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新中國成立前,江蘇醫療衛生基礎薄弱,疾病流行情況十分嚴重。大江南北各市縣曾嚴重流行血吸蟲病,崑山縣在1949年前的30年內因血吸蟲病流行,102個村莊被毀滅。瘧疾流行時,農家十室九病。從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至民國25年(1936年)的117年間,江蘇有65年流行霍亂,病死率高達44%~74%,流行期間路斷行人,田園荒蕪,棺木一空。絲蟲病的流行,遍及全省。麻風病在江蘇流行也很嚴重,病人貧病交迫,流離失所,有的淪為乞丐。天花、傷寒、白喉、斑疹傷寒、迴歸熱等急性傳染病流行也十分猖獗。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江蘇衛生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50年代,全省先後消滅了天花、古典型霍亂、黑熱病、迴歸熱等。自1978年實施計劃免疫後,白喉、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病率均有大幅度下降,鉤端螺旋體和炭疽等傳染病基本得到控制。1976年江蘇基本消滅血吸蟲病,1988年江蘇基本消滅血絲蟲病。在疫病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1霍 亂

從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靖江縣發生霍亂(古典型霍亂)流行開始至1947年,在128年間,江蘇省有65年霍亂流行,平均兩年流行一次,病死率都在10%以上,在區域性地區,可高達44~74%,嚴重時往往路斷行人,田園荒蕪,棺木售之一空。其中,發生過兩次大流行,1932年長江大水,38個市縣發生霍亂流行,發病10430人,死亡1606人,病死率15.4%,1946年發病5338人,死亡732人,病死率13.7%。

新中國成立後,真性霍亂沒有發生過。1962年10月,太倉縣歸莊鄉農民金永興去上海、青浦運糞,感染副霍亂(Eltor型霍亂),10小時後死亡,屍體運回後,辦喪事時引起食物型暴發。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江蘇首例霍亂病人。1962年起,每年進行大規模的預防接種,70年代對鄉村醫生進行系統培訓,強調及時快速補液,控制水電解質平衡的重要性,根據國務院1981年提出的“標本兼治,治本為主”的原則,在全省農村地區大力發展自來水,1981年後,疫情逐步下降。

2天 花

天花是一種古老的烈性傳染病,歷史上江蘇經常發生流行,病死率極高,危害很大。自民國時期設定衛生部門,始有天花流行情況的零星報道。從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36年的37年間,江蘇先後有15個縣市報告過26次天花疫情。民國2年(1913年),江陰縣天花、霍亂流行。民國9年沛縣天花大流行。民國37年冬邳縣發生天花537例,死亡78人,病死率高達14.5%。

常熟市於1983年3、4月間,對以麻臉為標記的歷史天花患者進行回顧性調查,共查出1912—1949年曆史天花3011例,分佈在31個年份,平均每年81.3例,最多的1947年有202例。這次調查證實該縣在1949年以前每年都有天花發生。新中國成立後,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和南京市衛生局都把天花列為法定管理傳染病之一,蘇南、蘇北行署衛生處及轄區各級衛生部門大力開展防治工作,通過普種牛痘,至1953年全省僅發生天花一例,1954年起江蘇已無天花病例報告。

3血吸蟲病

江蘇有血吸蟲病流行,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東晉時,江蘇著名醫藥家葛洪所著《肘後救卒方》一書中敘述了“水毒”“水蠱”等類似血吸蟲病的症狀。公元7世紀,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記載“自三吳以東及南諸山郡縣,有山谷溪源處,有水毒病,春秋輒得”,更近似血吸蟲病。近代自1911年起,陸續從病原學證實江蘇省有血吸蟲病流行。江蘇是全國血吸蟲病人較多的省份之一。高郵市新民灘在1950—1951年兩年中,因大批群眾上灘搞綠肥等,發生血吸蟲病急性感染4017人,死亡1335人。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1950年和1952年,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分別在無錫梅園和蘇北高郵建立了華東區蘇南、蘇北血吸蟲病防治所。1955年,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發出“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1956年,各級黨組織成立了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領導人民群眾開展防治血吸蟲病工作。廣大血防專業人員和流行區幹部、群眾緊密結合,以移風易俗、改造山河的精神,與血吸蟲病作鬥爭,做出了重大貢獻。到1987年統計,全省累計治療血吸蟲病人634萬餘人次,平均每個患者治療2.5次。通過科學防治,江蘇實現基本消滅血吸蟲病。

