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更替,清朝是憑藉著強大無比的武力,統一了中原,但他們的文化卻遠不足以收攏人心。
尤其是文化人集中的江南,武力上他們做不出啥反抗,嘉定三屠揚州十日,讓江南士人們老實下來,但思想上依然維持著明朝時期的狀態,民間暗流湧動,對待朝廷並不怎麼恭敬。
順治十六年,蘇州一帶遭遇大旱,流民遍地,但當時的江蘇巡撫朱國治卻是以殘暴聞名,他一手發動了名列江南三大案之一的“奏銷案”,上奏朝廷,將周邊四個府沒有繳納足夠錢糧計程車紳按照法律懲處。
士紳是江南統治階層的根基,面對明朝,他們往往能掌握話語權,習慣於採取對抗態度,但清朝朝廷不管這一套,什麼士紳,無非是前朝餘孽!朱國治的奏章得到了批准,一萬三千多名士紳被處以各種各樣的懲治,腦袋上有功名的一律被革除,還有三千多人被扔進了監獄。
上行下效,號稱“朱白地”的朱國治手下,酷吏才是官員的正常狀態。時任蘇州吳縣縣令的任維初以嚴刑峻法催促轄下人等繳納賦稅,以至於杖斃百姓。他不僅是讓百姓繳納正常的賦稅,還自己賣掉官倉中的糧食,再強行要求百姓填補虧空的部分。
百姓們無所謂,他們家中的糧食早就被搶光了,再逼,無非拋家舍業逃難去,明朝後面幾十年,做流民的百姓多了去了,不差他們吳縣人再加一波。
士紳們卻按捺不住,明朝二百年,他們都是特權階級,不用納稅的大佬,憑啥換了天地,他們就要給新朝廷輸送自己的錢糧?要知道,這些錢糧,可是他們祖祖輩輩靠著兼併田地搜刮百姓才積攢起來的祖產!
對於官府的逼迫,江南士紳們有一套成熟的辦法,輿論戰。從東林黨那時候開始,他們就能憑藉民間的嚷嚷,掌握輿論導向,迫使朝廷那些講究名聲的大人們向他們讓步。
比如說“哭廟”就是手段之一,文人們拉幫結夥到文廟中,向孔聖人哭訴官府的種種問題,聲勢鬧大了,還能帶動地方上大批的百姓,往往會讓地方官員名聲受損,不得不跟士紳們妥協。
即便是換了朝廷,江南士紳們還是決定採用老一套,他們可能是琢磨著,新朝廷要收攬人心,一定會聽取“民意”,沒準比明朝更好說話呢?
正好,這時候順治皇帝死了,按照規矩,地方官員要聚集起來哭一場,表達對死去的皇帝的哀思。
江南文人們認為這是個天賜良機,從知縣到巡撫,還有京城派下來的高官們聚集一堂,他們一鬧,就沒有人能壓下去。
打定了主意,一百多名文人在祭奠順治的那一天,齊集文廟之中,痛哭失聲,然後又拉上上千名百姓,跑到府衙遞上告狀任維初的狀紙。
果然,文人們的行為讓官員們驚駭萬分,朱國治連忙下令左右抓人,抓住了十一名文人,連同被狀告的任維初,一同交給京城高官審問。
第二天,聞名當世的文人金聖嘆寫了篇文章,控訴官府盤剝百姓的行徑。
金聖嘆才情出眾,自詡非凡,曾聲稱自古至今只有他一個人是大才,打算將所有的書籍都點評一番。其中對《水滸傳》和《西廂記》的點評,讓他得到了巨大的名聲。後世看來,中國的文學批評從他開始走向輝煌,被稱為“十七世紀偉大的文學批評家”。
擁有偌大名聲,金聖嘆文章激起了強烈的反響,一時間江南民間的懲治貪官的呼聲更高了。
而這時,審問工作進展相當順利,任維初很快就交代了盤剝百姓和貪汙的事實,但他補充了一句,他拼了命地貪汙,根源正是朱國治,是朱國治不斷地要求他上貢,他被逼無奈才出此下策。
群體性事件在任何年代的關注度都是極高,朱國治發現自己被兜了進去,驚慌萬分,不過他跟京城官員的關係很好,在默許下,朱國治立即派人將任維初的口供給換了,並在向上彙報的時候,上綱上線,聲稱這幫子文人是“抗拒繳納法定的糧食”,而且“震驚先帝之靈,罪大惡極”,屬於“召集數千人之眾,聚眾倡亂”。而他跟任維初僅僅是為了確保兵餉,正常的徵收賦稅而已。
這一來,那幫子文人們哭廟的性質就變了,從告狀,變成了聚眾動亂,還多了一個對先帝不敬的大罪名,儼然是要動搖民心,準備造反的節奏。
那個時候,南明雖然滅亡,但還有鄭成功等人反清復明的軍隊存在,鄭成功和張煌言一度在南京城下會師,差一點兒就能重整江南河山。
本身就看不上眼這幫子江南文人,清朝朝廷部分採信了朱國治的說法,將案件交給朱國治審理。
朱國治很快地結了案,名聲最大,平日裡有事沒事就議論官府的金聖嘆成了主謀,以下上百名文人,均定為“謀反”的罪名。照這樣算起來,這一百多人都要被株連九族,怕是幾千個腦袋落地都不止。
還是多虧了清朝朝廷抱著安撫人心的念頭,仍然以“抗拒繳納賦稅”為主要罪名定罪,金聖嘆往下,合計十八名文人被斬首示眾。
金聖嘆被斬首後,劊子手驚訝地發現他耳朵裡面掉出來兩個紙團,找人開啟一看,一個是“好”,一個是“疼”,大批評家臨死也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幽默感。
哭廟案塵埃落地,這是異族統治的必然結果,是外來朝廷以武力壓制本土世家的操作,這一場殺戮後,江南文人們變得越來越聽話,成了清朝朝廷喜歡的形狀。
不過,換個角度,抗稅放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是犯法的,只能說江南這幫子特權階級被幾十年的優越日子養壞了腦袋。
此外,江南士紳的土地兼併,也是導致明朝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明朝衰落過程中,這幫人出力不少。他們被清朝人的刀子所殺,也算是給地下的明朝出了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