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這個王朝,有根植在骨子裡的農民性格。

一說到明朝,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各種作死的皇帝:鬥蛐蛐的、做木匠的、煉丹的,罷工的……

有這些奇葩皇帝,明朝被很多人輕視和不屑。

然而,這個比不上漢唐威武,也沒有兩宋富裕的明朝。

甚至它的粉絲,還有專門的名詞——明粉。

▲明朝市井圖

01

明朝受到追捧,最重要是因為它恢復了國人的民族自信

這事得先從明朝創始人朱元璋說起。

老朱同學的一生,可用一句話概括:開局一個碗!裝備全靠打!

老朱同學從小生活苦,5歲就淪為打工人,給地主幹活,17歲鬧饑荒,朝廷派去的賑災糧食被官員貪汙,最後老爸和大哥活生生餓死。

要不是當和尚、做乞丐,估計他早沒命了。

元朝統治下的人分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契丹人,三等北方漢人,四等南人:南宋統治下的漢人。

老朱同學,就是最低賤的四等南人。

法律規定,一二等級的人,打了三四等級的人,後者不得還手報復。

蒙古人扇了老朱同學左臉一巴掌,他還得笑著,把右臉伸出來,再受一巴掌。

這還沒什麼,最讓他忍受不了的是,當時殺死一個南人,只需罰交一頭毛驢價錢即可。

▲農民起義

真是民命賤如螻蟻,他拿著征討檄文: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從南打到北,硬生生從蒙古鐵騎中收復燕雲十六州,建立明朝。

而上一次擁有燕雲十六洲的大一統王朝,是大唐。

燕雲十六州是抵禦北方鐵騎南下的第一道防線。

為什麼宋朝那麼有錢還被欺負?說到底失去燕雲十六州這個軍事屏障。

建國後,老朱同學沒有貪圖享受,一心想把蒙古徹底打敗,

早餐只吃豆腐和蔬菜,又用了二十年,覆滅元朝,收復了故土。

▲燕雲十六州

02

一個國家的氣質,很大程度是由開國領袖決定的。

朱元璋的血性DNA,遺傳給了後世朱家子弟。

到第三代皇帝朱棣時,殘餘蒙古騎兵經常騷擾邊境,對老百姓燒殺搶掠。

朱棣大筆一指,把首都從南京遷到了邊境前線的北京。

從此“天子守國門”成了明朝的標籤,面對外敵侵略,明朝一掃宋元時期,國人被欺凌的軟弱形象。

朱棣把蒙古鐵騎按在地上,反覆摩擦了五次,打得蒙古騎兵不敢來犯。

二十五年後,養兵蓄銳的蒙古騎兵又一次舉兵來犯,在土木堡大敗明軍精銳,俘虜了明英宗。

進而圍攻北京,在北京城下喊話,要求割地賠償,否則就殺了明英宗。

有人提議學南宋,朝廷南遷,還能一息尚存,城內人心惶惶。

但終究,明朝不是南宋。

對於明朝來說,軍隊沒了可以再建,官員沒了也可以再招,就算皇帝沒了也沒什麼,再立一個就是了。

於是上城牆喊話:現在已經有新皇帝了,不管對面是啥,再不撤退,就把你打得滿地爪牙。

敵人明明抓了個皇帝,最後卻抓了個寂寞,實在是搞不懂這個鄰居是怎麼想的。

明朝就是這樣:不割地、不賠償、不和親。

它硬起氣來,別說打自己臉,連自家皇帝都打!

▲朱元璋

有些王朝窩裡橫特別強,一到外戰就歇菜。

而明朝對外作戰,一直都很硬,從沒慫過。

永樂年間,蒙古騎兵在邊境燒殺擄掠,永樂帝親自掛帥,先後五次遠征蒙古。

嘉靖年間,收復了被葡萄牙強佔的廣東屯門島。

萬曆年間,日本侵略朝鮮,萬曆派兵支援,打敗了兩倍於自己的日軍,把日本引以為豪的戰國群雄,打得三百年不敢出門。

天啟年間,荷蘭依靠強大艦隊佔據臺灣,並封鎖福建入海口,威逼明廷做貿易,明廷誘騙荷蘭人上岸談判,趁機焚燬荷蘭戰船,荷蘭敗走。

崇禎年間,荷蘭再次捲土重來,鄭芝龍(鄭成功父親)與荷蘭艦隊在料羅灣進行海戰,荷蘭大敗,嚮明朝道歉,並每年繳納12萬法郎。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明朝,莫過於漢代名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那些侵犯國土的侵略者,明朝一定會鬥爭到底,捍衛國人氣節和尊嚴。

