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殖民時代,英國人打出了一個“日不落帝國”,但也給自己賺了個“攪屎棍”的外號。作為一個島國,英國一直奉行“光榮獨立”的政策,但要統治龐大的海外殖民地,“獨立”就是件不光榮的事了,必須拉幫結派,挑撥離間。
去年咱們的高原群架,就是英國人以前埋的雷,這麼多年了還沒排完。最近緬甸又亂了,究其根源,還是英國人在殖民時發揮攪屎棍的傑作。英國完成工業革命,進行瘋狂地海外擴張時,緬甸還處於雍籍牙王朝的封建統治之下,閉關鎖國也無法擋住堅船利炮。
1824年3月,英國人借印緬邊界衝突之機,發動了第一場英緬戰爭。前期緬軍在統帥班都拉的指揮下,打得英軍全線潰敗,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緬軍很快敗下陣。英軍兵鋒直指京都阿瓦,緬王被迫和談,在1826年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1851年,英國駐印度總督以保護英商為由,再次向緬甸宣戰。緬甸軍隊進行了頑強地抵抗,但由於緬王無能,最終又喪失大片領土。與此同時,法國也加緊去對緬甸的侵略。1885年,法國與緬王簽訂了《緬法條約》,緬甸出讓礦山、鐵路、銀行等權益,換取法國的武器、軍事和技術上的援助。
法國勢力介入後,勢必會損害英國的利益,於是英軍搶在條約生效前發動了第三次英緬戰爭。這一次緬王只堅持了半個月,便於1885年11月27日宣佈投降,雍籍牙王朝宣告結束。1886年1月1日,英印政府宣佈緬甸為其治下的一個省。
英國在三次戰爭中投入了巨大的兵力、財力以及承受了慘痛的損失,尤其是第一次英緬戰爭,英軍傷亡超過15000人,接近參戰人數的三分之一。佔領全境後又進行了長達十餘年的零星鎮壓和征服山區少數民族活動。
緬甸人的頑強抵抗無疑加強了英國人的防範心理,他們排斥緬甸人進入統治機構,利用甚至並激化緬族人和山地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以維護統治。
在緬甸山區,在保證殖民統治的前提下,英國人儘可能保全了上層人物的統治地位和世襲權力。然而在緬族聚集區,傳統封建勢力和統治機構被完全廢棄,引入印度官員實行“金字塔型”統治體系。
二戰結束後,緬甸獲得獨立。精英們傾向於模仿宗主國的政治制度,但他們長期被英國人排斥在統治之外,缺少對英國政治體制及其背後的政治哲學和理念的認識,也沒有具體的執政經驗。這導致緬甸獨立後,長期無法妥善處理好中央與地方以及族群之間的利益,才出現了政局動盪和軍人奪權的現象。
緬甸軍政府存在時間之長,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首先,在緬甸歷史上,只有中央政府擁有強大軍事力量時,才能獲得短暫統一。同時緬甸人普遍信佛,佛教認為政治是五大敵人之首,人們對政客的厭惡,縱容了軍人對權力的渴望。
其次,在英國60年的殖民統治之下,緬甸社會發展緩慢,民族資產階級實力弱小,不存在實行西方議會制的政治經濟基礎,給了軍人統治的巨大的發展空間。第三,緬甸人民軍在反抗英國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誕生,天然具有使命感和責任人。他們帶領人民走向獨立,在國內享有極高的威望。
最重要的是由於英國殖民者的長期挑唆,少數民族要求高度自治,甚至獨立建國,而這一切又是軍人所不能容忍的,從而受到民眾極大的優待與支援,但是以暴制暴的方式無疑又增加了緬甸的混亂。
所以說緬甸政局的長期混亂與動盪,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英國殖民統治留下的膿瘡,至今仍無法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