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提起宮廷菜,必然會讓人聯想到鮑參翅肚、山珍海味,皇家宴席總是窮奢極欲、豪華無度。豈不知,清代的宮廷菜中有不少是皇家早年就吃慣了的俗菜,待到坐定江山,依然不改飲食習慣,對當年的“俗菜”一樣鍾情喜愛。一方面是飲食習慣使然,另一方面則是油大肉多的大菜不可能常年進食,實際上很多時候是顯示排場和地位的擺設。

細查清代宮廷膳檔,發現在清宮帝后的飲食中,幾乎每天都有俗菜俗食上桌,有的大菜卻幾乎成了擺設,端上來又端下去,只是在御前走走過場,成了宴席中的“龍套”。

現列一選單,其實菜品主食與家庭俗菜無異:大雜燴、燉吊子、小蝦米油渣炒菠菜(或韭菜)、炒豆腐、炒雞蛋、小蔥拌小蝦米、青蒜炒肉絲、燉菠菜、野雞瓜、爛鴨拆肉、肉絲湯飯、發麵火燒、豬肉餡侉包子……無疑是福斯菜譜,其實皆為乾隆的御膳佳餚。

在高檔的山珍海味中,人們常欣賞名大菜大的名菜,譬如九珍燴、佛跳牆之類,聽著很雅緻,講著有故事。其實,無非是各種原材料混雜一起的“一鍋燴”,老宮廷菜中就有大雜燴一菜。比如以豬肉、豬雜為原料的雜燴,包括豬肉、豬腸、豬肝、豬肚、豬肺等,混雜燉燴而成。如果其中沒有豬肉,只有“下水”,便稱為“燉吊子”。

“燉吊子”和“大雜燴”都出現在宮廷御膳中,而且一直沒有雅名,如乾隆十二年十月初一晚膳中就有“燉吊子一品”。在以後的發展中,魯菜莊館菜中一直保留了燉吊子,包括二葷鋪、小飯攤都會做此菜。不少京城主婦也可以做得一手原汁原味的燉吊子。

此外,宮廷老菜中也有使用下腳料做原料的菜品,但人們總是不太相信,皇家也如此“寒酸”,其實確有此類菜品。

早年,人們用豬板油提煉大油後,剩下的油渣不捨丟棄,便用油渣再做食品,油渣蔥花餅就是貧寒之人極喜愛的佳品。

還有沿街叫賣的燴油渣,也是當時京城窮苦人的解饞小吃,而宮廷老菜中也真有油渣菜,如“小蝦米油渣炒菠菜”便是其中之一。

此菜在宮廷御膳中經常出現,做法是:將上等豬板油切成指頭大小的丁,煉好白油後,油渣成焦黃色,香且脆;選紫根小菠菜,最好是鮮嫩味濃的洞子菠菜,切段焯水,攥幹備用;小蝦米當選鮮活河蝦,去須槍,油煸透備用;用蝦油起鍋,炸蔥、姜米,放入油渣,煸菠菜斷生變軟,下炸後的小蝦米之一半,加鹽、料酒、醬油、清湯,燒至熟透,裝盤,再將另一半小蝦米蓋頂即可。

此菜原料要求細嫩,包括活河蝦、洞子菠菜和焦黃油渣。菜要燜軟,味要香透。顏色紅、黃、綠相映,口味鮮香,尤其適合佐吃老米膳,不油不膩,開胃下飯。

宮廷中的俗菜不勝列舉,如肉絲湯飯既是皇家宴席中的常見品類,還是千叟宴中的座底飯食。有的老人飯後用袍服兜著湯飯回家,便是俗話所說的“吃不了兜著走”。

老者不是貪圖口福,為的是顯示皇恩浩蕩。肉絲湯飯使用的是老倉米,醬起鍋,煸透肉絲,下清湯或白肉湯,調口味,下飯燙透,點香油,撒韭菜段出鍋。

此種燙飯因為米粒清爽,不會粘連成粥,肉絲無糰粉而香濃,加之醬香和韭菜的香氣,全解正餐之油膩。

但是現在不少廚師不會燙飯,甚至認為湯飯是處理剩飯的“折籮”(北京方言,也作“合菜”,意指吃完酒宴後將剩下的菜不問種類混合在一起)。可見,傳統的烹飪技術已經失傳不少。

以上這些俗菜,當前的大莊館和酒家都不屑理會了,幾乎沒人再做,其實,真是沒人再能做好,做出原汁原味來了。因為做這些菜,需要能耐大、架子小的大廚,所以現在,不少人已經不願再去問津這些費力不討好的俗菜了。

比如以前在京城便有不少單挑小吃,技術非常簡單,但是總會有人青睞,甚至不吃此口其他便索然無味。例如大麥粥、滷丸子、炸三角等等。沒有因製作此類食品成為大師的,但是,不少大師卻做不出此類小吃。

現在宮廷的俗菜,不但幾乎失傳,而且也幾乎沒人重視,主要是人們不了解大俗大雅的道理。

以上所述,不是簡單提倡宮廷老菜,而是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即使是俗菜,也有極高的技術含量,不學不練,依舊無所成功。

宮廷菜也稱為仿膳菜,其以“稀貴、奇珍、古雅、怪異”著稱。現在,大清國雖沒了,但是宮廷菜卻已流入民間,保留著貴族風範和氣質,普通人也能一睹芳容。不過要說現在的宮廷菜正不正,估計誰也說不清;要說好吃不好吃,古人的口味跟現代人口味又完全不同。

中國的宮廷風味菜餚,主要以幾大古都為代表,有南味、北味之分。南味以金陵、益都、臨南、郢都為代表,北味以長安、洛陽、開封、北京、瀋陽為代表。其共同特點是華貴珍奇,配菜典式有一定的規格。

這種傳統從商周以來一直保留。如《禮記·內則》中說的“八珍”(所指有許多不同說法,後世以龍肝、鳳髓、豹胎、鯉尾、炙、猩脣、熊掌、酥酪蟬為八珍),兩千多年來,一直沿用不衰。

宮廷菜的具體內容是不斷髮展變化的,唐代的水陸八珍有“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之說,不僅有陸產,而且有水產。以後的迤北八珍、天廚八珍,野味占主導地位。到了清代,則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跳出宮廷,出現於市肆,有山八珍、海八珍、上八珍、下八珍等名目。元明以來,宮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宮廷菜,其特點是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形色美觀,口味以清、鮮、酥、嫩見長。

宮廷菜還十分講究菜餚的造型藝術,圖案造型要求做到象盆景一樣美觀悅目。在造型手段上主要動用的是"圍、配、鑲、釀"等工藝方法。"圍"就是以素圍葷,以小圍大,並注重利用葷素菜餚本身在色彩、質地、口味、營養成分等方面的不同特點,來協調整盤菜餚的色澤調味,烘托主料,突出主味,使兩者在口味、營養等方面起到互相補益調劑的作用。

下面,請大家來欣賞一組宮廷菜。

鮑魚扒鹿脣

淳熬

淳母

大漠扒駝蹄

雲遊駝峰甲

豆花一品

淮山補腎湯

宮廷炮豚

富貴叫花雞

清宮南乳肉

蘇造肘子

蔥燒苔蘑

京味芥蘭

清炒素蝦仁

山西過油肉

肉碎燜扁豆

御膳小酥肉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章邯當將軍時能橫掃六國,當秦王的時候連劉邦都打不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