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或許是一門科學,或者是一門藝術,但是關於戰爭的報告基本上是一種掩人耳目的把戲—J.F.C.富勒
一戰前德國的殖民地
1919年3月25日勞合.喬治在巴黎和會發表了一份題為“在條文起草工作完成前提醒和平會議考慮的一些事項”的備忘錄。這份備忘錄中寫道
........你們可以剝奪德國的殖民地,將她的陸地削減為一支純粹的警察部隊,海軍裁剪為五流國家水平;但是到頭來都是一樣的,如果她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平會議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那麼她總能找到辦法對他的征服者進行報復.......要想維持和平.........前提是不會激怒德軍,不斷激發其愛國主義精神的口實,透過正義或者公平的手段獲得賠償......在勝利之時流露的不義和傲慢將永遠不會被遺忘或者寬恕。基於這些原因,我強烈反對將德軍從德國的統治下轉移到其他民族的統治下,除非此舉有可能讓德軍受益。德意志民族毫無疑問已經證明自己是世界上最有朝氣,最有能力的民族之一,如果讓德國被一群小國所包圍,其中許多國家的主體民族先前從未建立過穩定的政府,但是每個國家境內都生活著大批極力主張與母國再次統一的德軍,那麼我是在無法想象還有什麼原因比這更引發未來的戰爭。
但是這時候的歐洲各國是不是真的聽進去的這樣的勸告呢?雖然有部分有識之士,例如英國的西蒙爵士直言此舉是一種戰爭行為,下議院議員羅伯茨指出法國正在實施不可挽回的舉措,其最終結果只能是引發大規模的國際戰爭,下院議員伯克利上校指出法國侵佔魯爾工業區的行為就是將法國置於戰爭邊緣的行為。事實上,現在已經為時太晚,德軍或者整個心理上受到的創傷已經足以深得足以持續到他們恢復到報復能力之時。那麼一戰的結果,德國到底失去了什麼?
1870年普魯士鐵血宰相俾斯麥統一德國之後,次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就在此舉行加冕典禮,改稱德意志皇帝,接著2月26日迫使法國在凡爾賽宮締結德法條約,迫使法國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德國,並向德國交納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自此法國一直視為奇恥大辱,現在德國一戰失敗,為為了宣洩鬱積多年的對德國憤恨,法國特意選擇凡爾賽宮和1月18日作為和會的開幕地點和時間。
鐵血宰相俾斯麥
會議的第一天,法國總統普恩加萊在開幕辭上以戰勝國的口吻譏諷戰敗的德國“生於不義,自當死於羞辱”同時提出了制裁戰爭禍首,肢解德國的基本方案。
確實不奇怪,從黎塞留時代以來法國的政策一直以來是以保護其東部邊境和使德國分裂為目標,因為無論德國處於神聖羅馬帝國,普魯士,第二帝國,第三帝國,始終是歐洲大陸上唯一能夠與法國匹敵的強國。
巴黎和會各方代表
為了徹底削弱德國,法國提出三項基本要求:一是在德國東邊建立一個包括波茲南和但澤在內的強大波蘭,二是要求德國必須賠償6000-8000億金馬克的戰爭損失;三是徹底摧毀德國的軍事力量。經過三個月的激烈爭吵終於對於合約草案達成一致協議。其主要內容是:剝奪德國的全部殖民地並重新劃定德國疆界,使其失去了最重要的重工業區,喪失了八分之一的領土,十分之一的人口,百分之六十的鐵礦和煤礦,以及大部分海外投資,商船和海軍艦隊;嚴格限制德國軍備,解散起參謀總部,廢除起義務兵制,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海軍不得超過1.5萬人,不的擁有主力艦艇和潛艇,不許建立空軍,德國最後需要賠款1320億金馬克。
之後德國代表團提出了長達400頁的意見書,基本把合約的主要條款都推翻了,但是實力決定一切,外交也是戰爭的延續。
