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古代上朝的時候,官員們用什麼語言交流,方言還是普通話?

這個問題很簡單,當然是普通話了,否則,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山東人說話海南人聽不懂,廣東人說話四川人聽不懂,朝堂上,有什麼人都有,倘若各講方言,皇帝怎麼聽得下去,然而,接下來的問題是,古代有普通話嗎?

堯帝

一:古代“普通話”的由來

“起初,天下只有一門語言,人類全說同樣的話”,這句話雖然來自於傳說,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還是很有道理的,為什麼這麼說。

單拿上古來說,也就是夏、商以前,那時候還沒有遼闊的疆域,天下也只集中在古中原地區,以河南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帶。當時的國與後世的國不同,還只是部落以及部落聯盟,統治者又都集中在那幾個家族。

這一點五帝本紀當中尤為明顯,五帝是誰?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其中顓頊是黃帝的孫子,帝嚳是黃帝的曾孫,堯是帝嚳的次子,舜,曲裡拐彎的攀起親來,也跟黃帝有親,因為他的五世祖窮蟬,就明明白白的說明,是黃帝孫子顓頊的兒子。雖然到舜這一輩兒已經沒落,但最終還是當了堯帝的女婿。

其後,傳到夏,傳到商,傳到周,不管他們透過哪種方式得到江山,但,哪一個跟黃帝沒點關係,總之呢,江山就在這幾個家族當中換來換去,輔佐的官員呢,又是所謂的世卿世祿制,老子是官,兒子是官,孫子也是官,如此長久以往,結果就出來了,什麼結果?

相同的地域,相同的人群,相同的職業,自然就衍生出了相同的語言,以中原口音為基礎的語言,後人稱之為“雅言”, 古代的“普通話”就這麼來了。

農耕

二:有關“普通話”的奢望

原先疆域不那麼遼闊的時候,“普通話”是不需要推廣的,為嘛?

古代的“普通話”起源於上層,他們一輩輩傳下來,自然很容易接受,也不需要怎麼去刻苦努力地學習,但天子、官員之下的老百姓呢?這就跟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方式有關,怎麼個有關法?

老百姓自來以農耕為主,農耕意味著與土地有關,土地又是不會流動的,這就意味著,大部分老百姓一生當中,很少走出本鄉本土,基本跟外界不會產生什麼交流,偶爾跟外地來的商販做做生意,打幾個手勢也就夠了,哪裡還需要專門去學習當時的“普通話”,更何況,學習需要成本。

這種成本,在知識被上層壟斷,成為貴族特權的古代,尤其是上古,更是一種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夏商以前,根本不存在什麼“普通話”推廣的問題,“普通話”只在一個小圈子裡交流。

後人之所以將其稱之為“雅言”,主要就是因為,這種語言,猶如後世歐洲流行的拉丁語,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是貴族、官員才掌握的語言,被貴族、官員壟斷,尋常老百姓即便有幸聽到,也只是聽個稀罕,根本不敢有別的心思,因為那是一種奢望,當然,這種情況不是沒法改變的。

孔子

三:古代的“文字下鄉”

西周建立之後,施行“分封制”,當時所謂“立國七十一,姬姓獨居五十三”,疆域擴大,為了加強對地方上的控制,西周打周武王開始,分封子弟、貴戚、勳臣為諸侯,而且幾乎涵蓋整個兒天下。

從文化上來講,後人將之稱為“文字下鄉”,什麼意思?

字怎麼透過這種分封帶到地方暫且不論,單說“雅言”,也就是所謂的“普通話”,這些個諸侯下鄉,到地方之後,又分封一批子弟、親信當大夫,大夫又將他的子弟、親信分封下去,分封到士,如此一層層向下衍申,“普通話”適用範圍擴大,終於從天上掉到人間,從天上掉到人間有什麼要緊?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廣東經濟發達,導致廣東話成了人們爭相模仿的語言,那時候走到街上,能說一句“毛毛雨啦”就成了一件很有面子的事,現代人如此,古代依舊如此,雅言是有身份的人才說的話,那麼,為了跟有身份的人打交道,人們便有意無意的開始模仿,古代“普通話”的推廣便有了一定的基礎。

恰在此時,春秋時期的孔子,孔老夫子非常合適地出現了,孔老夫子都幹了些什麼?

開私學,編校《詩》、《書》、《易》《禮》、《春秋》等五經,就是以雅言為標準,雅言這個概念,也是他提出來的。

開私學讓普通老百姓有了讀書識字的機會,以雅言為標準編校《詩》、《書》、《禮》、《春秋》等,古時讀書,首先提倡朗誦,講究的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於是呢,就在這種朗誦當中,“普通話”逐漸流傳開來。

史學家許綽雲做過這樣的統計,春秋時身份低微的人進入上層的,約佔官員總數的26%,戰國時達到了55%,幾乎是春秋時期的兩倍,為什麼會如此呢?

跟古代“普通話”的推廣有很大的關係,春秋,孔子的學生子貢,在一年的時間內,山東、江蘇、浙江,山西跑了個遍,遊說魯、齊、吳、越、晉,能的“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憑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將天下攪個亂七八糟,戰國,蘇秦、張儀等,楚、燕、魏、齊、秦,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為什麼?如果沒有“雅言”,沒有西周初期的“文字下鄉”,沒有古代“普通話”的推廣,他們說話,人家能聽得懂嗎?

