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列國形勢圖
如果把某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比喻為一座星空,把這一時期的名人比喻為一顆顆星辰,那麼哪一時期的歷史星空最璀璨呢?既不是大一統的秦漢時期,也不是詩詞繁榮的唐宋時期,而是“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儘管秦漢時期名人不少,唐宋時期名人更多,但那些星辰的亮度不夠,大多數屬於五六等星,一二等星太少。只有春秋戰國時期名人輩出,他們的思想和成就對後世影響深遠,一二等星很多,把歷史的星空照得璀璨輝煌。
戰國形勢圖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在這一時期,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徵的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榮,百家爭鳴,人才輩出。
這些人物中有雄才大略的君王,有縱橫捭闔的謀臣,有能征善戰的名將,有以立言名世的文人,有成就一家之言的聖人,有以義氣為重的劍俠,等等。這些人物可親可敬,他們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或臥薪嚐膽,或捨生取義;為了和平,為了人民活得有尊嚴,奔走呼號。他們雖然已經逝去,但千百年來仍有餘情。
越王勾踐畫像
爭奪霸權的君主,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順應歷史潮流進行改革變法的君主,魏文侯、秦孝公、趙武靈王、燕昭王。
出謀劃策,幫助君主成就霸業、進行改革的謀臣。如齊國之管仲,助齊桓公成就霸業;吳國之伍子胥,助吳王闔閭成為霸主;越國之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雪恥;秦國之商鞅,助秦孝公使秦國國富兵強。
進可攻、退可守之名將,如燕國之樂毅,齊國之田單,趙國之廉頗、李牧,秦國之白起、王翦。
孫武畫像
著書立說,理論聯絡實際之軍事家,如被稱為“兵家至聖”,柏舉之戰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軍,佔領楚國都城郢城,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之孫武;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魏國,指揮魏軍屢次擊敗秦國,佔領西河之地,在楚國,輔佐楚悼王進行變法,擴充套件楚國疆域並著有《吳子兵法》之吳起;幫助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並著有《孫臏兵法》之孫臏。
為了國家的安危,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之“戰國四公子”,齊國之孟嘗君、趙國之平原君、魏國之信陵君和楚國之春申君。
荊軻刺秦王
“君子死知己”之劍客,如刺王僚之專諸,刺韓傀之聶政,刺慶忌之要離,刺嬴政之荊軻。
創立“楚辭”文體,以名篇《離騷》傳世,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對秦王嬴政兼併六國的事業作出重大貢獻,主持編纂《呂氏春秋》,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呂不韋;以《諫逐客書》打動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為秦兼併六國謀劃,幫助嬴政完成統一大業的李斯。
孔子畫像
創立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主張“為政以德”,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萬世師表”之孔子;宣揚“仁政”,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人稱“亞聖”之孟子;提出“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思想家、文學家及教育家,儒家學派重要代表人物之荀子;著有《道德經》一書,提出樸素辯證法思想,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道家學派創始人之老子;崇尚自由,提出“內聖外王”思想,著有和《周易》《老子》並稱為“三玄”之《莊子》一書,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莊周;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創立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墨家學說的創立者之墨子;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於一身,將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為後世留下了大量言論及著作,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之韓非子。
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組建合縱聯盟,任“縱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之蘇秦;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六國入秦,得到秦惠王賞識,封為相國,奉命出使遊說各國,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之張儀。
秦始皇畫像
平定嫪毐的叛亂,剷除呂不韋,重用李斯、王翦等人,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統一大業,建立秦朝,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之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