▲鄭芝龍與荷蘭艦隊在料羅灣進行海戰

03

讓人意外的是,這個作風強硬的王朝,對待讀書人,卻異常溫和,給了讀書人前所未有的優待條件。

有人算過一筆賬,大宋一個學士以上的官員,若他做官二十年,可以讓自己的兄弟子侄,至少二十人謀得官職。

宋朝恩蔭官員的數量龐大,若你家有人做官,在大宋,不用科考就很可以跟著做官。

對比之下,明朝就要公平多了,想要做文官,科舉出身是必不可少的。

它允許各個階級的人參加科考。比如萬曆首輔申時行,就是商人之子。

大詩人李白,就因為父親是商人,唐朝規定“商人之子不能參加科考”,如果查出便是死罪,所以李白一生都沒有參加科考。

相對於唐宋,明朝的科舉又進步許多,除去官家子弟,貧寒子弟、商人子弟、軍籍子弟一樣可以參加科考,只要高中,就可出入為相。

一旦你取得功名,還能免交賦稅。

哪怕是富得流油的大宋,就算考取了功名,也要交稅。

生活在明朝的讀書人,普通秀才就可聚眾衝擊縣衙,官府卻不能把他怎麼樣。

▲古代科舉考試的場景

明朝對讀書人的一味忍讓,結果卻是讀書人的得寸進尺。

為了自己利益,他們可以抵制國家稅收。

萬曆皇帝派太監去收商稅,被文官集團罵成“貪財皇帝”;

崇禎年間,浙江要交的20萬兩的茶稅,文官集團說太監貪汙,要求撤銷太監,沒收齊便不了了之。

後來不要說商稅了,就是原本的農業稅,鄉紳勾結官僚,打起了太極,說這些土地,都是讀書人的,可以不交。

這些,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明朝百姓圖

04

至於明朝滅亡的原因,有說亡於黨爭,有說亡於崇禎的各種作,眾多紛紜。

然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再硬氣的王朝,也會被五斗米掀翻。

明朝之所以被滅,很大程度在於兩個字:沒錢。

面對清兵入侵,上百萬的大明軍隊裡,能夠領到工資的,只有前線的遼東軍。

而且經常拖欠幾個月才發,要知道這是正在和清軍拼刺刀的一線部隊,其他的就更別說了。

歷史課本上說,明末有資本主義的萌芽,小商品經濟發達,怎麼會沒錢?

其實明末是有錢,但有錢的是商人、地主和官僚,他們串通一氣,牢牢掌握天下財富。

而處於最頂端的皇帝,和最底下的老百姓,都沒錢。

▲招安農民起義軍

老百姓沒錢怎麼生活?反抗啊,畢竟造反有錢拿,有飯吃,不會餓死。

崇禎曾招安一支幾萬人的農民起義軍,說給糧,農民立馬就不起義了。

結果只給了半年口糧,沒辦法,朝廷沒錢啊,半年後,農民又起義了。

皇帝不發工資怎麼辦?跳槽唄。

李自成打到洛陽時,守軍已經很久沒發工資了,連飯都快吃不上。

而洛陽王府內卻整日花天酒地,將士們一氣之下倒戈,加入闖軍,

▲農民起義軍

那麼,皇帝沒錢怎麼辦?破產!

在北京城破之前,工部主事官開啟國庫,堂堂大明國庫,只有區區2300兩白銀,他感嘆道:國家之貧至此!

