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美國242年的建國曆史上僅有16年沒有打仗,堪稱世界上最好戰的國家。但事實上,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因為美國的“小跟班”澳大利亞才是真正的好戰分子。
澳大利亞自1901年獨立以來只遭受過一次外敵入侵,幾乎不存在民族仇恨邊界爭端等問題。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該國卻參與了近代史中所有國際性戰爭,澳大利亞積極介入與自身無關的戰爭,究竟是天性好戰還是另有原因呢?
“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澳大利亞為什麼澳大利亞會“好戰”呢?這與澳大利亞獨特的歷史和地緣不無關係。
澳大利亞雖然是一個獨立國家,但其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強國身邊的副手,澳大利亞的歷史大致可以以二戰為分界線。
早在18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就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1901年結束殖民成立澳大利亞聯邦後,其主權依然把控在英國手中,那個時代的英國還是“日不落帝國”。
為了向外擴張,英國常年發動侵略戰爭,而身為殖民地和附屬國的澳大利亞顯然要為英國效力,直到1931年澳大利亞才真正獲得了政治與外交的獨立自主權。
值得注意的是,自50年代起發生的區域戰爭都遠在澳大利亞千里之外,戰爭的勝敗與澳大利亞沒有半點關係。
但澳大利亞卻像是上班打卡一樣積極參與到了每場戰爭之中,從表面上來看澳大利亞的確是天性好戰,不過在世界人民都向往和平安定的時代,澳大利亞積極參戰的理由並不像表面這麼簡單。
1942年2月19日,188架日本戰機達爾文港的軍事基地展開閃電式攻擊,對位於達爾文港的軍事基地展開閃電式攻擊。
從這以後直到二戰結束,澳大利亞的達爾文一共受到了63次轟炸,據統計期間共有236名澳大利亞人死亡,約400人受傷。
空襲達爾文是澳大利亞唯一一次遭受異國侵入,達爾文也是澳大利亞唯一一個經受過戰爭洗禮的城市。與承受了上百年侵略戰亂的中國而言,澳大利亞的生活環境無疑是安穩和平的。
自一戰結束後,損失慘重的英國便開始走向沒落,取而代之的美國這個新晉世界第一強國,到二戰爆發後力量大幅下滑的英國已經是自身難保。
而失去庇護的澳大利亞在日軍的空襲面前毫無招架之力,空襲達爾文戰役徹底激發了澳大利亞尋找“新大哥”的慾望。
當時最強的美國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澳大利亞的目標,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便迫不及待地站到了美國的陣營。
據統計,自二戰結束到20世紀末,美國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2004年,澳大利亞還與美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成為繼加拿大之後,第二個與美國簽訂該協定的國家,這給澳大利亞的經濟提供了重大幫助。
出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雙重考慮,澳大利亞對美國的依賴不斷加深,由於美國好戰頻頻參與外部戰爭,所以澳大利亞才會為了響應美國而不斷參與戰爭。
澳大利亞之所以在100多年間心甘情願做英國殖民地而從未嘗試反抗,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亞需要庇護者。
澳大利亞獨佔整片大陸的情況可惜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其免於邊界糾紛乃至內部民族種族仇恨等問題。
但另一方面這也使澳大利亞時刻都處於外部侵略的威脅之中,一旦有敵人試圖侵略,地廣人稀四面開放的澳大利亞根本就無力防備和抗擊。
正是源於這種困擾,才促使澳大利亞一直奉行“背靠大樹好乘涼”的信條,曾經的澳大利亞身為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自然不必擔憂外來侵擾。
“天生好戰”的澳大利亞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完全不涉及邊界問題和地域糾紛。按常理來說,澳大利亞完全可以像瑞士一樣,將外界紛爭拒之門外獨善其身。
可真實情況卻是澳大利亞幾乎時時刻刻都處於戰爭的漩渦之中,從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到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再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海灣戰爭等等,但凡是大規模的戰爭中必定會出現澳大利亞的身影。
