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五十七歲的韓國公李善長辭官回家養老,每天過著下地耕田的生活。

誰知,十九年後,即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明太祖朱元璋突然翻臉,僅因幾名御史的彈劾,便將七十六歲的李善長等七十多口人全部處斬。

僅剩公主、駙馬李祺,以及他們兩個兒子(朱元璋外孫)四人,免於一死。

李善長(劇照)

究竟是什麼原因,會讓朱元璋對兒女親家、開國功臣“左相國”李善長痛下殺手呢?

恃寵而驕,君臣生間隙

李善長是“開國六公”之首,是朱元璋一開始就跟隨其出生入死的“淮西籍”功臣之一。大明開國後,一直拉幫結派,更不惜血本建造鳳陽的中都,指望著有一天“淮西勳臣”可以榮歸故里。同時,排除他眼中的“異己”——以劉伯溫、宋濂為首的浙東派。由於位高權重,便會目中無人,日漸狂妄,越發肆無忌憚,乃至腐化墮落。

在其回家養老後第五年——1376年,朱元璋將公主下嫁給李善長的兒子李祺。李家成為皇親國戚,頓時朝野上下人人羨慕都來攀附。李善長更加傲慢,待人刻薄。

就在李祺與公主新婚的一個月後,朱元璋生病十天沒有上朝。作為臣子的李善長和女婿李祺都沒有進宮探望問候,御史大夫便對此事上書彈劾。朱元璋看後,越想越氣,心生怨恨,於是削減李善長的俸祿作為懲罰,君臣之間的間隙便由此產生。

李善長(畫像)

私自借兵建宅,湯和告密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李善長找老友湯和借三百士兵,來建造自己的府邸。而湯和又將此事密報給了朱元璋。不知道李善長心裡怎麼想的,不斷地在往“作死”的邊緣試探,可能覺得有士兵為他建造府邸,很有面子吧。

但是在古代,一個普通大臣,更何況是回家養老的“退休幹部”,居然還能借兵。萬一以借兵建造府邸為由頭去舉兵謀反,那可不是一件小事了。“借兵”,不僅僅是朱元璋,甚至是歷代王朝最忌諱的事情。

雖然朱元璋沒有對李善長做出什麼反應,也沒有相關的處罰,但是對他應該更加不滿,此時“殺心”應該已經起了吧。

朱元璋(劇照)

知謀逆不舉發,大逆不道

同一年,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的親戚丁斌將要被髮配到邊疆。李善長三番兩次向朱元璋求情,請求赦免。本來,朱元璋就對李善長不滿,心中充滿猜忌。這次的求情,讓他更加的惱火,便下令徹查丁斌。

丁斌經受不住嚴刑拷打,供出李善長明知道胡惟庸要造反卻瞞著不報的事情。而在此時,李善長的僕人也檢舉李善長:當年藍玉打北元的時候,抓到胡惟庸勾結蒙古人的使者,李善長依然隱瞞不報。

“知謀逆不舉發,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

知道謀逆不檢舉告發,猶豫觀望、心懷兩端,大逆不道啊!這就是朱元璋給李善長加的罪名。明知胡惟庸要造反,就是隱而不報,這與造反是同罪的。不管你是開國功臣,還是有免死鐵券,私藏禍心,挑戰皇帝權威。在皇權之下,終究逃不過一死,甚至牽連整個家族。

李善長(劇照)

李善長,七十六歲高齡,做了一輩子的官,卻越老越糊塗。自以為是朱元璋的“親家”,又是多年出生入死的“哥們”,以為皇帝不會不念舊情而殺了他。做人要懂得低調,會“全身而退”,才可以善終;恃寵而驕,囂張跋扈,算計害人,最終還是會害了自己。

15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國史粗講》:安史之亂的後世影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