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的統治者高洋,在中國曆史上是一位比較著名的君主,前期的他展現出了其優秀的治國才能,後期的他卻變成了一個十分殘暴、荒淫的暴君。雖然歷史上的人們對於高洋的評價都各不相同,但是對於高洋的軍事才能,史學家們卻都是給予肯定的,因此從他具體的軍事措施就能夠充分展現出他的優秀軍事才能。
建立“百保鮮卑”和“勇士” 兩支軍隊。國家的強大首先就是體現在軍隊的實力之上,軍隊強大起來之後,政權才能夠保證安穩,高洋作為國家的最高領導指揮者,在這一方面具有很強的軍事才能。高洋的父親高歡最開始能夠發展起來,就是依靠著魏徵在《隋書》中記載的“六坊之內徙者”,這一部分人本身的戰鬥實力就相對來說較強,在軍事戰爭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而後來高洋所建立起來的“百保鮮卑”和“勇士”這兩支軍隊,更是從原本就實力較強的人群之中選擇了更加優秀的人才,所以說兩支軍隊的軍事實力也自然十分的強大。
高洋之所以同時建設兩支軍隊,是因為高洋對於這兩支軍隊的用途並不相同,“百保鮮卑”的主要作用是在戰爭中進行衝鋒陷陣,而“勇士”則是用來保衛北齊的邊境地區中的戰略要地。這兩支分工明確的軍隊,在各自的職位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
高洋按照這種方式來使用這兩支精挑細選的精銳軍隊,從另一方面也展現出了他的全方面的軍事思想,他是針對於鮮卑族的軍隊與漢族軍隊在作戰過程中不同特點而進行設計的。鮮卑族作為遊牧民族,十分的精於騎射,因此他們的軍隊也主要是以騎兵為主,所以他們更加精於衝鋒陷陣,而漢族的軍隊則是更加善於徒步的作戰方式,所以漢族士兵更加適合堅守城池。
這兩種有針對性地軍隊設計方式,不但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不同軍隊的作戰優勢,還能夠使得雙方相互結合,優勢互補,更好的提升了北齊整體的軍事實力。後來的戰爭中,兩支軍隊也充分的發揮出來其獨特的優勢,為北齊許多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軍事力量的支援。
高洋多次親征指揮作戰並獲勝。高洋統治期間,北齊一直處於一個戰爭頻發的狀況,而北齊的戰爭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方面是與佔據關中地區的西魏和北周之間的衝突,一方面是與周邊的柔然、突厥、契丹等少數民族地區之間的侵略反攻,另一方面則是南朝的樑國,也就是後來的陳國之間的戰爭。在眾多的戰爭之中,最為頻繁的就是與周邊的少數民族地區之間的衝突,這些衝突也基本上都是有高洋的親自參與的。
根據李百藥在《北齊書·文宣紀》記載,“曾帝親討庫莫奚於代郡,大破之”,“帝北巡冀、定、 幽、安,仍北討契丹”等等。
根據統計,當時高洋蔘與的與少數民族地區之間的戰爭眾多,達到了十餘場,並且最終高洋率領的軍隊都取得了勝利。北齊軍隊不僅繳獲了大量的物資,還使得這些少數民族地區向北齊稱臣,常年向北齊進貢,這對於穩定北齊的邊境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充分的展現出了高洋不凡的軍事指揮才能。
多次的勝利表明了高洋能夠獲得成功,依靠的並不是運氣,也並不只是單純的軍事實力,更多的還是需要高洋在戰場指揮當中的戰略部署以及臨場應變能力。即使在面臨敵眾我寡,以及地勢不利的作戰情況下,高洋也能迅速的調整軍隊作戰的方案,選擇一種最有利於自己的方式。在遇到各種突發狀況時的沉著冷靜,指揮得當,也是高洋優秀軍事能力的最好證明。
對長城的修建工作。長城自從秦始皇修建以來,一直髮揮著防禦的作用,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好長城的建築優勢,北朝各國一直都在對於長城進行修建,同樣,高洋在成為北齊的統治者之後,也在對於長城進行修建。根據《北齊書·文宣紀》種的記載,高洋在位期間,對於長城一共進行了三次修建。第一次是在天保三年,這次的修建共修建了四百多裡,第二次是在天保五、六年,修建了九百多裡,第三次是在天保八年,共修建了四百多裡。
由於古代技術並不發達,因此長城的修建都是依靠當時的人力資源來完成,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修建長城是一個勞民傷財的舉動,但是長城的修建雖然確實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但是統治者之所以要修建,還是因為長城能夠發揮出較大的防禦作用,對於當時的國家來說,其國防作用十分重要。在當時軍事力量並不發達的時代,長城的存在能夠有效抵擋北方遊牧民族對於中原地區的入侵,因此高洋當政期間對於長城如此大規模的修建,自然也是充分的看到了長城對於國家邊境穩定的重要意義。
高洋所建立起來的長城,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將其中的重要城鎮進行連線,形成一條完成的防禦體系,這條防禦體系能夠有效的抵擋北方柔然、突厥等遊牧民族對於北齊北方地區的入侵,同時也能夠地域關中地區政權對於北齊的軍事重鎮晉陽的入侵。長城的建設對於北齊的社會穩定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這也能體現出高洋在建設長城中所展現出來的軍事方面的戰略才能。
從高洋成為北齊的統治者之後,他所實行的眾多的軍事措施也都在後來的實踐中展現出其獨特的軍事價值,因此說,高洋在軍事方面的才能確實是值得我們肯定的。北齊在進行軍事戰爭中能夠取得多次的勝利,這也是與高洋的軍事指揮才能密切相關,雖然到了後期高洋變得腐敗殘暴,但是我們還是要全面的看待他,不能抹殺他的軍事才能。
參考文獻
魏徵,《隋書》李百藥,《北齊書·文宣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