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給自己選妃,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有時候,後宮更像各方勢力“爭地盤”的戰場。
選秀,顧名思義,就是選拔某方面表現優秀的人。近幾年選秀節目很火爆群高顏值的小姑娘、小小子,上臺又唱又跳,觀眾一看就很喜歡。
古代的選秀,誰來選?怎麼選?這裡面有意思的事很多一詞最早是清朝發明的,“秀”不是優秀,更不是電視節目秀,而是指“秀女”,“秀女”在滿語裡的意思是“聰慧、美麗的女孩”。清朝選秀,就是採選聰明漂亮的小姐姐進後宮。
很多清宮劇裡都有選秀的情節,比如說幾年前很火的電視劇《步步驚心》女主角若曦是個可愛的滿族小姑娘,她參加了選秀,沒選上,被皇后娘娘指派去當了官女。這種安排其實是出於劇情需要,清朝選秀的真實面貌和我們在電視裡看到的樣子差別很大,它是一種建立在八旗制度上的宮廷採選。
採選分兩種:一種是三年一次,選出身王公貴族的嬪妃;另一種是一年一次,選宮女。
嬪妃要從八旗女子裡挑選,而宮女要從包衣三旗裡挑選。“包衣”在滿語裡有“家”的意思,在這裡的意思是“家奴”,包衣三旗裡都是打仗落敗的戰俘,或者是犯了錯的罪人(比如曹雪芹就是漢族包衣旗出身,世代為奴。封建社會里,主子是主子,奴才是奴才,等級森嚴,不可能讓選秀失敗的貴族小姐去當宮女服侍別人。被選上的貴族小姐就算嫁不了皇上,也會被指給其他的貝勒、貝子做福晉,還是人上人。
清宮選秀有什麼標準呢?首先,對秀女有嚴格的年齡要求,八旗中十三至十六歲的健康少女都必須參加閱選,除非參選者是殘疾人,或者相貌非常醜陋,才會層層報備,請相關機構派人來複查,確認情況屬實,才能免去選秀。
參選的流程大致如下:首先,全國的八旗子弟向戶部上報自己家適齡女孩的個人資料,比如年歲、姓名等。戶部製作花名冊,上報皇上,皇上看看自己的日程安排,挑一個好日子,告訴戶部的人,“某月某日我有空,就這天選秀吧!”戶部便通知大家,某月某日選秀,大家務必趕到。
選秀之日前一天,各家各戶就備好騾車,把女兒送到京城,有的家裡窮,沒車,也得給女兒臨時僱一輛,好顯出氣派。
應選秀女的驟車要按照民族排隊,最前面的是滿族姑娘,其次是蒙古族,最後才是漢族。頭天日落時,各旗統領就押送著騾車隊向紫禁城進發,第二天就是選秀之日的中午,車隊就要到神武門報到,太監嬤嬤們高聲吆喝:“應選女子按年齡大小排好!”然後,將列好隊的秀女依次帶進御花園,御花園裡坐著皇帝和太后,秀女們五六個一排站到跟前去,讓皇帝太后挑選。
挑選秀女的標準有很多:性格溫順、品德寬厚、門第優秀這些都是入選標準,獨獨不要求容貌漂亮,咱們現在的選秀節目裡愛選能歌善舞、有一技之長的小姐姐,當時可沒人敢這麼選。因為在古代,男人好色是很沒名譽的事,一國之君就更加不能承認自己好色了。電視劇《甄傳》裡選秀的流程,與歷史上的真實選秀比較相似:雍正皇帝和皇太后一起挑選秀女,有的女孩因為說自己熟讀《女訓》就入選了,有的因為門第高貴而入選,這些都比較符合真實歷史。但是電視劇裡秀女年齡普遍偏大,在現代人的觀念中,十三至十六歲的女孩子還太小,不適合結婚,電視劇為了迎合主流觀眾的價值觀,把參選女子年齡改成了十七八歲。實際上在清朝,超過十七歲就叫“逾歲”,逾歲的女子是不能參加選秀的。
選中的秀女留下名牌,稱之為“留牌子”,沒選中的稱之為“撂牌子。“留牌子”對姑娘不一定是好事,因為一旦入選,就得回家等候聖旨,皇家要把你指派給哪位阿哥、哪位王爺,你才能嫁過去,否則即使遇到合適的人家,也不能擅自成婚。有些秀女選上以後被皇上忘得一乾二淨十四五歲就入選,等到二十好幾還沒嫁出去,白白錯過了黃金年齡,您說這多耽誤人!
