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習過中學歷史的讀者來說,都知道六國是由秦始皇統一的,但實際上真要論究起來,最多也就統一個框架,其根源上的統一還要等到漢武帝時才徹底完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秦始皇雖然一統了天下,也做了許許多多的措施來防止六國的復辟,比如:焚書坑儒、收繳天下兵器、修建統一標準的馳道等等。這些措施固然可以鞏固天下的一統,但其根源性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比如:秦朝過於嚴苛的法律制度,在一統天下後,並沒有做到相應的調整。再加上自身的國運確實太差,不僅秦始皇過早地去世,還使得過去突然,沒能安排好接班人問題,使得趙高、李斯之輩有機可乘。
正因為如此,才使得秦朝建立後的短短十幾年內便慘遭推翻,六國成功地死灰復燃了一段時間,最終被漢高祖劉邦再一次統一。但漢高祖的統一同秦始皇的統一是一樣的,只是統一了個框架,不僅還保留著大量的封國,就連人心也沒有徹底歸漢。
直到了漢武帝時期,雄韜偉略的他下定決心要徹底根除封國這一頑疾,推恩令這一摻了毒的美酒一出,眾多封國紛紛前赴後繼地趕上門來飲鳩止渴,最終逐漸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
此外,漢武帝對於匈奴的強硬態度,以及在戰場上的接連獲勝,使得當時的民族自豪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這才使得人們願意認同自己是個漢人,而非楚人、燕人、趙人等,所以真正在根源上一統天下的,應該是漢武帝,而非秦始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