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阿道夫·希特勒於1933年成為德國總理之前,估計有120萬德國男性被確認為同性戀。這個國家有一個蓬勃發展的LGBTQ+(性少數群體)社群,擁有大量的同性戀酒吧,以及研究中心。其中一箇中心叫für sexalwissenschaft研究所,它提供了世界上第一批性別確認手術,並開展了大量的LGBTQ+研究。然後,一切都改變了。

我們無法確定希特勒政權在第三帝國時期,壓制了多少LGBTQ+群體的成員,因為這些記錄已經不復存在。該黨發起了一場有針對性的運動,想要將LGBTQ+的存在從地圖上抹去,並在研究所(für Sexualwissenschaft)焚燒了一本大眾書籍,以確保LGBTQ+歷史的重要部分永遠被人們遺忘。然而,據報道,當局在1933年至1945年間,逮捕了10萬名針對LGBTQ+群體的反性行為法的違犯者,其中包括一些希特勒的政黨領導人。

2017年,德國最終推翻了第三帝國反lgbtq +法律對那些人的定罪。

二戰前,德國有一個蓬勃發展的LGBTQ+社群

1919年,當für性科學研究所(Institut für Sexualwissenschaft)成立時,德國有一個蓬勃發展的LGBTQ+社群,從一戰的灰燼中湧現出來。戰後,德國廢除了許多審查法律,提高了科學發現和研究。尤其是柏林,它在擁抱社會變革方面與其他歐洲城市不同。

與其他電影明星不同的是,康拉德·維特(Conrad Veidt)是第一個積極刻畫LGBTQ+角色的電影明星,他是二戰前時代最大牌的電影明星之一。此外,柏林有熙熙攘攘的變裝場面,是100多家同性戀酒吧的所在地。

在鄰近的奧地利維也納,研究人員致力於開發激素替代的最早形式。一位外科醫生寫道:“性別之間的界限,並不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明顯。”

主流社會普遍認為,LGBTQ+身份是可以治癒的

赫施菲爾德於1897年創立了科學人道主義委員會,並主張將同性戀合法化。

赫施菲爾德創辦了首批,提供性別確認手術的醫療機構之一

遵循“透過科學實現正義”的格言,赫施菲爾德在研究和行動主義方面,領導了長期的職業生涯。1897年,他成立了科學人道主義委員會,1928年,他又成立了世界性改革聯盟。1919年,他在柏林創立了für性科學研究所,而這可能是他最著名的成就之一。

這傢俬營的非盈利機構,作為研究場所和開創性的醫療機構,為跨性別者提供性別確認手術。它也是歐洲最大的LGBTQ+研究圖書館之一的所在地。

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參觀了這個研究所

在20世紀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世界上沒有多少地方可以做性別確認手術。赫施菲爾德注意到,來他的研究所做手術的大多數人都很富有。為了彌補收入上的不平等,他開始在德國當地報紙上購買廣告,為那些在社會經濟上處於劣勢的跨性別德國人,做性別確認手術。

後來人們注意到了這一點,並將其傳播開來。他們開始訪問來自世界各地的für性科學研究所。電影《Lili Elbe》是史上第一位變性人的故事,並由埃迪·雷德梅尼(Eddie Redmayne)主演的丹麥女孩(Lili Elbe)講述了她的故事,儘管製片人頗有爭議地將赫斯菲爾德排除在影片之外。

納粹燒燬了2萬多本關於LGBTQ+性取向的書籍和記錄

1933年5月5日,位於für性科學研究所內的圖書館非常多產,而且還在不斷增長,研究聯盟和醫療記錄整齊地歸檔。然而不到24小時後,該納粹政權的執法者突襲了該財產,並將2萬多本書籍付之一炬,燒燬了該組織的所有醫療記錄。

赫施菲爾德想方設法活了下來。他當時在國外,在法國做講座。他一直流亡到那裡,直到兩年後死於心臟病。作為該研究所主要組織者之一的庫爾特·希勒(Kurt Hiller)就沒那麼幸運了。當局逮捕了他,並把他送到集中營,他後來在那裡死去。

大多數記錄都沒有被恢復,使得LGBTQ+的研究倒退了幾十年

赫施菲爾德在他的一生中,創作了許多開創性的LGBTQ+作品,包括康拉德·維德(Conrad Veidt)在《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電影中的角色。1904年,他出版了柏林的《第三性別》(Drittes Geschlecht,柏林的第三性別),這是對20世紀德國性別差異最早的深入研究之一。然而,在1933年,納粹摧毀了許多赫希菲爾德的其他作品。

