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一、推恩令的餘波

秦王朝二世而亡,讓人們對郡縣制產生了懷疑。因此,西漢建立之初實行郡國並行制。但諸侯國與中央的矛盾很快激化,進而釀成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痛定思痛,漢武帝以推恩令的形式,最終解決了諸侯國的離心力問題。

六安(安徽六安市):公元前 121 年,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密謀叛亂,案發被殺。漢武帝改衡山為六安,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

二、冠軍侯的突擊

漢武帝時期,與匈奴的戰爭絕對是重頭戲。公元前 121 年,霍去病領銜的兩次河西之戰應當是其中最精彩的章節。

漢軍騎兵孤軍深入兩千餘里,掃蕩匈奴各部,殲敵數萬。最終迫降渾邪王,將河西走廊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剪除匈奴右臂,與西域諸國建立了聯絡。河西之戰勝利如此之快,戰果如此之大,也帶來了幸福的煩惱。那就是漢武帝要給新納入版圖的河西地區命名。

命名其實是一件很燒腦的事,特別是一口氣起多個名字,尤其燒腦。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有沒有“緯一路”“經四路”等以經緯度命名的道路?有沒有“北京路”“南京路”等以其他城市命名的道路?顯然,漢武帝的水平明顯更高:

武威(甘肅武威市):河西四群之一。霍去病出隴右擊匈奴,透過兩次河西之戰徹底驅逐匈奴勢力,將河西走廊納入西漢版圖。武威,大漢武功軍威之盛。霍去病引軍狂飆突進,擊敗休屠王、渾邪王。切斷了匈奴與青海羌人諸部落的聯絡,保障了帝都長安西側安全,形成對匈奴的戰略包圍。取得了祁連山、焉止山,為漢政權找到了最適合養馬的天然牧場,肇創山丹軍馬場(使用至今),成為漢騎兵戰力保障。

張掖(甘肅張掖市):河西四群之二。張掖,“張國臂腋,斷匈奴右臂”。打通河西走廊,如同西漢版圖張開了原本捆束的臂膀,伸出了左臂,溝通了西域諸國,開啟了屬於漢民族的地理大發現。

酒泉(甘肅酒泉市):河西四群之三。酒泉,城下有泉,甘冽如酒。另有傳說,霍去病將皇帝犒賞的美酒倒入河中,與大軍同飲,故名酒泉。

敦煌(甘肅敦煌市):河西四群之四。敦煌,盛大輝煌。河西四群最西端,與西域諸國相聯接。從西域進入敦煌,就進入盛大輝煌的漢文明圈。

三、昆明池的蓄力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派大軍討伐百越,建立桂林、南海、象郡。秦末農民起義天下大亂,趙佗乘勢建立南越國。公元前 112 年,漢武帝遣軍五路進攻南越國,經過一年多的戰爭,重新將兩廣一帶納入中央版圖。

聞喜(山西聞喜縣):公元前 111 年,番禺城破,權臣呂嘉逃跑,漢軍取得決定性勝利。接到捷報時,漢武帝外巡途徑此地,遂將此地改名“聞喜”。

獲嘉(河南獲嘉縣):公元前 111 年,漢武帝外巡途徑此地,接到趁亂逃走的南越國權臣呂嘉伏誅的訊息,故將此地改名“獲嘉”

以上地名,至今仍在使用中。

1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綠林好漢樊崇得天下而不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