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圖
古代煉丹的方士們以硫磺、硝石為藥引妄圖火法煉製仙丹,卻無意發現了火藥。隨著人們逐漸掌握和完善火藥的原料的配比,火藥開始逐漸活躍在戰爭中。公元十世紀(唐哀帝時期),鄭王番率軍攻打豫章,使用“發機飛火”,燒燬城門。到了宋朝則出現了中國古代第一件管型火器,突火槍:“以巨竹為筒,內安子窠,如燒放焰絕,然後子窠發出如炮聲,遠聞百五十餘步。”蒙古西征和南下時也多利用火炮來攻城略地。《元史·達禮麻識理傳》中記載:至正二十四年,達禮麻識理軍隊中“火銃什伍相聯。”然而火器部隊成編制大規模的出現還要等到明朝。
南宋突火槍
一.神機營成立的客觀條件與現實需要軍事的發展總是離不開戰爭,這對火器這樣的非主流兵器仍然適用。元朝末年,天下紛亂,各勢力相互攻伐。任何可能獲勝的因素都會被迅速利用,朱元璋頗為重視火器的裝備和相關部隊的建設。鄱陽湖之戰中多次用火器轟擊敵船。建國後更是規定:“凡軍一百戶,銃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軍隊中火器比重提高。明初在防禦北元的北方諸鎮火器使用更為廣泛: “大同、 宣府衛所城池,洪武中原置大小將軍、破落戶、手把銃、火槍、火礮等器,甚為周備。”
明初火器的發展和北元以騎兵為主的軍事狀況是分不開的。蒙古騎兵擅長騎射,而明軍以步兵軍陣為主常常會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火器裝備的大規模運用卻改變了這種狀況。蒙古騎兵面對火器時往往會變得慌亂,士氣大跌。火器的運用形成了“今之懾虜者火器耳”的局面。也正是洪武時期火器的技術和火器部隊戰術的積累,為永樂時期神機營的建立打下基礎。
到了永樂時期,火器的生產和火器的技術改良都得到了巨大進步,這是火器部隊成立的前提。朱棣在位時軍器製造上統一由中央管理。打造出來的火器必須由工部官員驗收。經過仔細鑑定審查後,才可以入庫儲存。火器上刻有匠人姓名,如果出現品質問題就會“不如法及剋落隱瞞匠料者治罪”。
火器技術方面,在南征安南之後,明朝收穫了一大批安南擅長火器製造的人才和一些先進的技術。其中典型的是永樂手銃在借鑑安南火器的技術後增加了木 馬子用來壓實火藥,以增強火藥的爆發力,使彈丸受力大大集中,提高了射程。
明朝初期銅質手銃
二.神機營的配置與戰法朱棣曾協助徐達鎮守北方,在靖難中因火器守城差點失敗,他深知成立火器部隊的重要性。於是在永樂八年,成立了神機營。可是神機營成立之初,並非是專以作戰的火器部隊,而是以生產火藥火器為主的機構。《萬曆野獲編》中記載 :“今禁軍內所稱神機營者,其兵卒,皆造火藥之人也。”
一直到了永樂十九年,朱棣成立新的造銃機構軍器局、鞍轡局和兵仗局取代原先神機營的製造職能。同時,將原來的火器部隊命名為“神機營”,與“五軍營”、“三千營”合稱為京軍三大營。《明太宗實錄》記載:永樂十九年秋七月 “安遠侯柳升等領中軍馬步隊,及大營圍子手並神機營。”
神機營中共有五軍十六司 ,神機營最初統帥由武將擔任 ,後來朱棣派遣內 臣監管槍械,神機營開始由由內臣掌控。在軍隊配置上“神機營設左哨、 右哨 、 左掖、右掖、中軍十五司及隨駕馬隊官軍,共七萬五千七十 一人。”
常年與蒙古騎兵的作戰和火器部隊作戰的特殊性使得神機營擁有自己獨特的戰法。
由於騎兵的機動能力極強,神機營並非是純火器部隊而是冷熱兵器混合的軍隊。神機營中火銃兵分為數隊,每隊人數五十七。 其中旗手三人,長牌手五人 , 長刀手十人,搬運火藥桶四人,火銃手三十三人。遭遇敵軍時,五位長牌手位於隊伍的首位,將長長的盾牌立於地上,負責安全防禦。長刀手負責保護火銃手的側翼安全。三十三個火銃手分為前、中、後三隊,專門負責射擊。這三隊的火銃手都有自己的任務,三隊聽令輪流射擊,以保證射擊的持續 。
神機營的建立加強了明朝軍事力量,在京城的防禦上做出了巨大貢獻。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軍隊大舉南下。然而,對局勢的判斷失誤,使得明朝被瓦剌偷襲,二十萬親征的精銳軍隊覆滅,明英宗被俘。瓦剌大軍乘機進攻北京。
時任兵部尚書于謙命令將領們京城各個重要城門處部署火炮。並命令神機營埋伏在德勝門外當瓦剌的主力部隊進入埋伏區域時,神機營炮火鋪天蓋地,也先的弟弟死於炮火之中。瓦剌部隊立刻陷入混亂,士氣大跌。城內的守軍在於謙的指揮下趁機進攻,大敗敵軍,也先率軍倉皇撤退。
這是歷史記載上神機營為數不多的出彩之處,自此以後作為主要負責內衛京師的軍隊,隨著明朝相對穩定的內外局勢越來越少的出現在世人眼前。
文史君說:1421年建立起的神機營無疑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部隊之一。作為帝國的核心軍隊,火器的大規模使用從側面反映了明朝在火器部隊的戰術運用上已經達到頗高的水平。但是我們並未領先世界多少,西班牙在十五世紀初發明了火繩槍,十六世紀初義大利人發明了滑膛槍,熱武器越來越頻繁的活躍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而明朝的裝備更新卻趨於停滯,到了後期甚至要對一些外傳武器進行仿製。這一差距越來越大,直至四百多年後釀成被火炮轟開國門的苦果。明朝火器部隊的前瞻性固然值得敬佩,但我們也要反思究竟是什麼讓我們逐漸失去熱武器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參考文獻:1. 王兆春:《中國火器史》 軍事科學出版社 1991年出版
2. 張廷玉等人:《明史》 中華書局 1974年出版
3. 劉曉峰:《明代神機營建立前後若干問題考述——以火器的發展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