大量金銀貴重金屬流入歐洲;第三是大量制癮性食物(咖啡、茶葉、巧克力、糖、菸草、鴉片)越來越旺盛的貿易。但進入工業時代以後,美洲大陸各個國家相繼獨立,販賣黑奴消失;美洲的金銀大部分已被開採殆盡,紙幣已經逐漸取代貴金屬;只有制癮性食品銷售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這些制癮性相對溫和的小奢侈品,產量和銷量越來越大,使得大部分售價逐漸便宜到普通大眾都能夠消費得起。當然鴉片有點特殊,在1921年海牙籤署的《國際鴉片公約》上,鴉片被列為禁售品,產量大幅減少,但黑市交易依然猖獗,至少在1949年前的中國,未經熬製的鴉片,也就是煙土價格還是異常昂貴的。咖啡、可可、菸草等都已經被從原產地移植後大量種植,只有原產於中國的茶葉,沒有被轉移,至少沒有被轉移出亞洲。茶葉繼續作為亞洲農民的作物,至少免於歐洲人的直接掌控達到400多年之久。茶葉雖然在亞洲種植,但歐洲人需求量更大,一度成為了英格蘭的國民飲料。但英格蘭作為工業、殖民的強權大國,常年來一直不遺餘力的試圖掌控不可或缺的重要產品原料,唯獨沒能控制茶葉生產。什麼因素使茶葉變得如此重要,以至於沒能遭受其他制癮性食物的境遇呢?在公元6世紀的時候,中國人就已經知道茶了,不久後傳播到日本和朝鮮。最早將茶葉帶到中國以外地方的是日本僧侶。他們來中國求道,隨之將這種提神劑帶回日本。在過去,茶的價格不便宜,而且一直以來都是小眾飲品,在中國也是如此,中國人普遍喝的就是白開水。隨著後來愛喝茶的人開始增多,在華南丘陵出現了很多茶園,從而協助中國完成了中世紀的商業革命。在很多地方,飲茶和華夏文明、官宦議事聯絡在一起,茶變成了象徵身份地位的奢侈品。茶葉還同時出口到東亞、東南亞、中亞地區,並且在國外很受歡迎。不久,就成為了中國政府的戰略性商品,用來和蒙古人、突厥人等遊牧民族交換戰馬。因此,中國政府試圖把茶葉的生產和運輸納為國家專營,以確保取得足夠的對外貿易量,且將價格控制在一定合理範圍內。很快,飲茶習慣又傳到了俄羅斯、印度和中東三個新市場。這些地方或是因為伊斯蘭教義禁止飲酒(中東地區),或是因為地理位置原因種不出葡萄,無法釀造葡萄酒(俄羅斯),飲茶正好彌補了這個空缺,成為替代品,因此大受歡迎。儘管中國在不斷擴大茶葉的種植區,這些產量還遠遠不能滿足不斷增加的茶葉需求,儘管日本也能少量出產茶葉,但也僅僅能滿足於自用,達不到出口的能力。直到19世紀中葉,全世界茶葉的需求完全依賴於中國,而中國清政府禁止把茶葉樹帶出中國,對於從17世紀就開始引進中國茶葉的歐洲人,久而久之開始對中國人這種壟斷式經營表示不滿。葡萄牙人在16世紀進入東南亞地區後,採購了一些劣質茶葉,但這些劣質茶反而能經得起從亞洲到歐洲長時間的路程而不變質,之後茶葉又傳到了英格蘭、法國、荷蘭。但那個時候歐洲人對茶葉的需求並不大,只把它當作一種藥而非日常飲品。1693年,英格蘭人均進口茶葉量,只有區區三克。到了18世紀,情形全面改觀。1793年,英格蘭人均進口茶葉量達到了450克,是100年前的150倍,為何突然轉變如此巨大?歐洲人喝東西喜歡加糖,無論是咖啡、巧克力或是茶都是如此,那麼18世紀初,大量的糖由美洲殖民地供應到歐洲,使得糖已經成為了大眾消費品,越來越多的工人到工廠,工作強度大,時間長,利用休息時間補充一些提神的飲品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期的工廠對於工人的保護措施相當糟糕,工人若不能在工作中集中精力,昏昏沉沉,是很容易出危險的,價格低廉的加糖茶於是取代了啤酒和杜松子酒,成為了英格蘭國民飲料。當然,對於茶的依賴也讓英國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很顯然,英國不想持續付出這種代價了。隨著茶葉進口與日俱增,大量的白銀流到了中國,英國開始尋找同樣可以大量賣到中國的商品,以挽回大量白銀流失的局面。經過幾度尋找,他們終於找到了理想的產品,那就是種植於印度殖民地的鴉片。最終這個決定導致了鴉片戰爭的爆發,改變了中英貿易的局勢。