作品《第三性別》的銷燬是一個打擊,該研究所所有重要的醫療記錄也隨之而去,包括對性別確認手術的廣泛研究,概述了每個步驟的細微差別。所有關於LGTBQ+社群的故事、醫療圖表和研究都被徹底清除。

儘管赫施菲爾德後來對他的書進行了修訂,但他的許多研究、檔案、筆記和發現,都是無法復原的。歷史學家估計,這使LGBTQ+研究倒退了幾十年。

希特勒設立了一個特別的蓋世太保部門,來針對那些被認定為LGBTQ+的公民

早在20世紀初,德國當地警方就開始編制“粉色名單”,列出疑似LGBTQ+的公民。1934年,當局成立了一個蓋世太保部門專門對付LGBTQ+群體。

希特勒的得力助手海因裡希·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利用這個機會,建立了打擊同性戀和墮胎的帝國中央辦公室。這個蓋世太保分部,是希特勒提高“雅利安人”出生率總體計劃的一部分。

他們訓練最高級別的黨衛軍軍官,來識別這些因素,而這些因素是對德國出生率最重大的威脅。

德國在1935年有效地宣佈,同性戀為非法

德國從1871年起就有一項長期存在的法律,概述了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的犯罪猥褻行為。1935年,希特勒政府將其修訂為到175條,擴大了表達的範圍。當他們透過時,第三帝國增加了定罪條款。當局突擊搜查了LGBTQ+群體的聚會場所,查獲了他們的通訊錄,並建立了一個線人網路,將他們的名字新增到粉紅名單中。

1933年至1945年間,蓋世太保特別工作組,逮捕了大約10萬名疑似同性戀者,並最終判處了其中一半。雖然有些人在普通監獄服刑,但大約有5000到15000人被送進了集中營。

美國大屠殺博物館(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useum)稱,具有女同性戀身份的人,通常不會像德國和奧地利的男同性戀者那樣受到迫害,不過女同性戀俱樂部老闆洛蒂·哈姆(Lotte Hahm)是被送進集中營的人之一。

不過許多歐洲的LGBTQ+群體不引人注意,因為他們沒有德國伴侶,可以冒充異性戀者。當局主要集中在尋找第三帝國的同性戀者,而他們會更公開地展示自己的性取向。

在最低等級的集中營裡,粉色三角形標誌著同性戀者

而營地的當局,也經常閹割LGBTQ+男性作為懲罰。其他時候,他們還會被送去“清算”——一種大規模屠殺的形式。他們也經常是第三帝國臭名昭著的虐待狂醫學實驗者的首選。納粹認為同性戀是可以治癒的,他們的治療方案包括最致命的集中營工作,和強烈的羞辱。

第三帝國的政客們謊稱他們的對手是同性戀,以此來削弱和驅逐他們

第三帝國利用針對LGBTQ+群體的宣傳,作為一種武器來詆譭他們的政治對手並奪取政權。他們常常誣告對手犯有同性戀罪,即使這些人是黨員。

1934年,被認為是LGBTQ+黨最高級別的成員的恩斯特·Röhm,反對禁止同性戀法案的第175條,後來在希特勒的命令下,他與其他被指控為同性戀的衝鋒隊(SA)領導人一起被處死。該黨領袖赫爾曼·戈林利用類似的指控,推翻了馮·弗裡奇將軍,指控這位軍隊最高指揮官反對希特勒的軍事政策。

1935年,該黨發起了一場宣傳運動,宣稱同性戀在天主教會內部非常猖獗。這是一個明顯的舉動,以敗壞和推翻由祭司把持的權力。

反lgbtq +的法律,直到1968年和1994年才被廢除

第三帝國修改法律,故意攻擊LGBTQ+群體,他們認為他們對德國的未來願景會造成威脅。不幸的是,二戰結束後,這些政策的影響持續了幾十年。

直到1994年,德國才最終廢除了該修正案,儘管在此之前,該修正案已經被修改了好幾次。

希特勒時代的LGBTQ+的定罪,最終在2017年被推翻

LGBTQ+激進分子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恢復權益,但那些根據希特勒第175條被指控的人,最終在2017年獲得了赦免。德國正式赦免了5萬名被依法受罪的人。然而,許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指控的人,已經不在人世。

該法案希望為每名被判有罪的人,提供3000歐元(約合3400美元)的賠償,另外每年在監獄裡多花1500歐元(約合1700美元)。

德國司法部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告訴《獨立報》:“我們永遠無法完全為司法系統的罪行贖罪,但我們希望為受害者平反。”“被起訴的男同性戀者,不應該再揹負著被定罪的恥辱生活。”

1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拿破崙的苦逼時刻——不得不進行的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