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年,劉備去世數年後,諸葛亮終於掀起他後半生最大的征伐:北征中原。
這件事來得突然,哪怕魏國有些準備也是手忙腳亂,主要是沒想到蜀國敢主動下手。
主持魏國防禦的,便是司馬懿父子,一時間,兩人焦頭爛額,倉促之際,領兵出征抗擊諸葛亮。
雙方較量的第一道關卡,就是街亭,一處交通要道,在誰手上誰就佔有先機。
《三國演義》記載,司馬懿聽說是誰守衛街亭後,笑道:徒有虛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誤事!
讓司馬懿笑話徒有虛名打的,就是馬謖,事實證明,司馬懿薑還是老的辣,馬謖一觸即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算是夭折。
那諸葛亮又是怎麼看馬謖的?為啥諸葛亮做出這麼失誤的決策?
諸葛亮決定出祁山北伐中原,就蜀國的人力物力,兵源狀況,後勤補給都不具備條件,可以說是以卵擊石。不過從諸葛亮的角度來說,與其等待魏國主動攻打得被動,不如化被動為主動,自己強行出擊,不求勝利,但是可以打斷魏國的部署。
當然,仗既然開打就要力爭取勝,不求勝,不是說就不要勝利。
守街亭,諸葛亮知道是整個戰役的關鍵:“街亭雖小,干係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軍皆休矣。”諸葛亮想來想去,最後把馬謖派去駐守。
可為什麼放著趙雲、魏延、吳懿等名將不用而要破格提拔馬謖?
早在白帝城,劉備臨終遺言就叮囑過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劉備的遺言和諸葛亮的決策明白衝突,諸葛亮是怎麼想的?
其實研究原因也不困難,再厲害的人也會被人情所拖累。馬謖是馬良的弟弟,馬良與諸葛亮關係非常好,馬良曾經稱諸葛亮“尊兄”。
馬良死後,馬謖就一直跟隨諸葛亮,所謂長兄如父,高傲的諸葛亮不可避免的產生這種想法,所以諸葛亮認真教導馬謖,“親如父子”,把馬謖當成自己接班人來培養。
在諸葛亮的教導下,馬謖“自幼飽讀兵書”其實個人來說,已經相當不錯。馬謖當年在南征時,曾向諸葛亮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將為下”的戰略計劃,被諸葛亮採納,行之有效,這說明馬謖本身是有才氣的。
馬謖比較善談,和當年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經常和諸葛亮講軍事大事,以至常常“自晝達夜”,這麼忙的諸葛亮,和馬謖聊一天,可以想象馬謖在諸葛亮心中的分量。所以諸葛亮要“違眾拔謖”,首次北伐,把馬謖放到這樣的位置上,鍛鍊馬謖,還安排將領為他打輔助,給計策,活脫脫的就是送功勞給馬謖,想讓馬謖立功服眾也就不見怪了。
但馬謖在當時還只當過參謀,還是事必躬親的諸葛亮的參謀,從未獨自領軍。
客觀地講,諸葛亮用他去守街亭,錯在諸葛亮本人,起碼是不能知人善任。馬謖年輕,身家好,無可避免的驕傲,雖然兵書讀過不少,卻沒有獨立指揮作戰的實戰經驗,在街亭設防上也忽視諸葛亮給他安排的各種計劃,完全照搬兵法,覺得大家都會按兵法來打仗,這 顯示未經 鍛鍊的天真。
這本不奇怪,如果不殺他,幫他總結經驗,說不定今後馬謖會成長為真正的將軍,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本來心慌慌的司馬懿父子一聽是馬謖駐守街亭,立馬開懷,還評價馬謖:徒有虛名,也是一個道理,在飽經生活洗禮的司馬懿父子看來,那真是馬謖吃的飯還沒有他們吃的鹽多。
馬謖丟失街亭後,諸葛亮軍法處置,所謂揮淚斬馬謖,有時候是不是諸葛亮也太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