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前言

自從秦始皇推行郡縣制後,後世王朝皆效仿之,只因這種分割槽、分級的行政制度可以讓華夏大地呈現出一種網狀政治結構,進而加強中央集權。層級好分,區劃卻不好分,畢竟邊界的設定直接關係到這張大網的結構穩定性。比如曾經讓清朝統治者憂心忡忡的江南省,因為其一枝獨秀,結果被拆分為安徽和江蘇兩省。

歷代王朝的統治者在構建行政區劃時,往往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如果只考慮行政區內部的空間資源和經濟發展,就得以山川形勝來作為行政區的邊界。如果只想規避地方割據的風險,就需要讓各個行政區形成一種犬牙交錯的態勢。地方上更關心的是前者,古代統治者更關心的是後者。

被拆分的江南省

一、山川形勝的利與弊

1、有利地區發展

古代的交通條件比較落後,很多地區的對外溝通渠道被山河所阻,由此形成比較封閉的獨立空間。獨立往往意味著獨特,生活在這種空間的人逐漸會形成一些不一樣的文化習俗,甚至連經濟模式也會有自己的特點。俗話說,“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正是此理。故而,以山川形勝來劃分行政區,會讓各地區內部更具有統一性。

當地區內部的文化交流無隔閡,經濟溝通無障礙時,地區內部的發展態勢也就會更好。就拿語言來說,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溝通的基礎,如果生活在同一行政區的人互相都聽不懂對方所說的語言,這個地方的發展肯定會有較大的侷限性。

齊魯之間的分界線

對於地方來說,誰不想自己人生活得更好?所以早在周朝時期,周天子在給諸侯們劃分封地時,會以山河形勝來作為分界,比如齊國和魯國之間就主要是以泰山、蒙山等組成的泰山山脈來作為分界線。後來秦朝的郡、漢朝的州和唐朝的道,分界的原則依然是山川形勝,比如唐朝以黃河和太行山為界所分的河北道與河東道等。

就算是今日之世界,以山川形勝來劃分行政區依然是各國比較常用的方式,比如我國的江西與福建、新疆與西藏等,還有美國的東部十三州,因為美國各州分得比較規整,所以看著像是打破了這種規則,但是還是有一個阿巴拉契亞山脈的存在。

美國地形圖

2、容易讓地方坐大

凡事有利必有弊,以山川形勝來作為行政區的分界線,必然會出現很多比較獨立的行政單元。各行政區內部的溝通雖然得到了保障,但是對外的溝通卻不暢。對於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來說,不僅需要地方發展得好,還需要地方受朝廷管制。如果朝廷的各項政策很難對地方產生影響,朝廷的權威又拿什麼來保障?

當朝廷勢大時,這種矛盾還不起眼,一旦朝廷勢微,這種矛盾會讓朝廷如鯁在喉。地方上的野心家可以把大山大河的作用發揮到極致,他們只需派兵扼守那些易守難攻的地方,朝廷就很難收拾他們。朝廷雖然在整體實力上會強於地方,但是這些大山大河可以讓地方勢力縮小與朝廷之間的差距。

據有益州的蜀漢政權

更可怕的是,只要有一個地方作亂,其它地方會效仿,屆時會形成一種群雄割據的局面。就拿東漢末年來說,董卓之禍爆發後,地方上的州牧們藉著山川形勝的優勢大搞獨立,把一個好端端的大漢王朝送進了深淵,比如佔據益州的劉焉,即使中原紛亂,他也自巋然不動,概因益州是一處四塞之地,關山險隘眾多。

益州可以說是古代爆發動亂最多的地方,因為成功的機率著實很高。蜀漢政權依託益州的地理條件和曹魏、孫吳三分天下,幫助後唐攻滅前蜀政權的孟知祥卻自個兒建了個後蜀政權。雖然很多地方割據政權最後都成為了被統一的物件,但是這些前車之鑑卻讓古代統治者如坐針氈。