澳大利亞軍隊海外作戰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加里波利之戰。一戰的全面爆發,由於土耳其選擇加入德奧陣營,由此切斷了俄羅斯的黑海交通線。
與此同時,在西線的英法也陷入與德國的對峙,誰也不讓誰。為了打破僵局,1914年11月,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提出進攻達達尼爾海峽的方案,意圖透過直取伊斯坦布林達到解決土耳其威脅的目的。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軍團(簡稱澳新軍團)便在1915年4月25日在加里波利半島的一處無名海灣登陸,雖然在聯軍中佔的比例不大,卻被作為先鋒使用,並且以戰鬥頑強出名。
戰後這個軍團的犧牲也很大,澳軍傷亡達2.66萬人,新軍也傷亡了7500人。
“帝國需要你,澳洲、加拿大、印度、紐西蘭,老獅子正需要年輕的獅子來打敗他的敵人。”這是“一戰”時期澳大利亞以英國為中心的徵兵廣告。當時澳大利亞的人們多半認為自己是“住在澳洲的大英帝國臣民”,甚至連口音都以英國音為準,對這場戰爭也是普遍支援。
澳大利亞派出了第一批遠征軍,據統計約2萬人,而且全部是自願入伍。
“二戰”時期的英國實力直線下滑,被納粹德國的閃電戰打得丟盔棄甲,就連老家都差點沒保住,更加顧不上亞洲和太平洋。不僅顧不上,還得要“愛國僑民”來幫忙。
在大戰之後,澳大利亞國民的心態出現了重大轉變,他們把以往“大英帝國臣民”的身份拋之腦後,逐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澳大利亞聯邦公民。
在國家層面上,澳大利亞吸取了被英國拋棄,差點就不能自保的教訓,積極向美國丟擲了橄欖枝。
澳大利亞對軍隊建設的重視程度比二戰前提高了不少,“國防自主”成為澳大利亞國家安全政策的基礎。
自從澳大利亞“認”了美國這個大哥,自然也得像以前認英國為“母親”那樣出點力。於是在“二戰”後,只要美國軍隊有任何風吹草動,澳大利亞的軍隊也會跟著參戰。
這就相當於納了一個投名狀,譬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無不如此。
不過,相對於之前為英國“賣命”的經歷,澳大利亞為美國參戰就不再那麼“熱情”。據史料記載,澳大利亞在這些戰爭中出兵的人數有限,其死亡人數與美軍數以萬計的死亡人數比起來顯得微不足道。
其實這也是澳大利亞被英國“傷心”之後的小心翼翼,過去為英國浴血奮戰,結果卻沒落著半點好。
如今美國再遇難事,澳大利亞僅僅只是表個態,但絕不會再賣力死戰,澳大利亞人可是牢牢記住了英國給的教訓。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組織聯合國軍奔赴戰場,澳大利亞為了向美國表示忠心,積極派出約3000名士兵參戰。
據統計16國聯合國軍中,澳大利亞的兵力排到了第5位,並且澳大利亞也是五個同時出動海陸空三軍的國家之一,戰後,澳大利亞計程車兵傷亡人數達到了1600多人,超過了參戰人士的一半。
澳大利亞的傾力支援令美國十分欣慰,於是在1951年的時候,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國家順利簽署了《澳新美安全條約》,澳大利亞如願以償的正式成為了美國的盟友。
澳大利亞與美國的深度建交彷彿堅不可摧的圍牆成功捍衛了澳大利亞的國土安全,得益於美國的威懾力,資源豐富門戶大開的澳大利亞再也沒有遭受任何侵擾。
與此同時,美國在經濟上也給與了澳大利亞大力支援。雖然美澳之間的經濟往來比不上澳大利亞與亞洲地區的規模,但澳大利亞的對外貿易由於經過海上,現在也只能依靠美國。
如今的澳大利亞選擇跟隨美國就與當初選擇跟隨英國一樣,現實中的經濟因素也是其重要的考慮因素。
從這個角度看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澳大利亞要關注南海,一方面與自身的國家利益有關,另一方面與美國也脫不了干係。
在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下,澳大利亞才會一邊與中國發展貿易,另一邊又出現“反華”現象,而這些只不過是一個並不很強的海洋國家要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的策略罷了。
對於近期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舉動,也只不過是美國打壓中國的急先鋒,對於主動充當美方打壓中國的打手,中國不介意給予其以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