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時期,雖然主旋律是七國內部的戰與和,但並不是說在七國之外就沒有了強敵,就比如北方的胡人;北方的胡人雖然文明程度遠遠比不了中原王朝,但由於遊牧文明對農耕文明的天然優勢,所以地處北疆的燕國、趙國和秦國是叫苦不迭,每年都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去駐守北疆。不過也並非一味的防守,也有些人將開疆拓土的心思打在了這些胡人身上,比如接下來要說的這四人。
TOP、4 秦開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秦開,因為戰國名將榜上並沒有秦開這個人,但說起他的功績,卻是不得不豎起大拇指。秦開本是魯國人,早年在東胡當人質,很受東胡的信任,因此通曉民情風俗。在燕昭王時期,秦開逃離東胡投奔了燕國,燕昭王考核他的能力後大喜過望,任命他為大將,並讓他訓練士卒。燕國國力弱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地理因素外,就是因這胡人之故了。
胡人常年劫掠,讓燕國苦不堪言。燕昭王想復興燕國,那就必須解決胡人之患,而這個重任就落在了秦開身上,秦開也是了得,不僅大破東胡,迫使東胡北退千餘里,還曾渡過遼水進攻箕氏朝鮮,直達滿番汗為界,取地兩千餘里。燕國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修築燕長城。但這樣一位牛人,在歷史上卻鮮有記載,也是可惜了。
TOP、3 李牧
李牧是趙國後期名將,曾數次大敗秦軍,令秦國損失慘重,大大延緩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時間;後來秦始皇派王翦去滅趙國,以王翦的能力和秦軍的戰力,依然被李牧牢牢牽制住;直到秦始皇使用反間計,讓趙王遷自己廢掉李牧後,王翦才得以順利的將趙國滅國,可見李牧的能力有多強。但李牧早年可不是負責抵禦秦國的,而是鎮守趙國北疆,抵禦匈奴入侵的。
李牧在鎮守北疆期間,手握當地軍政大權,還有自己的幕府;期間雖然匈奴屢屢入侵,卻收穫甚微,但李牧也沒什麼大功績,所以趙王覺得是匈奴太弱,而李牧也是膽怯之輩,於是就換掉了李牧,結果新上任的大將雖然勇於進攻,卻是損失慘重,無奈之下,趙王只得請李牧來負責北疆之事。李牧上任後,卻是一改往日作風,率軍大破匈奴,殲敵十餘萬,並乘勝滅了襜襤,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單于逃跑。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
TOP、2 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是趙國曆史上最有名的君王,趙國雖然之前也很強,但也只能是稱之為強國,趙武靈王繼位後,雄心勃勃,想將趙國打造成超級強國,經過多番勘察和思考後,開始對趙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史稱“胡服騎射”,趙國軍隊的戰鬥力飆升,成為當時唯一能與秦軍正面硬槓的軍隊,依靠軍隊強大的戰鬥力,趙國開疆拓土、劫掠財富,迅速強大了起來。
而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滅中山國,中山國號稱戰國第八大強國,有戰車九千乘,國力強大,但中山國並不是正統的侯國,因為它是白狄人所建的國家,屢屢劫掠中原侯國。趙武靈王先是示敵以弱,迷惑中山王,而後派出麾下精銳的趙軍,大舉進攻中山國,雖然中山國國力不弱,但又怎是強大的趙軍對手?很快就被趙國給滅了,不僅疆土被吞併,就連早年劫掠的財富,也都入了趙國的府庫。
TOP、1 秦宣太后
其實但要從功績上來說,秦宣太后是不如趙武靈王、李牧和秦開的,但秦宣太后是一個女人,而且滅義渠國時也是最輕鬆、損失最小的,所以秦宣太后排在了另外三人之上。秦宣太后本是秦惠文王的妾室,後因兒子(秦昭襄王)繼任秦王,所以她就成了秦國的太后;當時義渠國與秦國若即若離,在秦國強大時投靠秦國,在秦國虛弱時背叛秦國,讓秦國上下頭疼不已。
尤其是在秦昭襄王繼位早期,五國聯軍伐秦時,義渠國突然背叛,並偷襲秦國後方,讓秦國損失慘重;於是秦宣太后利用義渠王貪戀自己美色的弱點,色誘義渠王,併為義渠王生了兩個兒子;義渠王被秦宣太后所迷惑,尤其是在有了兩個兒子後,對秦宣太后更是放心,但不料秦宣太后竟然與兒子秦昭襄王密謀殺了他,並順利滅了義渠國。
以上四位滅胡大功臣中,秦宣太后以美人計輕鬆滅了義渠國,趙武靈王以強大武力滅了中山國,李牧是大敗匈奴並擴地千里,秦開也是讓東胡損失慘重,為燕國擴地兩千餘里,都稱得上是開疆拓土的大功臣。其實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到楚國,楚國崛起於南疆,披荊斬棘與百越爭奪土地,期間肯定也誕生了很多功臣名將,但由於資料的缺乏,所以不得而知,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