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亡於王莽篡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可漢朝究竟是為什麼由盛而衰?只是由於漢成帝登基後做了2件事,歷朝歷代這麼幹的帝王,要麼亡了國,要麼國家由盛而衰,無人倖免。
趙飛燕姐妹只是背鍋俠,她倆可不是本文主角
漢成帝這個人很有意思,他一生跟三個女人牽扯不斷——王政君、趙飛燕、趙合德。這也是大家給他開脫的原因。認為他被女人誤國。其實這都是扯。決策權在皇帝手上,出了事誤了國往女人頭上甩鍋沒意思。
下面講講漢成帝究竟幹了什麼敗了祖宗的江山。然後,本文還找到了他這麼幹的根本原因,看完原因你還會覺得他做得沒錯。最終真相絕對讓你大呼:原來罪魁禍首是它。
一、史書上的漢成帝
成帝善修容儀,升車正立,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臨朝淵嘿,尊嚴若神,可謂穆穆有天子之容者矣。博覽古今,容受直辭,公卿奏議可述。遭世承平,上下和睦。
漢成帝
威嚴、大氣、肅穆,看了班固的介紹。這哥們是個好皇帝啊。錯,這哥們只是架勢拉得足而已。
他實際上是漢朝由盛轉衰的皇帝。為什麼這麼說?他一輩子做的重大決定基本上全是錯的。這也是很難得的一件事。從繼位開始,這哥們就開始刨祖宗的根基,一直到去世,連死法都是那麼推陳出新。可以說,他是漢朝最大的昏君。而由於諡號為成帝,騙了大家好多年,大家覺得比靈帝、哀帝啥的要好些吧,其實不然,漢朝幾百年江山,就毀在這個人手裡。他做得最錯的兩件事,都跟五侯相關。下面看我一一道來。
外儒內法的漢宣帝
翻譯出來就是,咱家是外儒內法,兒子你別傻乎乎外儒內儒,忽悠別人的東西自己信了就錯了。然而,漢元帝開始漢朝制度開始跑偏,到了漢成帝,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堅持賞罰分明。
1、封侯可以,不能這麼玩
漢朝外戚封侯其實是傳統,皇帝將外戚作為一種政治勢力來利用,用來抑制和平衡相權。。當然用不好的皇帝會被外戚所制。但無論怎樣,外戚封侯是西漢光榮傳統,漢成帝登基後,也是大封太后王氏一族。
但這哥們玩得太大了:舅舅王鳳早在漢元帝時期就封侯,登基後進位為大將軍,成為朝堂第一人。親舅舅王崇為安成侯,舅舅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全部封為關內侯,過了一年就轉為正式侯。一下子,王氏家族,“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諸曹,分據勢職”。王氏家族“五將十侯”。
外戚遍佈朝堂
壬子,封舅諸吏、光祿大夫、關內侯王崇為安成侯;賜舅譚、商、立、根、逢時爵關內侯。
十個侯,大家可能沒有什麼概念,畢竟太平天國時一下子還能封2000多個王呢。但漢代的封侯不一樣,有特殊含義的。
外戚封侯,從呂后開始,但呂后家族參與打天下,靠戰功封侯,後期封王更是涉及到劉呂兩家博弈。這裡只能忽略不計。
外戚因血緣關係封侯,自漢文帝起。漢文帝母親薄太后,封了父親和兄弟共2個侯;漢景帝母親竇太后,追封父親為侯,兩個兄弟封侯,太后從昆弟子竇嬰俠,喜士,為大將軍,破吳、楚、封魏其侯,太后堂弟竇嬰算憑自己本事封侯的,不算在內,竇家二個侯;漢武帝繼位,老媽王氏侯者凡三人,衛青一家五侯但人家是靠著殺匈奴換來的,沒人敢說啥;霍光,算西漢歷史上王氏家族以前最大的權臣。他女兒也成為了皇后,他家幾個侯?漢書記載,除了霍光外,去病孫山、山弟雲,皆為列侯,侯者前後四人;霍家前前後後加起來才四個侯。這已經引起了軒然大波,霍光死後霍家隨即被滅族。
霍光說你們王家比俺還牛?