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鴉片戰爭的根源,其實主要問題並不在鴉片,而是在茶葉,因為茶葉是導致中英貿易失衡的主要原因。而英國最初想讓清政府進口他們的咖啡和可可,但是中國人的口味接受不了那些東西,更主要的是,清政府的妄自尊大,從根本上拒絕了英國人的建議,導致英國無法彌補巨大的貿易逆差。而對於把茶葉移植到英國人自己的美洲殖民地種植,清政府的態度更是堅決:想都別想。所以只能透過廣州和一些其他地方的走私渠道向中國輸出鴉片,但被林則徐燒了。所有的辦法都走不通,那就只能動武了。其實以我個人的理解,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人,做生意賺錢是最根本的目的,戰爭只是為了這個目的服務的手段。如果都有錢賺,誰也不願意打仗。但反過來說,歐洲人慣用自己的強盜邏輯,就是以滿足自我為中心,併為此強迫他人接受。而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愚昧落後,毫無理由的自我陶醉,統治者缺乏必要的政治智慧,也是導致戰爭爆發的原因。鴉片戰爭之後,歐洲人開始著手在他們的殖民地種植茶葉。1877年在英屬錫蘭島(今斯里蘭卡)開始種植,有意思的是,早在1827年,鴉片戰爭開始前13年,荷蘭人不知道透過什麼方法,把茶樹引進到了荷屬爪哇。但是這些島嶼的茶葉產量仍不能滿足歐洲的需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仍需要大量的種植區。印度東北部人煙稀少的阿薩姆地區,非常適合種植茶葉,在1839年鴉片戰爭開打之際,阿薩姆茶葉公司成立,但直到1880年鴉片戰爭結束後的40年,才開始真正種植。那是因為1854年《阿薩姆茶葉開墾法案》頒佈,規定凡是來此經營種植出口茶葉的歐洲種植園主,可以授予多達1200公頃土地,這樣就和原住民的利益產生了嚴重衝突。英國政府此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不惜動用武力,終於把阿薩姆的原住民趕出了自己的家園。之後又花了更大力氣,興建包括鐵路在內的運輸網,以便將大量茶葉運出這偏遠而多山的地區。終於,這辦法收到了效果。1870年到1900年間,阿薩姆地區茶葉的輸出量增加了20倍,喜馬拉雅山麓丘陵其他地區也開始大量種植茶葉樹,其中聞名遐邇的產地大吉嶺,就位於能看見珠穆朗瑪峰的地方。最終,歐洲人終於得以實現自行種植以滿足巨大茶葉需求量的目的,消費國自此牢牢地掌控住了茶葉的生產,不再受制於原產國。相比於獲得如咖啡、巧克力、菸草等制癮性商品,把中國的茶葉移植到印度要困難得多,前後歷時400年。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1949年英國茶葉者退出印度和錫蘭的茶葉經營,將種植茶葉的技術與資本,轉移到非洲的肯亞,這是茶葉第一次在亞洲之外種植。而肯亞這個非洲小國,茶葉出口量目前排名世界第一,年出口量47萬多噸,比中國和印度還多。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草原部落,為什麼能征服中原,並建立“草原-中原”二元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