割據蜀地的後蜀政權

二、犬牙交錯的利與弊

1、防止地方坐大

何謂犬牙交錯?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個地區的戰略重地交給另一個地區來管,讓各地區失去自身在地理上的完整性。無論是哪個地區想搞動亂,就不得不思量一下後果,進,朝廷扼守住了關山險隘,退,朝廷可以輕鬆平亂。

這種思路最早是被漢文帝拿來對付南越國的,當時趙佗依仗五嶺的地利優勢搞割據,漢文帝為了給以後平南越鋪平道路,就壓著南越國,讓朝廷在南越的地盤上設立了一個縣,並將這個縣劃給嶺北的長沙國。此後,歷代皇帝沿著這種思路做過一些嘗試,可惜都沒有“上綱上線”。就算是有東漢末年的教訓,很多王朝統治者也只是把犬牙交錯當作山川形勝的補充。

南越國疆域範圍

一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統治者才對犬牙交錯有了足夠的認識。唐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定了動亂,緊接著就開始在地方上廣設節度使,其目的是為了讓各節度使的轄區形成犬牙交錯的態勢,避免任何一個節度使坐大。可惜,唐朝的這種做法沒有起到作用,反而讓朝廷更加勢微,沒有哪個節度使肯讓朝廷變更自己的轄區邊界。

唐末到五代的藩鎮之禍警醒了宋朝統治者,宋朝建立之初就在全國範圍內大肆調整各大行政區的邊界,比如讓原本在黃河南邊的河南府轄有黃河北邊的河清縣,原本在黃河北邊的孟州轄有黃河南邊的河陰縣。元朝建立之後,在宋朝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力度,讓一些各方面差異都比較大的地區組拼成各大行省。

唐朝的藩鎮

2、影響地方發展

舍與得之間向來都是一種比較平衡的關係,古代統治者想透過犬牙交錯來得到天下穩定,必然也會失去一些東西。古代不是現代,沒有火車,更沒有飛機,大多數人出行都是靠自己的雙腿,舉個例子,某人住在山的這頭,工作在山的那頭,每天出門和回家都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體力來翻山越嶺。這種情況下,這個人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嗎?

以小見大,假如一個知府轄下有三個縣,其中一個在大山的另外一頭,那麼知府該怎麼管?不管,自己怎麼交差?管,得多耗費多少精力?或者說,山這頭的兩個縣都發展得很好,知府想讓它們幫助一下山那頭的縣,得消耗多少本不該消耗的成本?

犬牙交錯的元朝行省

犬牙交錯必然會影響地區的經濟與文化發展,同時,還會增加朝廷的負擔,畢竟管理成本增加了。就拿元朝來說,鑑於各行省過大,元朝統治者只得在每個行省下面再設一堆宣慰使司,然後由它們來管理下面的路、州,各級轄區都呈現出一種犬牙交錯的局面,行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各行省的主政官員是叫苦不迭。

明朝建立之後,摒棄了元朝那種完全按照犬牙交錯來劃分行政區的做法,總體思路雖然還是犬牙交錯,但是也會考慮山川形勝,比如一分為三的江浙行省,讓福建布政使司大致回到了唐朝時期的轄區範圍,再次擁有了武夷山這種自然屏障。

武夷山和南嶺的分佈圖

結語

從山川形勝到犬牙交錯的變化,是古代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的思想體現。古代統治者的目的說白了,就是防止地方上的野心家利用地區的地利優勢來和朝廷叫板,從而鞏固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從各省之間的邊界看到犬牙交錯的影子,比如原本屬於蜀地管轄的漢中歸到了陝西,從名字上看就應該在黃河以南的河南卻轄有黃河北邊的安陽、新鄉等地。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無論是山河形勝,還是犬牙交錯,並非是一刀切的命題。當某個地區不適合山河形勝時,就會向著犬牙交錯發展。當某個地區不適合犬牙交錯時,也會向著山河形勝發展。俗話說,變則通,通則達,應用到行政區劃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一成不變的行政區劃,只有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歷史邏輯。

參考文獻:

《中國地理》

《中國行政區通史》

《中國地理知識百科》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三國,不到三十歲就離世的少年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