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古人有一句話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的確確,大多數曾名傳天下的人物其實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運氣好一點罷了。不過,也有少數人,是真的有料,即便譭譽不一,也堪稱第一流人物,晚清四大名臣曾、左、李、張,即屬此列。

曾左等人於晚清而言,被稱為“中興名臣”,但清朝的衰朽已經是註定無可挽回的,四人中去世最晚的張之洞,辭世不足三年,清廷的統治即告終結,所以所謂中興,真只是笑談而已。

然而,曾、左、李、張四人,固然秉性不一,資質不同,但的確都稱得上超拔於流俗,其卓識睿見,領先於同僚者不知凡幾。

以下列舉四人言論若干,雖距今百數年矣,依然振聾發聵,引人深思。

曾國藩:士人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恆。

曾國藩曾總結一生讀書之道,認為:“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第二要有識,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第三要有恆。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此番話實為見道之言。

左宗棠: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左宗棠的這番話,大意是說:立志要遠大,運氣一般即可,不強求,不要注重享受,隨遇而安;看問題要有高度,做人則低調點,與人相處要豁達,不苛求。

據說李嘉誠的辦公室懸掛的唯一一副對聯,就是摘錄的左宗棠此句名言。

李鴻章: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

李鴻章所處的時代,是傳統中國的落幕時代,然而帝國餘暉之下,卻也昭示著新時代的來臨。只是當時朝野之間,能見識到此的人物,一隻手也數得過來。

李鴻章有此識見,但他一輩子也只是給大清帝國補漏子,並無勇氣也無機會開創新局。遲暮之年,他嘆息道:“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難怪大思想家梁啟超要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張之洞:一不與俗人爭利,二不與文人爭名,三不與無謂人爭氣。

張之洞曾自詡平生有三不爭:“一不與俗人爭利,二不與文人爭名,三不與無謂人爭氣。”不過,若以為張之洞一味忍讓,那就想多了。畢竟,“清流”出身的張之洞,平生跟無數人打過嘴仗,豈是簡單的不惹事之輩,只是何者當爭,何者不當爭,彼心中自有一杆秤而已。

1909年,也就是清朝垮臺前三年,張之洞撒手西去。臨終前給後人留下遺囑:“人總有一死,你們無須悲痛。我生平學術治術,所行者不過十之四五,所幸心術則大中至正。為官四十多年,勤奮做事,不謀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間、地不加一畝,可以無愧祖宗。”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一個28年不上朝的皇帝,國家安然無恙,對外的戰爭均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