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所以備受推崇,主要是在這個歷史時期中,出現了太多的能人異士。三分魏蜀吳,曹劉孫三家稱霸一方,各顯其能。再加上數不勝數的謀臣名將,縱橫捭闔,馳騁沙場,可謂精彩至極。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廣義上的三國是指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到公元280年東吳滅亡。在此期間出現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如江東大都督周瑜,未出茅廬就知三分天下的諸葛亮,以及奇謀百出的郭嘉。但也有很多人物剛開始並不是很有名,但隨著事態發展,到了三國後期卻大放異彩,甚至搖身一變成為了國之棟樑!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位活得很久,大器晚成的三國人物!看看他們是如何從路人甲變為一國柱石的。
三國後期第一名將張郃
一提到張郃,肯定很多朋友的會說,張郃算不上大器晚成吧,他一出場就是名將。張郃確實是不可多得的猛將,在官渡之戰時,與曹操手下大將張遼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曹操暗暗稱奇。在歸順曹操後更是多立功勞,如破袁紹,敗劉備,戰赤壁,以及後來的漢中之戰,張郃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那為何說張郃是越老越厲害呢?
因為在三國的早期,什麼張飛,趙雲等猛將都在,張郃雖然武藝不錯,但此時並沒有得到凸顯。就算在曹魏陣營中,還有夏侯惇、曹仁、曹真這樣的宗族大將在。張郃雖然是名將,但在魏國的地位並不是很高。但是到了三國建立後,尤其曹睿登基後,張郃就慢慢凸顯出來了。首先此時三國前期的猛將大多都已經故去,而曹魏的宗族將領所剩無幾,張郃慢慢熬成了曹魏乃至當時三國的第一名將。
在抵禦諸葛亮的北伐時,張郃更是大展神威,街亭一戰定乾坤,令諸葛亮頭痛不已,不得不退軍回漢中。在此後的戰鬥中,張郃更是一馬當先,擊敗魏延、關興等人,被諸葛亮忌憚為:“此人必是蜀中大患!”可想而知,能被魏主曹睿親自送出城門的大將絕對不簡單。
蜀漢後期的大將軍廖化
“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個典故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意思就是譏諷蜀國後期人才凋零,讓一個很不合格的廖化去做先鋒大將。廖化在三國中從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開始登場,一直到蜀漢滅亡,可謂是蜀國的元老重臣了。
廖化在荊州曾隨關羽北伐,抵禦東吳。在劉備東征期間以及諸葛亮北伐時都有參與,表現也極為優秀,甚至在北伐時追得司馬懿倉皇而逃,甚至拿到了司馬懿的金盔。在姜維時代,廖化已經是年過七旬的老將,但英勇不減當年,與張翼同為姜維的左膀右臂。最後官至右車騎將軍,可謂成了蜀漢的名臣良將。
城府最深的謀士司馬懿
一提起司馬懿,不禁讓很多人豎起大拇指,作為西晉的奠基者,司馬懿的謀略,膽識都極為厲害。但誰想到這樣厲害的人物,其實在前期還是很受壓制的,如荀彧、荀攸,賈詡、劉曄等人個個都是精英人才。司馬懿直到曹操後期才展露頭角,在曹睿時期才大放異彩。而司馬懿在與諸葛亮的拉鋸戰中,雖然占卜的上風,卻採用龜縮戰術,硬生生熬死了諸葛亮。而且司馬懿極會養生,曹氏三代去世後,司馬懿仍然健在。
在曹睿死後,司馬懿都七十多歲了,而且還是寶刀未老,此時魏國已經沒有人能過阻擋司馬懿的野心,大將軍曹爽被滅後,司馬懿控制了曹魏政權,成了三國做後的贏家。
東吳後期第一干將丁奉
丁奉原是東吳小將,跟隨周瑜、呂蒙、潘璋等人征戰。但在夷陵之戰後,東吳名將凋零,甘寧、淩統等人相繼隕落,連四大都督也就剩陸遜一人。再到孫權以後,東吳名將更是少得可憐。曹魏在司馬師、司馬昭兄弟手中,多次發動對東吳的進攻,如東興之戰,更是藐視東吳。
老將軍丁奉與諸葛恪一同奉命禦敵。諸葛恪為太傅,坐鎮後方,而丁奉為平北將軍,親自率領戰艦,殺入魏軍。由於曹魏驕兵必敗,被丁奉殺得大敗。丁奉此戰後,深得吳主賞識,甚至在諸葛恪死後,也是丁奉擒拿了孫綝等兄弟,使動盪不安的東吳政權得到穩定。
以上四人個個都是大器晚成,到了暮年才一展抱負,成為國家的柱石。當然如黃忠、黃蓋等人雖然年老,但不是三國後期人物,在前期由於將星璀璨,並沒有脫穎而出。所以雖然年紀高大,但算不得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