從上面的慣例可以看出來,太后家可以靠血緣封幾個侯?一般一個太后老爹+2個太后兄弟。不超過3個侯。這是漢朝慣例,也是大臣們能接受的上限。超過這個,就是打破政治潛規則。當然,外戚憑實力建功封侯的不算在內。
而漢成帝給老媽王政君家族封了幾個?十個侯!其中五個舅舅是一次封的:
明年,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譚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紅陽侯,根曲陽侯,逢時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謂之“五侯”。
對此,大臣們有什麼反應?
四月,黃霧四塞,詔博問公卿大夫,無有所諱。諫大夫楊興、博士駟勝等對,皆以為“陰盛侵陽之氣也。高祖之約,非功臣不侯。今太后諸弟皆以無功為侯,外戚未曾有也,故天為見異。”於是大將軍鳳懼,上書乞骸骨,辭職。
大臣不滿
當年天象大變,黃霧四塞,朝野議論紛紛。非功不得封侯。這是漢朝立國之後的鐵律,堅持了幾百年沒動搖。外戚可以有三個名額。再多靠自己本事去掙。比如衛青,衛氏家族前前後後5個人封侯,為啥沒這麼大反彈?因為衛青的功勞配這個待遇。而這幾個王氏兄弟,沒有尺寸之功,卻一次性封侯。這樣玩,就破壞了漢朝立朝之基。這叫不該賞的賞了。
與其說是天象大變,不如說是人心大變。為啥人心大變?漢朝人努力向上封侯博取功名的理想世界崩塌了。
2、男兒千里覓封侯
大漢則是由一個亭長劉邦建立,由亭長一路奮鬥成為皇帝的漢高祖,崇尚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成功後的劉邦並沒有堵死底層人民的出路,反而透過”無為而治“鬆綁了以前被束縛的平民, 給了平民走向政治的機會。而平民們,缺少的其實就是一個機會而已。於是無數英雄豪傑立刻湧現而出。
大漢人對封侯有著別樣的痴迷。這是平民一生奮鬥的最高榮譽。封侯代表著一種理想,代表著一種野心。
男兒萬里覓封侯
而非功不得封侯,其實是一種公平。
這句話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它其實最初起源於劉邦的白馬之盟,是對開國功臣集團的一種保護和認可。本質就一句話:你們這些漢初開國功臣拿著原始股,後世如果誰也想拿股份,拿實打實的業績來換!可沒想到就這樣一句話。反而激發了後來者的熱情:它清晰的規定,所有人都要憑本事獲得侯爵,無形中製造了一種公平。這成為一種規矩,哪怕皇帝也不能違反。
而外戚靠著血緣封侯,大家一開始也是不認的。漢景帝當年想給皇后哥哥封侯,被丞相周亞夫直接頂了回去,理由就是——你即使是皇后的哥哥,如果沒功勞,就不符合約定。
竇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讓曰:“始南皮、章武侯先帝不侯,及臣即位乃侯之。信未得封也。”竇太后曰:“人主各以時行耳。自竇長君在時,竟不得侯,死後乃其子彭祖顧得侯。吾甚恨之。帝趣侯信也!”景帝曰:“請得與丞相議之。”丞相議之,亞夫曰:“高皇帝約‘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今信雖皇后兄,無功,侯之,非約也。”景帝默然而止。
竇太后想封皇后弟弟為侯也不行
哪怕皇親國戚,沒功勞也別想封侯。周亞夫寧可丞相不幹也要捍衛這一約定。皇帝只能認慫。後面隨著外戚勢力的龐大,這一規矩逐漸有了鬆動。但也控制在三人之內。這樣,皇帝能給老媽或老婆有個交代,而天下平民也仍然有上升的途徑。
就是這麼一點上升的途徑,被平民們玩得花樣百出:蘇武牧羊,除了捍衛大漢尊嚴,未嘗不是為了封侯光耀家族;張騫通西域,為大漢打通絲綢之路的同時,不是為了自己能封博望侯嗎?提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陳湯,擅自矯詔攻打匈奴,除了想揚國威於域外,自己何嘗不是為了封侯?
而外戚們也同樣不甘示弱,他們恥於靠血緣封侯,衛青透過漠北、河套、河西三場大戰,打出了赫赫威名,才有了衛家一門五侯;霍去病遠逐匈奴2000裡,封狼居胥,才獲得了冠軍侯的美譽,這些外戚,哪個大臣敢議論呢?
