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1679年-1726年),字亮工,號雙峰,中國清朝名將。原籍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懷遠縣),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
雍正初年,年羹堯擔任著總督一職。身為朝中的重臣,為了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穩定,皇帝派年羹堯前往西藏、青海去平定叛亂,從而維護著封建王朝的統治,實現祖國統一。 身為年羹堯,身經百戰,具備著卓越的領導才能和準確的戰略決策。所以,他在受命於平定青海叛亂時,突然想到了一個好計策,這為取得軍事戰鬥的勝利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也為以後的作戰方式獲得了更好的實戰經驗。
那一天晚上,將士們像往常一樣,安寢休息,準備好明天的作戰行動。然而,正當士兵們熟睡的時候,突然年羹堯在三更半夜的時候,通知全體士兵馬上起床,並將所有的士兵按照計劃,劃分成不同的部隊,之後在距離軍營十幾裡的地方做好埋伏準備。等到士兵們做好這些基本工作後,年羹堯還沒忘了讓傳令兵及時通知到各個隊伍的將士們,等到四更時,敵人會準時到達此地,將咱們的駐紮軍營劫持,所以,全體將士要保持清醒,把這場戰鬥打贏,從而取得戰鬥的勝利。 將士們收到了傳令兵帶來的命令之後,各個都滿臉疑惑,十分想不明白為什麼年羹堯要採取這種行動的原因,但是,將士們想到了年羹堯一向軍令嚴厲,如果違背了年羹堯的意願,一定會受到不小的懲罰。想到這裡,將士們都不敢輕易放棄戰鬥,所以,只好聽從了年羹堯的命令,按照原計劃來執行。
果真,等到四更到來的那一刻,敵軍人數非常多,看樣子來勢洶洶。還好,年羹堯提前做好了準備,等到敵軍快要接近有埋伏的地方時,將士們迅速向敵軍發起了進攻,把敵軍打了個措手不及。最後,敵軍損失慘重,倉皇出逃。可以說,這一場戰役打得十分過癮。年羹堯不愧是神機妙算,不僅保住了軍營,也為以後平定青海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第二天,將士們來向年羹堯祝賀,並問起年羹堯如何知道半夜敵軍會攻打軍營,年羹堯淡淡地說:昨晚我看到群雁飛鳴,想到一定有人驚擾了它們,而且我們軍營距離大雁停留的水波不到一百里,也是敵軍的必經之地。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升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據清人蕭奭所著的《永憲錄》記載,這時的年羹堯還不到三十歲。對於康熙帝的格外賞識和破格提拔,年羹堯感激涕零,在奏摺中表示自己“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要“竭力圖報”。到任之後,年羹堯很快就熟悉了四川全省情況,提出了很多興利除弊的措施。而他自己也帶頭做出表率,拒收節禮,“甘心淡泊,以絕徇庇”。康熙帝對他在四川的作為非常讚賞,並寄以厚望,希望他“始終固守,做一好官”。
年羹堯也沒有辜負康熙帝的厚望,在擊敗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戰爭中,為保障清軍的後勤供給,再次顯示出卓越才幹。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遣其部將策凌敦多布入侵西藏,殺死拉藏汗。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出黃勝關(今四川省松潘縣),軍中譁變,引軍而還。年羹堯遣參將楊盡信撫諭大軍,密奏康泰失兵心,不可用,請求親赴松潘協理軍務。上嘉其實心任事,遣都統法喇率兵赴四川助剿。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年羹堯令護軍統領溫普進駐裡塘(今四川省理塘縣),增設打箭爐(今四川康定)至裡塘驛站,增設四川駐防兵。上嘉年羹堯治事明敏,巡撫無督兵責,特授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統領軍政和民事。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年羹堯以敵情叵測,請赴西藏為備。廷議以松潘諸路軍事重要,令羹堯毋率兵出邊,檄法喇進師。法喇率副將嶽鍾琪撫定裡塘、巴塘。年羹堯遣知府遲維德招降乍丫、察木多、察哇諸番頭目。
雍正帝即位之後,年羹堯更是倍受倚重,和隆科多並稱雍正的左膀右臂。隆科多是胤禛的親郎舅,在胤禛繼位前已為他效力多年,二人關係甚為親密。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雍正發出上諭:“若有調遣軍兵、動用糧餉之處,著邊防辦餉大臣及川陝、雲南督撫提鎮等,俱照年羹堯辦理。”這樣,年羹堯遂總攬西部一切事務,實際上成為雍正在西陲前線的親信代理人,權勢地位實際上在撫遠大將軍延信和其他總督之上。雍正還告誡雲、貴、川的地方官員要秉命於年羹堯。同年十月,青海發生羅卜藏丹津叛亂。青海局勢頓時大亂,西陲再起戰火。雍正命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將軍,總督各軍,駐西寧坐鎮指揮平叛。
當時年羹堯初到西寧,大軍未集,被羅卜藏丹津得知,於是率軍偷襲,直取西寧。年羹堯率左右數十人坐於城樓上,毫不慌張。羅卜藏丹津以為有詐,率軍引退。年羹堯令兵攻擊賊壘,敵軍認為年羹堯兵少,不為防備,驅桌子山土番當前隊;炮發,土番死者無算。嶽鍾琪兵至,直攻敵營,羅卜藏丹津敗逃,僅率百人遁走。
雍正二年(1724年)初,戰爭的最後階段到來,年羹堯下令諸將“分道深入,搗其巢穴”。各路兵馬遂頂風冒雪、晝夜兼進,迅猛地橫掃敵軍殘部,大獲全勝。年羹堯“年大將軍”的威名也從此震懾西陲,享譽朝野。
年羹堯在軍事上的才能使清朝的江山得以保持,如無年羹堯,清朝坑能在雍正時期就亡國了,至少要丟掉西部大半江山,如果這樣清朝的戰略屏障全無,將面臨邊疆各部侵襲,中原後果不堪設想。清朝政權也必然陷入危亡。滿族民少兵少,又戰力削弱,無法單獨在軍事上取得維繫國家版圖的勝利。而廣大能征善戰的漢軍,需要有一個漢人領軍人物做他們的代表,他們才更願意衝鋒陷陣,也才能夠形成前線漢軍的凝聚力戰鬥力。畢竟清朝軍隊的主體還是漢人。選用有軍事才能的漢人擔任軍事首領,是清朝皇帝迴避不了的事情,否則,清朝將面臨崩盤的危險。因此年羹堯在維護國家版圖上有功。但年過於驕奢跋扈,目中無人,最終沒有得到善終。在年羹堯之後,雍正選拔臨洮人嶽鍾琪,取代驕橫跋扈的雍正親信年羹堯為大將軍,受命於危難之時,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方面屢立奇功。
年羹堯、嶽鍾琪連續在維護國家版圖上建功立業,兩人都是漢人,直到後來的在維護國家主權為中華民族贏得生存空間的的蓋世英雄左宗棠也是漢人,都並非滿族,可以說在雍正時期,能征善戰的、在危急時刻能夠擔當維護國家統一的重任的高階將領,已經要特別倚重漢人。滿人在軍事上的能力和戰略素養要麼退化要麼是被漢人PK下去。因此清朝疆域廣大,版圖保持兩百年的相對穩固,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漢族將領在軍事上的才能,而並非滿清一族一家之功。(文/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