4瘧 疾

早在公元前5世紀的《左傳》中就有黃河、淮河流域瘧疾流行的記載。元代朱丹溪謂“吳、楚、閩、廣之人患瘧獨多”,進一步指明長江流域瘧疾患者較多。1902年在南京地區證實有間日瘧、惡性瘧、三日瘧病例。1931年,長江流域洪水為災,在南京等地引起間日瘧、惡性瘧大流行,發病率達60%,居民原蟲率達23.4%。1936年,如皋縣東鄉惡性瘧疾大流行,患者20萬餘人,死亡逾萬。瘧疾流行之廣,更甚於血吸蟲病。

1960年全省75個縣市發病人數超過1060萬。經過防治,間日瘧發病率已由1959年的6.22%,下降到1987年2.21/萬;惡性瘧疾在1960~1969年累計發病58914人,死亡264人,到1987年全省只發生32人。從1902年至1987年,瘧疾在江蘇曾發生七次大流行,其嚴重程度開始受到世人的關注。通過瘧疾檢測、化學防治、防蚊滅蚊等多種手段,瘧疾基本得到控制。

5斑疹傷寒

1942年春,從豫東逃至徐州的難民臨時集居於舊黃河兩岸,生活條件惡劣,發生斑疹傷寒流行,日死亡數十人。1946~1947年江蘇報告487例,死亡19人,南京市報告48例,死亡1人。1949年1~3月份蘇州吳縣報告15例。

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3年,江蘇共報告斑疹傷寒992例,死亡46人,病死率達5%。1954年起,全省疫情報告網逐步健全,自1966年以後疫情明顯下降,最多十幾例,最少為零,1982年僅報告1例,1983~1987年全省無斑疹傷寒病例報告。採取以滅蝨為主的綜合性措施,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6迴歸熱

民國2年(1913年)沛縣迴歸熱流行,80%的人發病。1928年12月國民政府衛生部頒佈《傳染病預防條例》,將回歸熱列為應進行報告管理的疾病之一。1946—1948年,該病波及全省38個市縣,共發生病人1852例,死亡8人。

新中國成立初期,迴歸熱在江蘇發病仍較高,1954年後每年僅有幾例,最多幾十例,每年還在入冬前進行突擊滅蝨,以消滅傳播媒介,在傳染源管理方面,發現病人及時治療,對疫區進行衛生處理,使群眾逐步養成勤洗澡洗頭、勤換衣物的習慣,逐步控制疫情的發生。1964年以來全省已無迴歸熱病人發生。

7白 喉

清道光十年(1830年)白喉在江蘇流行。清咸豐三年(1853年)到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與清軍在江蘇交戰期間,城鄉白喉流行,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18年(1929年)鎮江共發生白喉流行13次。1914年6月,南通白喉流行,患者十有五六不救。1924年南通農科大學發生白喉20餘人。1934年銅山縣白喉流行。1948年吳縣發生白喉227人。1948年沭陽縣周榮區白喉流行,半月內死去15人。

新中國成立後,1959年江蘇省發生白喉大流行,波及71個市縣,發病率高達83.12/10萬,死亡率為5.09/10萬,病例主要分佈在南京、南通、揚州、無錫市等。隨著人群帶菌調查和免疫監測和免疫接種工作的深入,白喉已經消失殆盡。

