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公元前316年,四川盆地的巴蜀兩國彼此相攻,北面的秦國趁機派國尉司馬錯統兵入川,一舉攻滅巴、蜀兩國,“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此前,秦國因為重用商鞅變法,國勢日漸強大,此番獲得巴蜀千里沃野後更是如虎添翼,凌駕東方各國之上。“蜀既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

秦國在巴蜀地區苦心經營,築城邑,興水利,修棧道,很是下了些功夫。尤其是派出的兩任郡守,更是給巴蜀之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任郡守李冰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水利專家,興建了著名的都江堰工程,灌溉良田千里,使四川盆地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還有擔任蜀郡守40年的張若,依照咸陽城的規模佈局,建築了成都城,設定了專門管理織錦、冶鐵、井鹽的機構,極大促進了巴蜀經濟的發展。

除了肥沃的土地、豐饒的物產外,巴蜀在軍事地理上的優勢也非常明顯。其典型的盆地地形和外圍連綿不絕崇山峻嶺,為其提供了良好的防護,西、南兩面直到隋唐時代吐蕃、南詔兩國崛起時才受到威脅,北面的千里棧道與秦國本土連為一體,可以將巴蜀所產暢通無阻地運往關中,為秦國提供了一個穩固的後方基地。

至於與和楚國交界的東面,有漢水上游的山地和三峽天險,易守難攻。相反秦軍若沿水路向長江中下游進軍攻楚卻相當便利,“秦西有巴蜀,大船積粟,起於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餘里;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里,裡數雖多,然而不費牛馬之力,不至十而距扞關”。事實上,也正是佔據了巴蜀之地後,秦國才能動不動對地大物博的楚國發動攻擊,對其予取予奪。

從版圖上看,秦國取得巴蜀之地後,面積已經超過了楚國以外的其餘各國,擁有了今天的陝西、四川、重慶大部和甘肅東部,而且坐擁中原以西之地,在匈奴興起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西、北、南三面都沒有敵國,可以全力東向,攻守自如,處於“利則出攻,不利則入守”的王者之地。西漢建立後,“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也認為:關中“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也許我們對高俅有誤解,真實的高俅沒那麼壞,連“六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