就算是成功嫁給了皇上,想要一路上位,也不容易。
清朝自康熙帝開始,後宮設皇后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兩人,妃四人,嬪六人,這十四位稱為“主位”,可以在紫禁城東邊西邊有自己的寢。等級再往下有貴人、常在、答應,數目不定,她們只能在紫禁城住一間房間,而且沒有撫養自己親生孩子的權利。
拿慈禧太后舉例。慈禧太后的阿瑪是吏部的八品小官,相當於現在的人事部文秘,家境並不十分富裕,門第也算不上高貴。但慈禧來選秀這一年,咸豐皇帝鬼使神差地選中了她,慈禧的起點不算高,咸豐皇帝只封她為“懿貴人”,兩年後才封為“懿嬪”。
傳統相聲裡還有段《咸豐立後》,說皇上到十六歲,該立後了。應選的秀女一共有六十人,經過初選,留下了二十八個,從這二十八個當中挑來挑去,最後就剩倆。一個是後來的慈安太后鈕祿氏,一個是後來的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應選那天,她倆來到壽康官,往地上一跪,上邊坐著皇太后和咸豐。慈安長的是端莊雅,雍容華貴。慈禧呢?長的是容顏嬌秀,媚態橫生。
倆人都夠漂亮的,太后一瞧,打心眼裡喜歡慈安。咸豐呢?看上慈禧了!按理說,皇上喜歡誰,誰就能當上皇后。可慈禧倒黴就倒在她那一口牙上了。
牙怎麼啦?慈禧的牙沒毛病!又白又齊,特別好看。就因為牙長得好看,她說話老想找露牙的字眼,結果沒當上皇后!慈安牙不好,可她挺有心眼,說話不張嘴,讓人看不出來。結果最後她倒當上皇后啦。
皇太后就問慈安了:“你姓什麼呀?”慈安牙不好,就老用小口型的字來回答:“姓鈕祜祿。
您聽,“鈕祜祿”仨字,根本不用張嘴,牙露不出來,也看不出毛病。
咸豐問慈禧:“你姓什麼呀?”
慈禧一琢磨:論模樣兒我們倆不相上下,我這口牙比她強。我回話的時候,得想辦法把這口白牙露出來,所以她是這麼回奏的:“姓那拉氏。
說“氏”字故意拉點兒長音兒,“氏—”,嘴唇上下一分,把牙齜出來啦。
咸豐一看:嗬!這口牙好似排玉一樣,美!
太后又問慈安:“你多大啦?”
“十五。”
咸豐又問慈禧:“你多大啦?”
慈禧想說十六,一琢磨,不行,說“十六”露不出牙呀,她靈機一動:“明年七—
哎,這不是廢話嗎?後年還十八哪!
太后又問慈安啦:“你家住哪兒啊?”
“奶子府。
咸豐問慈禧:“你家住哪兒啊?”“鼓樓西”
太后問慈安:“你叫什麼呀?”
“玉珠。”
咸豐又問慈禧:“你叫什麼呀?”本來她叫“蘭兒”,但“蘭兒”不行啊,露不出牙來。
“我叫蘭芝”
為了露牙,連名兒都改啦!
太后問慈安:“你家還有什麼人哪?”“父母。”
咸豐問慈禧:“你家有什麼人哪?”“媽和姨”
皇太后一看問得差不多啦,決定吧。按規矩,皇上把一個碧玉如意賜給誰,誰就是皇后。咸豐為難了,自己喜歡慈禧,太后喜歡慈安,到底給誰呢?他拿如意直猶豫,嘴裡唸叨:“誰當皇后?誰當貴妃?”慈禧正琢磨著齜牙的字呢,一聽趕緊搭話茬兒:“我當貴妃”得,皇后歸慈安啦!
當然,這只是民間一個小笑話,並不是史實。事實上,後宮氣氛一直很緊張,為什麼呢?咸豐皇帝登基都五年了,居然還沒有任何子嗣!在之前的清朝歷代皇帝中,從來沒發生過這種情況。
咸豐皇帝很著急,甚至懷疑自己某方面可能有問題。史書上記載,咸豐皇帝好飲酒,好抽鴉片,好美色,因此身體一直比較虛弱,經常需要飲鹿血補陽氣這幾樣毛病擱到一塊兒,子嗣不旺也很正常。
但是世事難料,慈禧偏偏就懷孕了。咸豐樂壞了,不但宮中太醫隨叫隨到,還讓接生嬤嬤組成了一支接生預備隊,嬰兒的小衣服也都提前做好,皇上甚至還把慈禧的額娘接入宮中,讓她仔細照顧初次生育的女兒。
慈禧運氣很好,順利生下了咸豐皇帝第一個皇子。咸豐皇帝激動得不行,還親自寫了首詩:“庶慰在天六年望,更欽率土萬斯人!”意思就是:當皇帝六年,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兒子!可以告慰祖先和黎民百姓啦!
皇帝一高興,慈禧就跟著沾光。在宮中母憑子貴,生下皇子的當天,慈禧就被封為“懿妃”,當年年末又被封為“懿貴妃”,一下子從沒有寢宮的“貴人”升為後宮的第二霸主。
後來光緒帝登基,慈禧成了皇太后,牢牢掌握住了選秀大權。據說光緒與慈禧在御花園選秀時,一排秀女站到跟前,光緒皇帝一眼就看中了容貌最出眾的秀女,拿著要送給皇后的玉如意,就要遞給她。慈禧太后急忙出聲提醒:“娶妻應娶賢!”
她是想讓光緒選一個老實本分的皇后,穩定後宮嗎?不全是,出聲阻止,主要是因為慈禧弟弟的女兒也參加了選秀,慈禧希望侄女能順利入主東宮。
聽到這句話,光緒皇帝嚇一跳,不敢再往前走了。這時,大太監李蓮英便上來攙扶著皇上,向慈禧的侄女走去。這名秀女就是後來一手結束了大清統治的隆裕太后。雖然她被選為皇后,但一點兒也不得光緒皇帝的歡心,皇帝始終拒絕與她同房。
雖然是給自己選妃,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有的時候,後宮更像各方勢力“爭地盤”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