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漢最後的氣節——荀彧
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君”。。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荀彧認為:“(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因此“心不能平”。
同年,曹操徵孫權,讓荀彧到譙郡勞軍。荀彧到達以後,曹操乘機把他留在軍中。封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參丞相軍事。曹操軍至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今安徽壽縣),不久憂慮而亡(關於荀彧的死,《魏氏春秋》還有這樣的說法:當時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開啟食器,見器中空無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盡 ) ,時年五十歲。
二、季漢最後的氣節——姜維、劉諶
姜維繼承諸葛亮的遺志,苦苦支撐支離破碎的蜀漢江山,劉禪投降後,仍然志存光復,假意投降與鍾會反叛,事敗被殺。
263年,鄧艾兵臨成都門下,劉禪接受譙周的建議準備向鄧艾投降,劉諶憤怒地說:“國家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自然會有亡國之災,這時候應該是父子、君臣一起作最後的努力,為蜀漢的江山而死,這樣也可以去見先帝了!”劉禪不聽其言,仍然向鄧艾投降。
劉諶為國家滅亡感到十分痛苦、悲憤,於是劉諶來到祭祀劉備的昭烈廟中痛哭,隨後先將妻、子殺死,然後自殺。
三、曹魏最後的氣節——司馬孚
司馬防的第三個兒子,司馬懿之弟。自曹操時代起,司馬孚就任文學掾,而後歷仕魏國五代皇帝,累遷至太傅。
雖然是司馬懿的弟弟,但是他沒有參與司馬氏廢立魏帝的謀劃。晉武帝司馬炎對他十分尊寵,但他並不以此為榮,至死仍以魏臣自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