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公元454年,此時中國正處於南北朝時期。而在這一年的南朝宋,發生了一件大事。四十歲的南郡王劉義宣覺得侄子是個無能皇帝,因此帶兵謀反。奈何準備倉促,最終戰敗身死。

叛亂平息之後,就要處理叛亂者的家眷,這時南郡王的女兒劉淑儀,因美貌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儘管劉淑儀是自己的堂妹,但皇帝還是將其納入後宮。為了避嫌,皇帝就將其改姓為殷。

《南史》記載,這殷淑儀是“麗色巧笑”,不僅美豔動人,而且柔媚乖巧,把“柔情似水”演繹得淋漓盡致,皇帝也被迷的是神魂顛倒。

男人嘛,對待喜歡的女子,總想把最好的留給她,為此皇帝好幾次提議,將殷淑儀立為皇后。不過一來當時的皇后並無過錯,二來大臣們也是極力反對。無奈之下,皇帝只好作罷,不過他始終感覺虧欠殷淑儀,因此也就更加寵愛,甚至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不久之後,殷淑儀為其生下了她和皇帝的長子,也是皇帝的第八個兒子。皇帝甚是喜愛,賜名子鸞。

你別說,子鸞或許是遺傳了母親的聰慧,從小就聰明伶俐,謙虛懂禮,這就讓皇帝是更加喜愛。

然而讓皇帝沒想到的是,沒多久子鸞的母親就因病去世了。痛失愛妃之後,皇帝每每看到小子鸞都會觸景生情,因此也就更加疼愛子鸞。

為此,皇帝在子鸞5歲的時候,就將其封為襄陽王,不久後又提升為新安王。此外還有一大堆比如中郎將、太守等官職掛身。不難看出,小小年紀就得到如此寵愛,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這個孩子必定有個美好的未來。

不過物極必反,子鸞受到了皇帝的如此寵愛,讓本來深受器重的皇長子,也是當時的太子劉子業,不僅逐漸被皇帝疏遠,皇帝甚至有了廢長立幼的想法。

奈何皇后和大臣們再一次極力反對,這件事情也就被暫時擱置了下來。

不過這一切讓支援太子的大臣們深感不安。大家齊心合力,都想幫太子除掉這個心腹大患。

也許是老天想幫太子,在公元464年,皇帝因病去世,太子也順理成章繼位為帝。

失去了父親的保護,年僅9歲的子鸞岌岌可危。

但子鸞心地善良,他覺得父親剛去世,哥哥不會如此無情,會對自己痛下殺手。

然而子鸞想錯了,哥哥劉子業生性殘暴,登基之後大肆殺戮,他又如何能放過這個差點奪走他皇帝寶座的弟弟。

因此在第二年,在子鸞10歲生日之前,劉子業就下令賜死了弟弟子鸞。

小子鸞怎麼也想不到,哥哥竟然真的對自己下如此狠手。因此,當這個未滿10歲的孩子接到聖旨時,他含淚說了一句話:

“願生不復帝王家。”

不滿10歲的孩童,能說出如此驚世駭俗的話來,說明了什麼?

沒錯,這句簡簡單單的話,把古代宮廷鬥爭的殘酷和無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翻開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子鸞發自內心地呼喊,也是許多生於帝王家的孩子的共同心聲。比如南朝宋的末代皇帝劉準,以及清朝皇帝順治,都曾引用了子鸞的這句話。

尤其是順治帝,已經成為皇帝的他,竟然無法和相愛的人長相廝守,那種撕心裂肺,只有懂得愛情的人才能深刻體會。

都說人類對痛苦的記憶最為深刻,哪怕老死的那一天,心裡想的也許不是愛人,朋友以及曾經的快樂,而是曾經的痛苦和遺憾。

但讓一個孩子去體會這樣的痛,確實太過於殘忍。

參考資料:《南史》

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溥儀去世後,弟弟溥傑公開沉睡300年的秘密,解開清朝最大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