而英國,從都鐸王朝到1914年以來,英國的政策一直是維持實力平衡確保歐洲大陸上的大國相互敵對而成為一盤散沙,從而維持這些國家之間的平衡,這種平穩自然而然地絕對決定了潛在的敵人——它不是最邪惡的國家,而是其政策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能威脅到英國或它的殖民帝國的國家,而這個國家通常是歐洲大陸上的頭號強國。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法國的目的是徹底擊潰德國而成歐洲大陸第一強國,這顯然是和英國的平衡政策相矛盾的,為了避免這樣的危機,1919年在美國的遊說下,各個戰勝國一致同意成立國際聯盟,旨在用集體安全政策消除追求實力平衡的必要。但是美國並不是歐洲國家,而且也不能成為歐洲國家,即使他們的國會批准《凡爾賽和約》也無濟於事,而法國是當時歐洲尚存的歐洲頭號強國,所以平衡的控制權自然而然落在法國的手裡,於是法國的傳統政策又開始作祟,1923法國入侵魯爾地區就是最好的證明,
法軍進入魯爾
結果英國逐漸恢復了自己傳統政策,開始平衡法國的目的而支援德國。但是英國倘若英國仍然保持它在1913年的金融地位,換言之,倘若她她仍是全世界大金主,那麼英國的平衡政策就會使她立於不敗之地,但是一戰的損耗太大,倫敦已經不再是世界的金融中心,紐約已經取而代之,為了推動其金融地位的迴歸,英國在1925年恢復了金本位制,從那時直到1931年,與美國進行貿易戰,將它那有限的收入吞噬大半,不僅其支援德國的力度減少,而且能提供給作戰部隊的也是寥寥無幾,為了爭取時間和掩蓋這一事實,英國的政治家們醉心於鼓吹裁軍,因此等到希特勒掌權時,英國人民的厭戰情緒已經非常嚴重,這種宣傳的力度的太大,以至於當戰爭在1939年9月爆發時,英國政府竟然不敢公然戰爭目的。
參議員斯穆特和眾議員威利斯·C·哈利在國會大廈。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貿易組織對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
那麼我們再看蘇聯呢?蘇聯和德國的聯盟其實和英法聯盟一樣根基不穩。與其把蘇聯視為歐洲強國,不如說她在亞洲影響最大的歐洲強國,大英帝國的垮臺顯然是對蘇聯有利的,但是要怎麼對付英國?這是蘇聯的大問題,確保達成這一目的的方法只有兩條,要麼與德國聯手對抗英國,要麼摧毀德國,在這種兩種情況下,英國都不可能實現她所想要的實力平衡。蘇聯遼闊的國土就是它的保護屏障,而德國四戰之地是她的危險所在;同樣四面環海的英國只有控制了海洋之後才能確保安全,而德國這樣內陸國家若不能控制陸地,則永遠沒有安全可言,正是這一事實,而非所謂的普魯士精神才是她軍國主義的根源。往回看,腓特烈大帝發動過的一系列戰爭,以及後面的一次世界大戰,清楚的證明了在兩線作戰同時遭到攻擊會給德國帶來怎樣的打擊,不僅如此,後一場戰爭還證明了德國是多麼容易遭到封鎖。因此,為了保證德國免遭這種災難,與英國結盟一直是希特勒的夢想,但是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他掌權之後就立即實施了直接易貨和出口補貼經濟政策,從而對英國和美國的貿易造成了致命打擊。那麼那時候的希特勒為什麼不與蘇聯結盟呢?其實很簡單,希特勒的《我的奮鬥》的生“存空間理論”已經說明了。按照希特勒的理論:“國家的領土面積不僅決定了國民糧食和原材料的來源,在政治和軍事方面也有重要意義”,德國從來就不是一個世界性強國,根據這一觀點,只要她被限制在現有的邊界內,就絕不可能達到那樣的高度。與世界級強國相比她是無足輕重的,更糟糕的是,與人口不對稱的國土面積相比,遲早會導致德意志民族的衰落甚至是滅亡。
自此德國已經具備了發動二戰的充足理由,內部與有一戰失利在國內的發酵,這種氣氛感染每一個德國人,外部蘇聯和英國的扶持甚至縱容,氣氛一直到1929年開始噴發,雖然一戰極大的壓制了德國軍事實力,但是德國的工業基礎依然十分雄厚,多年的工業發展,為其培養了大批的工程師,這時候德國找到一個領袖,這個人只要等一個機會就能順勢而起,並且一呼百應,這機會就是1929年-1931年世界經濟危機——各個戰勝國財政政策的產物。1935年3月16日,宣佈恢復徵兵制,1936年3月7日,出兵收復了萊茵蘭,1938年3月13日,吞併奧地利,同年10月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1939年3月13日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同年3月21日,德國要求但澤歸還德意志帝國,並且德國獲得了穿越波蘭走廊的通道。
就這樣,在命運之輪的轉動下,20年前的3月25日的預言終於應驗,一場記錄在人類史冊的悲慘過去拉開了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