然而江南官宦之家卻富得流油。

無錫華家,一年的田賦收入是48萬兩白銀,蘇州錢家的收入是98萬兩白銀,這兩家只是官宦人家中的普通人家。

最後,堂堂一國之君,崇禎連幾萬人的軍餉都發不起。

國庫沒錢,只好讓士大夫們募捐。士大夫們一個個哭窮、做戲、喊冤,這演技,不拿奧斯卡金像獎,真是可惜了天賦。

一番折騰下來,只籌集了20萬兩,崇禎絕望,北京城破。

李自成入主北京,從官員身上搜刮到整整7000萬兩白銀!而後離去。

要知道崇禎全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超過400萬兩。

不久清兵入關,江南的鄉紳集團,依然保以前慣用手段:耍賴拖欠,

結果清兵橫徵暴斂,殺人屠城,那年清朝財政收入達到創紀錄的2億兩白銀。

這時鄉紳和官僚,才想起明朝的好,但那個優待讀書人的大明,再也回不來了。

▲農民起義形勢圖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大臣建議,效仿南宋,朝廷南遷。

崇禎堅決不從,堅持“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祖訓。

對大臣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他下令殺死兒女,然後在歪脖子樹上吊自殺,

留下“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遺言。

大明王朝,歷經276年,就此隕落。

05

縱觀明朝一生,起於窮人,最後死於窮人,而自己也因“窮”而死。

它有根植在骨子裡的農民性格:

——如它對貪官的零容忍懲罰。

朱元璋一上臺,就制定對付罰貪官汙吏的各種刑罰。

如貪汙60兩,就處死,在他任職期間,殺了15萬貪官。

可是殺了那麼多官員,誰判案啊?於是他創新性搞起了戴死罪:

那些被判了死刑得貪官汙吏,先拉到大牢,各種刑具一起上,嘗下貪汙後果,然後又讓人給這些官員塗藥,保住小命,見你不死,就拉到衙門去處理公務。

所以當時就有奇特的一幕:很多帶鐐銬的犯人,發現公堂之上,當官的也是帶著鐐銬。

想死?沒那麼容易,誰叫你做貪官汙吏?得幹完活再去受死。

出身草根的朱家,是眾多王朝內心最痛恨貪官汙吏的,也是對貪官汙吏最狠的!

▲明朝百姓圖

——如它對老百姓生命的重視。

在封建王朝,殺死一個普通老百姓,難嗎?

很容易,扮成強盜土匪將其殺死,明朝也是。

但在明朝,要合法殺死一個老百姓,很難,需要層層上報,要皇帝簽字才行。

一名平民老百姓,犯了死罪,只要不是謀反叛國的大罪。

不管是偷雞摸狗,還是燒殺擄掠,定了死罪之後,也不會被立馬被執行。

需要複核,從村裡,上報到鎮裡、縣裡、市裡、省裡,最後到皇帝那,

只有皇帝親自複核了,才能合法殺死一個老百姓。

然而,恰恰是它對官員的苛刻,導致官員的不作為,只是把自己當成打工人,在哪打工不是打工呢?幹嘛要給你大明打工?

對老百姓來說,也是一樣,只要能吃上飯,不在乎這個王朝姓什麼。

明朝是封建社會,有其固有的侷限性,本質上是地主對老百姓的剝削,其滅亡是肯定的,無非就是換了個地主。

只是後來這個地主,除了階級剝削,還有種族剝削。

若大明未亡,不敢說國家有多強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以明之風骨,不會籤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明朝,我想這就是答案。

寫在最後:

和很多人一樣,一直認為明朝是很不作為的朝代。

等檢視史料才發現,它並不像某公知說的三無朝代:無明君,無名將,無名士。

如果說大清是任誰都能欺負的風燭老人,那麼大明就是錚錚骨氣的血氣少年。

它是窮,但至少有骨氣,它不願任人魚肉,保持了一個民族該有的氣節。

它的國貧民窮,值得我們深思。不應該只認為明朝就是差,或者就是好。

我們要做的是正視它的好,也不掩飾它的壞。

《明太祖實錄》

《明成祖實錄》

《崇禎實錄》

《二十四史·明史》

1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最成功的投資人,重倉押寶皇太極,姑侄姐妹三人連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