8百日咳

江蘇省1955年開始把百日咳列入疫情報告制度內。1959年、1963~1966年、1971~1972年、1974~1975年均有流行,以1972年流行最重,發病人數129187人,發病率高達237.78/10萬,病死率0.01%。1978年推行計免後,發病率逐年下降,至1987年發病降至4.29/10萬。1980年是實施計劃免疫後的最高發病年份,發病率僅為38.90/10萬。

1953年江蘇省開始試用百日咳菌體菌苗,1960年改用百日咳、白喉二聯菌苗,1970年又改用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聯混合製劑。1983年按江蘇統一規定的免疫程式改為對3、4、5足月齡兒童分別接種1針,共3針作基礎免疫,2歲和4歲加強1針。百白破菌苗接種後的效果是肯定的,保護率約為85%左右。江蘇省自1978年實施計免後,百白破菌苗的接種率逐年提高。

9脊髓灰質炎

1955年脊灰被列為法定傳染病,1956~1987年全省共報告34369例,年平均發病率2.22/10萬,死亡616人,平均病死率1.79%。省內曾發生過4次流行,即1955~1957年在南通地區,全區發病率1956年為12.59/10萬,發病數佔全省總數的81.07%,1957年為4.70/10萬,發病數佔全省90.67%。

1985年前全省主要為2個月至3歲的兒童投苗,每年服1個全程,7歲加強1次。1985年後,疫苗改為三價混合糖丸。按衛生部頒發的2、3、4月齡連服3次,4歲加服1次的程式,採用兩年過渡的辦法於1988年開始全面執行。

10麻 疹

民國11年(1922年)蘇州麻疹流行,21天內死亡27人。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起始有較系統的疫情報告。麻疹的流行可分三個階段:1950~1967年用麻疹疫苗(簡稱麻苗)前為第一階段;1968~1978年用麻苗後為第二階段為;1979~1987年開展計劃免疫工作為第三階段。1978年全省開展了計劃免疫工作,確定麻苗的免疫程式為出生後8~12個月進行初免,多數地區於第二年複種一次。1982年制定的《江蘇省兒童免疫程式》規定對7歲兒童加強免疫接種一次。同年根據衛生部下達的《全國計劃免疫工作規劃》。

11傷寒、副傷寒

江蘇確診的傷寒(包括副傷寒)流行最早見於民國初年。民國8年(1919年)沛縣每年傷寒流行死亡數以百計,1946年至1948年1月,全省不完全統計報告傷寒病人6724例,死亡202人,僅南京市就報告病人1516例,死亡32人。

新中國成立後,報告病人仍較多,但由於抗生素的推廣應用,病死率比新中國成立前下降91.31~99.98%。蘇南太湖周圍及蘇北裡下河地區是本省傷寒高發區。自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始,全省每年對數百萬重點人群進行傷寒菌苗預防接種。農村飲用上自來水,組織群眾消滅蒼蠅,切斷了傳播途徑。

12細菌性痢疾

痢疾是常見病、多發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病,高峰在夏秋,7~9月佔全年病人的60~78%。民國22年(1933)3月蘇州市報告赤痢18例,死亡4人,病死率27.78%,1936年吳縣痢疾流行,死亡人數次於霍亂。南京市1946~1947年報告病人3560例。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病死率逐年下降。50年代起,全省每年在不同季節有重點地開展防治工作,冬春季重點抓慢性痢疾發現及清除疫源地。為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開始接種痢疾菌苗,同時用中草藥馬齒莧、風尾草、大蒜等預防和治療,可起到良好效果。

13狂犬病

1934年南京市報告,平均每10萬人口發生狂犬病1.1例。1943年寶應縣報告在該縣北沙頭髮現有狂犬病。1944年太倉縣報告在該縣雙鳳鎮也曾發生狂犬病。

新中國成立後,1955~1987年江蘇共發生狂犬病1420例,平均年發病率為0.17/10萬,1978年以前,主要措施是號召滅犬,對被犬咬傷者接種狂犬病疫苗。1982年省農林、衛生、公安三廳聯合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的聯合通知》,全省各地積極貫徹落實,發動群眾,做好狂犬病的防治工作。