封狼居胥霍去病
而漢成帝一次五侯的舉動,則正式拉開了漢朝內卷化浪潮:十個侯爺,毫無功勞,憑藉血緣佔據大片封地,佔據著朝堂高位,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諸曹,分據勢職。
平民們失去了上升的途徑。只能攀附外戚,求得一些他們吃剩的殘羹冷炙。人心自此憤憤不平。而造成這一切的漢成帝,卻毫不自知,猶自沉浸在後宮歡樂屋中樂而忘返。
三、該罰不罰,法律失去意義
1、王氏五侯驕奢淫逸
漢成帝封了這些侯爺,這五個侯是什麼德行呢?爭相攀比奢華!
"爭為奢侈","僮奴以千百數",整天"羅鐘磬,舞鄭女,作倡優,狗馬馳逐"。又大治第室,"起土山漸臺,洞門高廊閣道,連屬彌望"
沉迷於聲色犬馬中的五侯
這段話非常好理解,我就不翻譯了,就是暴發戶心態,奴才、美女、狗、馬、房子,能弄來的全弄來。其實,我們普通人如果中了彩票估計也是這麼一套流程。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不過這些還只算初級階段,很快,脫離了低階趣味的王氏兄弟,要玩點不一樣的了:
王商有一次生病,嫌自己的屋子太熱,居然向皇帝借明光宮避暑。皇帝竟然也就借了。得逞後的他愈發得寸進尺,下一次直接從灃水引來一條河,這條河進來時被長安城牆擋住了,怎麼辦?拆城牆啊!硬生生將城牆拆了一段。大家想想,城牆是防禦外敵入侵的。如果有一支大軍直接攻到長安城下,是不是可以順著灃水直接到王商府裡,城牆的防禦功能蕩然無存。而引來河水的王商,要這條河水乾嘛呢?體驗水鄉風情,一邊划船,和著節奏,一邊唱越歌,別有一番風味啊。尤其是到了夜裡,這不就是當年的十里秦淮嗎?
王家兄弟的高階享受
王氏五侯爭以奢侈相尚。成都侯商嘗病,欲避暑,從上借明光宮。後又穿長安城,引內灃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蓋,張周帷,楫棹越歌。上幸商第,見穿城引水,意恨,內銜之,未言;後微行出,過曲陽侯第,又見園中土山、漸臺,象白虎殿。
而王商的弟弟王根,也毫不示弱,他的府邸中的土山、漸臺,竟然模仿皇宮中的白虎殿。老百姓特意編成歌謠:百姓歌曰:"五侯初起,曲陽最怒;壞決高都,連境外杜;土山漸臺,象西白虎。”就是這麼牛,跟他們一比,現在的什麼X城四少簡直弱爆了。
巍峨宮殿
2、漢成帝輕輕放過
這麼玩法,漢成帝終於無法坐視不理了。這是要把長安城挖倒的節奏啊。真當皇帝不存在啊。他大發雷霆,先痛罵司隸校尉、京兆尹知情不報。然後又正式發書給當時的王家族長,車騎將軍王音,告訴他皇帝讓兩個舅舅在府上等著我來問罪,然後讓尚書找出當年文帝殺舅舅薄昭的檔案來,打算照此辦理。
皇帝一怒,還是很有效果的,關鍵是這個薄昭的例子太有殺傷性。薄昭是漢文帝的舅舅,在他登基過程中,鞍前馬後幫忙,漢文帝登基後封其為軹侯。而他後來驕縱不法,擅殺朝廷使者。漢文帝直接下詔逼舅舅自殺。薄昭不願意死啊。他就閉門不出。漢文帝很尷尬,舅舅不願意為了大漢法制建設做表率怎麼辦?他後來想了個絕招,讓群臣上門哭喪。這下薄昭知道保不住自己的命了,不得不自殺。有了國舅被執法的例子,大家知道漢文帝是玩真的,驕縱不法的行為少多了。
被逼自盡的國舅薄昭
聽說外甥皇帝要學祖宗漢文帝。原來打算耍無賴自己割鼻子,臉上刻字來矇混過關的兩個舅舅都傻眼了,老老實實揹著斧子,在府上等著皇帝來殺。
然而,搞得雷聲這麼大的漢成帝,卻只是大罵二人一通。漢書記載很明確上特欲恐之,實無意誅也。就是嚇唬嚇唬,根本沒打算治罪。
這不扯呢麼?犯了這麼多罪行,換旁人早就咔嚓了,到自己舅舅這兒就罰酒三杯?天下誰人能服?
