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發生在1935年的第二次“張北事件”。

昨天我們的文章向大家講述了日本人無中生有的第一次“張北事件”。到了1935年,蠢蠢欲動的日本人再次找到了藉口,這就有了所謂的第二次“張北事件”。

1935年5月31日,日軍駐阿巴嘎(位於今天內蒙古自治區)的特務機關長盛島芳雄派出了大員桂、大井久、山本信等四人以旅遊觀光的名義從多倫出發乘車前往張家口(實際是進行間諜偵察並藉機繪製地圖)。這四人6月5日下午四點左右行至張北縣北城門時,遇到了在此駐紮的第29軍第132師守城哨兵的盤查。

這四個人員沒有出示日本護照而是展示了由特務機關釋出的身份證明。於是,29軍的哨兵將四人帶到了師部軍法處。軍法處問明了四人來歷並好吃好喝給了充分招待。到了第二天中午11點,師長趙登禹請示了宋哲元軍長後,將四人放行。

沒想到這件事到此並沒有結束。日本藉此大做文章並歪曲事實,稱四人遭到了非法囚禁和中國士兵的“青龍刀威脅”,在被扣期間中國軍隊不給日本人食物和合理住宿條件等等。

6月11日,日本張家口特務機關長鬆井源之助即向察哈爾省民政廳長、同時也是29軍副軍長的秦德純提出抗議,要求將涉事的132師參謀長張樾亭(1889年出生,天津薊縣人)撤職、向日方賠禮道歉、懲辦132師軍法處長等不合理要求。

對此,秦德純(1893年出生,山東沂水人)據理反駁,拒絕這一系列不合理要求。日軍素有藉此時機將29軍擠出察哈爾省的想法。洞悉此事後,國民政府迅速將當時的29軍軍長同時也是察哈爾省主席的宋哲元免職,覺得就此就讓對方失去了交涉物件,沒了由頭。20日,宋哲元離開張家口(當時察哈爾省省城所在地),由秦德純代理省主席職務。

但是,日本人豈能善罷甘休?1935年6月,一意想將事態擴大的日本人土肥原賢二進入了秦德純在北平城的宅邸。這次“私人會面”,土肥原提出了諸多不合理要求。秦德純氣的渾身發抖想把這個日本人暴揍一頓出氣,但想到倭人向來狡詐,不可輕舉妄動。秦德純迅速致電南京,南京政府回電說可酌情辦理。

1935年6月23日,土肥原賢二等人和秦德純等人在北平談判,27日,雙方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秦土協定》,根據協定的規定,中國軍隊從察哈爾省長城以北的一線撤出,省內取消排日機構,驅散國民黨政府機構並將涉事的守備團長和軍法處長免職。

這一協定,是日本在一系列陰謀策劃的事件背景下籤署的,這一協定讓中國喪失了察哈爾省大部分領土的主權。《秦土協定》和《何梅協定》都為日軍繼續侵佔華北大開方便之門。

當年的11月,蔣介石還曾專門在廬山召見並安慰了簽署此項協定的秦德純。日本投降後,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秦德純作為證人,將這件事公諸於眾,這也成了土肥原賢二的罪證之一。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成事者: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