14鉤端螺旋體病

江蘇省1960年首次在蘇州地區發現鉤端螺旋體病(以下簡稱鉤體病)。1964年江蘇正式有疫情報告,至1987年全省計有54個縣(市)報告病人12261例,死亡11人,平均年發病率為0.92/10萬,病死率0.09%。病人以農村青壯年和散童為主,主要呈散發形式,高發年份則以暴雨後造成洪水型或雨水型流行為主,稻田型也有發生。

1965年贛榆縣官河公社徐藕大隊發生鉤體病暴發,當即開展圈豬堆肥,以殺死鉤體菌和各種蟲卵、提高肥效、改善環境衛生,疫情很快得到控制。1971年泗洪縣鉤體病流行,全縣發動數十萬人,短時間內填平汙水溝1.8萬多條,圈養牲畜10萬多頭,挖土水井1400多眼,衛生面貌煥然一新。實踐證明,圈豬堆肥,改善環境衛生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同時,為控制疫情,1972~1975年全省安排接種鉤體菌苗365萬人份。通過治療病人,消滅傳染源,控制了疫情的發展。

15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1920年春,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為“流腦”)首先在上海確診,並沿鐵路線播及附近各縣。這是江蘇第一次關於流腦流行的報道。1928~1946年,每年冬春之交,大江南北,流腦均有發生;而常州、蘇州、常熟、太倉、啟東、寶應、盱眙、沭陽、徐州等市縣先後都有暴發流行。

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起,建立了法定傳染病報告制度,從1954年到1987年的33年間,每年都有流腦病例發生。1980年以後,疫情迅速下降。50和60年代還沒有有效的疫苗,主要依靠一般衛生清掃和隔離、檢疫措施由於對流腦提純菌苗的工藝改進,1980年起,流腦提純菌苗改名為流腦A群多糖菌苗。江蘇將該菌苗列為常規接種。

15流行性出血熱

60年代以前,江蘇省沒有流行性出血熱(以下簡稱出血熱)正式疫情報告。1961年1月南京市鼓樓醫院報告了第一例出血熱病人,患者系江浦縣農民。同年5月省工人醫院也診斷一例出血熱病人,患者系龍潭採石場工人。1962年濟南軍區在微山湖南部湖濱地區發現了9例出血熱病人。同年11月22日無錫市近郊區報告一例出血熱病人,患者袁某系毛紡廠鉗工。1963年丹陽、武進等縣相繼報告發生出血熱病人。

60年代開展滅鼠,採取人工、機具、撲捉、毒餌誘殺等綜合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70年代,廣泛應用藥物滅鼠,贛榆縣用磷化鈣投洞燻蒸滅鼠,滅鼠率達98%,丹陽用磷化鋅毒餌洞內滅鼠,有效率達90%以上。1985年東海縣於青湖鄉用敵鼠鈉鹽進行大面積野外滅鼠,鼠密度由滅前的20.76%降到滅後的2.31%,滅鼠率為88.54%,該鄉流行性出血熱由221.51/10萬,降到29.97/10萬,收到了較好效果。

當前,一場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戰“疫”正在打響,舉國上下,萬眾一心,從聞令而動、勇擔重擔的人民子弟兵,到席不暇暖、爭分奪秒搶救生命的醫護人員;從每天在防疫第一線工作14個小時的老黨員,到身患漸凍症仍堅守陣地的醫院院長;從不遠萬里赴印度採購口罩送到武漢的中國“藥神”,到八方馳援武漢的各省醫護志願者……他們無怨無悔,守土盡責,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很快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長汀縣博物館館藏革命文物紅色故事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