當然,這時候的推廣還是下意識的,並沒有上升到國家層面,而這一情況,到漢武帝時期,才發生徹底的改變。

漢武帝

四:漢武帝如何推廣“普通話”?

也就是說,西周實施“分封制”後,古代“普通話”成為社會上的一種時尚,孔子辦私學,編《詩》、《書》、《禮》、《春秋》,讓普通老百姓有了學習古代“普通話”的機會,從而也造就不少人才,為用人制度從世卿世祿制轉向“士族大夫制”,出現一批平民出身的政治精英打下基礎。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廢除分封,大力推行郡縣制,從而讓士人進入朝廷成為主流,當時呢,秦始皇為了更多地發現人才,使用人才,除一統文字之外,還一統教材,編髮李斯、趙高、胡毋敬等編校的《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等,並號召老百姓“以吏為師”,從官吏那裡學習字的寫法、釋義、讀音,客觀上,為推廣古代“普通話”做了一定的貢獻,然而,制度雖然不錯,奈何秦國國運太短,短短十二年即宣告滅亡。

致使好多改革半途而廢,其中就包括推廣古代“普通話”,當然,當時稱之為與“書同文”並列的“字同音”。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漢朝,一直延續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時期面臨什麼狀況。

西漢立國之初,以功臣、宗室為主幹力量,呂雉之後又加了個外戚,漢文帝時期,功臣因自然規律的原因大部凋零,漢景帝時期, 宗室也因自然規律的原因與朝廷反目,直至七國之亂。七國之亂平定後,功臣、宗室都靠不住了,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外戚,漢武帝上臺之後尤其如此。

外戚雖然是一家子,但,她也是有私心的, 而且私心還很重,對這一點,漢武帝是深有體會的,什麼體會?

老祖母竇太后竇漪房怎麼左右朝政,怎麼替皇帝做主他是深有體會的,不然的話,心愛的韓嫣能死嗎,況且,事事都依靠外戚也不利於平衡,本著這樣的原則,漢武帝覺得,自己迫切的需要人才,然而,人才怎麼來呢?

前124年,竇太后死,漢武帝親政約十年之後,聽從西漢大儒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

什麼意思?

京城長安興辦太學,任用董仲舒等一班大儒為經學博士,大範圍地傳授五經,也就是孔子編校的《詩》、《書》、《易》《禮》、《春秋》,前面也說了,五經以“雅言”,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話為標準,從此,古代“普通話”的推廣便從國家層面上予以保障。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一個小小的太學,能對古代“普通話”的推廣起到什麼作用呢,

太學

五:太學的作用

別小看太學,在推廣古代“普通話”方面 ,幾乎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而且影響還極為深遠,那麼,太學是怎麼起作用的呢?

太學生,也就是博士弟子是怎麼來的?自願報名,招來的,考來的?錯,太學生的錄取方式是:地方郡縣推舉,而且還有數額限制,起初,一個郡至少50人,後來,覺得50人很不解渴,便發展到200人,1000人,甚至更多,如此一來,太學的規模逐步擴大,到東漢末年漢桓帝時期,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0000餘人。

那麼,這30000餘人有什麼作用呢?

太學生學成之後,一般有兩個去向,學習好的自然是朝廷裡當官,為天子服務,那麼,學習不好的呢,當然也不能閒著,他們另有去處,哪裡?本著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原則,讓這部分差生頂著太學生的身份回到原籍,回到原籍幹什麼,依舊兩個去處。

第一個,從西漢開始,朝廷就有異地為官的原則,要求,地方郡守、縣令必須用他郡之人,可問題是,外地人過來之後,語言不通,情況不熟,很不利於開展工作,不利於開展工作怎麼辦?

朝廷另一項很貼心的規定出爐了:屬官必須用當地人。那麼,這批當地人該用誰好呢?自然要以到過京城,會講“普通話”,又熟悉地方事務的太學生為優先考慮物件了。

也就是說,太學生回到地方,照舊有可能進入官場,成為人人羨慕的物件,實在沒有這種運氣,或者只想採菊東籬下的高人呢?

也不是沒有活路,太學生的身份讓他有資格教書育人,太學生在地方上可是了不起的存在,他們當老師,地方上有志於子女成才的家長,能不趨之若鶩嗎,古人也會交智商稅,更何況,給太學生叫智商稅,是不會白交的。

如此一來,這些個太學生怎麼著都不吃虧,成了地方上人人爭相效仿的物件,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成了推廣古代“普通話”的種子 ,如此一傳十,十傳百,致使古代“普通話”越傳越廣,越傳越廣,逐步發展成唐宋以後的“官話”。

當然,幾千年的時間也不是一成不變,但大體趨勢就是如此。

所以,古代官員上朝,官當然是用普通話,加引號的普通話交流了。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後漢書》、《劍橋秦漢史》、《大國憲制》、《歷史語言學》等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袁世凱為什麼不喜歡過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