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曾是擁有巨大的版圖,自從將西班牙給打敗後,成功晉升為世界霸主,巔峰時期控制著3000萬平方公里土地,掌握著2億人的死活,在那個年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正面和英國對抗,幾乎可以說是無敵的存在。這樣的盛況延續300多年後,其開始進入衰敗階段,尤其是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後。
大量的殖民地獨立,英國經濟出現動盪,財務支出緊巴巴,近代日不落帝國的最後一次勝利,拼盡了所有力氣,結果贏了戰爭卻輸了未來,可謂是氣數已盡。上世紀英國和阿根廷就馬島問題產生分歧,本來說英國是想歸還給阿根廷的,結果1968年英國搞出“馬島島民協議”讓民眾自己決定應該跟誰。
發生這樣的變故,阿根廷政府十分惱火,這讓好不容易緩和的關係,再度迴歸敏感狀態,英國的一系列舉動都將決定雙方是否要透過武力來解決這個問題。結果不出所料,1982年英國宣佈馬島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緊接著雙方的火藥桶點燃,戰爭隨即拉開序幕,口袋已經快掏空的英國,直接把問題壓制下去。
兩軍的首次交鋒在4月25日打響,雙方進行海戰,投入全部的海軍實力,利用軍艦、航母、潛艇痛擊對方,持續74的戰爭打得有來有回,阿根廷最終成為失敗者。根據戰後資料統計,阿根廷共有649名官兵陣亡,1300餘名阿根廷官兵負傷,近1.2萬阿根廷官兵被俘,損失幾百億美元。
英國方面為取得勝利也不好受,超過700名士兵負傷,250名士兵陣亡,但最主要的還是武器裝備的損毀以及戰爭經費的支出,這讓本來就沒有多少財政支出的英國雪上加霜,日子過得非常慘,緊接著各種獨立的噩耗傳來,英國再也沒有鞏固殖民地的精力,順其自然發展下去。
這場戰爭英國贏了,但實際卻輸得很徹底,曾經受到無數人敬仰,上百國忌憚的日不落帝國,版圖宣佈土崩瓦解,只剩下45萬平方公里的原有版圖。近代歷史中,馬島戰爭可以說是大英帝國輝煌的落幕,以及沒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