不該賞的非要賞,該罰的偏不罰,這一切都是為了啥?
四、禍根居然是儒家思想1、儒家的自相矛盾
漢成帝,是從小被儒家思想教育長大的。而漢宣帝對兒子漢元帝的教育顯然被當成了耳旁風,崇尚儒家的漢元帝,給兒子也是用大儒當老師。教育出來一個外儒內儒的太子。
儒家教育
漢成帝為啥會這樣呢?跟他受的儒家教育息息相關。儒家教育有其自身的先進性,它關心百姓福祉和利益,要求君王以德為重。但儒家有個致命的弱點,對普通人影響有限,對帝王卻是致命的:公私不分。
韓非子早就料到了這一切
首先,韓非子在他的大作《五蠹》中舉了2個例子,都非常有代表性:
案例1:楚國有個人叫直躬。他的父親偷了別人的羊,他就到官府去揭發他的父親。結果官府的官員卻說,“殺之”,為何要殺直躬呢?官員說“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因為你雖然對君王盡忠,但你把你父親害了。這就是罪。
如果一個儒家的人,從他的立場出發,如果他是一個君主的直臣,那麼他就有可能不能盡孝。所謂“忠孝不能兩全”,可能你不相信,那麼我們再看一個小例子。
案例2:春秋魯國有個小吏,跟著國君去打仗,結果三戰都輸了“三戰皆北”,孔子問他什麼緣故,他說身死莫之養也。我死了,家裡老爹沒人養。孔子認為他是個大孝子,舉而上之。推薦他當官。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如果一個人是孝子,那麼他可能不是一個忠臣。
自相矛盾
這揭示了什麼道理?儒家在公私層面上的矛盾。你在私人層面上是個孝子,這很好理解儒家,如果你在社會層面上,你社會身份與私人孝子身份發生衝突,你怎麼解決?
對信奉外儒內法的漢文帝,他骨子裡其實是信奉法家的,所以很輕鬆做出了賞罰分明的選擇——殺掉自己的舅舅薄昭,他唯一給舅舅的就是體面——讓舅舅自盡。
2、漢成帝是個純粹的儒家弟子
而從小受儒家教育的漢成帝,這件對漢朝前期皇帝來說很輕鬆地選擇他卻糾結了。為什麼?因為他不只是把儒家作為主流學說要求下面臣子們遵守,他自己也信了。儒家最高的境界是仁、是孝,如果殺了自己的舅舅,一來殺了血親,名聲受影響,二來,殺了舅舅最傷心的人是誰?是自己的母親王政君。讓母親傷心,那麼在儒家上他就不孝。漢朝以孝治天下,即使皇帝也不願意背這個罪名。
漢文帝親事母病,孝行被稱頌一時
從私人身份,他不應該殺。從公家身份,他如果不殺,作為君主他是不合格的。他陷入了公私身份的糾結和認同矛盾。到底選擇哪個身份?最終,漢成帝選擇了不殺,也就是以一個儒家的身份要求自己,這和他幾十年的儒家教育是分不開的。但作為一個君主,他無疑是不合格的。這也是西漢之所以逐漸衰亡的原因所在——皇帝公私不分,無法堅持賞罰分明。
五、反思與啟發
漢成帝之所以沒有被定義為昏君,他去世時老媽王政君還在,不可能自己打自己兒子的臉。所以諡號為成,這是個地地道道的美諡。德備禮樂曰成;德見於行曰成;久道化隆曰成;內德純備曰成;可能是老媽代表王氏家族對兒子的感謝,可漢成帝真的配這個“成”字嗎?相信大家心裡都有一杆秤。
王政君與傅太后
而漢成帝開了個壞頭,漢哀帝也堂而皇之將祖母傅太后家族多人封侯。西漢向著衰亡快速奔跑。最終還是漢成帝自己提拔的王氏家族傑出代表——王莽,用不流血的方式終結了輝煌的大漢王朝。
而儒家的這個矛盾,一直不能很好地解決。隨著儒家徹底佔據主流,中國也逐漸淪為人情社會。大家對情、理、法的排序可見一斑。還好到了現代社會,再次崇尚依法治國,逐漸撇開了這種遺毒。但社會上還是時有沉渣泛起,需要我們保持警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