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今天要說的文言文節選自明代焦竑《國朝獻徵錄》。

我靠,看到文章出處,我當時就懵了。老師不是說文言文閱讀都選自二十四史嗎?這個《國朝獻徵錄》是什麼鬼?一查作者是焦竑[hóng],這個字估計很多人都不認識,字弱侯,號澹園,江寧(今江蘇南京)人。萬曆十七年(1589)殿試第一,這個牛逼啊,能透過科舉考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這四個等級絕對是鳳毛麟角的人物,更何況還是殿試第一名,皇帝欽點的狀元,誰敢不服。他後來官任翰林院修撰。善為古文,博覽群書,熟習朝章典制,著述甚多,為明代著名的史學家。

《國朝獻徵錄》大約是在萬曆中葉編成的,蒐集了從洪武至嘉靖的十二朝的訓錄、方誌、野史、神道碑、墓誌銘、行狀、別傳等原始史料,按照宗室戚畹、勳爵、內閣、六卿以下各官分類標目,無官者以孝子、義人、儒林、藝苑等目分別記載的體例編輯,從大臣到地方官吏,幾乎莫不有傳。這真實大明王朝的一部百科全書啊。但是收錄太多往往意味著考證不嚴,比如引述的碑文、墓銘往往吹捧死者,稗官、野史又更是難證真偽,所以它的史料價值也一直備受詬病。

該書明代僅刻印一次,清代乾隆時列為禁書,故傳本甚少。你家裡要是有這本書,估計一定是價值連城。

咱們來看這次考試選的這篇文章,傳主是吳一鵬。閒話少說,切入正題:

公姓吳氏,名一鵬,字南夫。

有文化的取名字從來不一樣,原來沒文化的叫張三李四,現在“有點文化的”叫梓涵,子墨,可是這些名字都爛大街了。可是我們的傳主取名不一樣,一鵬,字南夫,啥意思,有出處的,而且出處絕對不是瓊瑤小說,人家名字的出處是莊子的《逍遙遊》,《逍遙遊》有云:“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知道人家的爸爸為什麼給他取名一鵬,字南夫了吧,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後要像大鵬展翅啊。可是這個孩子沒有“徙於南冥”,而是飛向了北方,成了大明王朝的狀元。

世家蘇之山塘裡,自少端重秀穎,遊於郡庠,蚤有令譽。

上來就讓翻譯,很多考生被當頭一棒給砸暈了。世家蘇之山塘裡,哥給你說過,翻譯文言文一定首先要找到這句話的動詞。這句話如果有一個動詞的話那肯定是這個了。家作為動詞在這句話中是什麼意思,而後面的蘇之山塘裡很明顯是個地方,那麼就是住的意思了。蘇之山塘裡,蘇是蘇州,山塘是蘇州的一個地方,因為山塘河而得名,裡,是古代的比較低的行政單位,我們常常說里弄、里巷,類似於今天的某條街巷。自少端重秀穎,何謂端重秀穎,咱們可以用組詞法來翻譯,端,端莊,重,穩重。人家吳一鵬和你不一樣,人家不會一坐在書桌前像屁股下面有蒺藜,人家不會像你一樣說話動不動就喊“藍瘦香菇”,人家從小就端莊穩重。秀,優秀,穎,本義就是指禾穗的末端。明白吧,人家從小就是尖子生,走到哪群孩子之中都能脫穎而出,鶴立雞群。

遊於郡庠,這是一個狀語後置句,但是絕對不是在郡庠裡游泳的意思,鵬哥是個端莊穩重的孩子,經常認真學習校園安全防溺水教育,不會去野泳的。這裡的遊是遊學,就是告別爸爸媽媽到別的地方去學習。這在古代是很多讀書人的求學方式。郡,行政單位,庠,你能想到哪句話,“謹庠序之教”啊,你就應該明白庠是古代的學校。所以老師讓你背文言文,你不要皺眉頭,關鍵時候能聯想運用啊。蚤有令譽。看到蚤,你千萬不要認為是跳蚤,咱們的祖先為了生存,整天擼老虎、擼野豬,擼野牛,肯定搞了一身跳蚤,來啊來,刺撓啊,反正有大把跳蚤。不好意思,跑題了,因為被跳蚤折磨的太苦,所以倉頡比較早地造出了這個字,造字太難了,所以古人喜歡用一個字代替其他字,反正聲音相同不影響交流就可以了,這種字就是通假字。,這裡通早,《鴻門宴》中有:“大王旦日不可不蚤來自謝項王。”令譽就是美好的聲譽,令,是美好的意思,我們常用它稱呼別人的親屬,如令尊,令堂,令郎,令愛等。綜上這句話翻譯為世世代代都住在蘇州的山塘裡,從小就端莊穩重,優異聰明,在郡府的學校裡遊學,很早就就有了美好的聲譽。

弘治癸丑,登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實際上相當於今天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在所有的進士中,只有一甲三人可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選精英考試才可成為庶吉士,他們的職責是給皇帝講解經史書籍,並幫皇帝起草詔書,是皇帝的秘書,權力很大,到了明朝中期,更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當大學士的慣例。

庶吉士,亦稱庶常,名稱源自《 書經·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庶吉士是明朝的儲備幹部,明朝不少宰相正是庶吉士出身。

時學士李公東陽、程公敏政皆負文章重名,慎許可。重名就是有很大的名望。李東陽、程敏政這倆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神童,一個八歲時以神童入順天府學,一個十歲時,以“神童”被薦入朝,由皇帝下詔,就讀於翰林院,牛逼吧,那個時候一般人還拖著長鼻涕和別的小孩過家家呢,少負才名,所以就很謹慎誇獎別人,因為世間有幾個人能入他二位的法眼呢。

每群試必在甲乙,亟加稱賞。但是對於吳一鵬就不一樣了,每逢群試,必定把他評在甲等或乙等,多次稱讚他。這個句子要注意前面的句子省略了主語和狀語--兩人把吳一鵬,後面的句子中要注意亟,這個字一般考查它的兩個意思,一個是趕快,一個是多次,這篇文章中用的是多次的意思。

乙卯,除編修,戶部尚書周公經被讒去位,上疏請留之,人韙其直。

乙卯年,吳一鵬被任命為編修了,這時發生了一件事情,戶部的尚書周經遭受讒言被免職了,吳一鵬是個正直之人,立馬上疏請求挽留周經,韙wěi,本義:是;對,這裡是肯定和稱讚的意思,就是當時的人都稱讚吳一鵬的正直。

己未,同考禮闈,閱春秋卷。禮闈,指古代科舉考試之會試,因其為禮部主辦,故稱禮闈。同考就是同考官,是指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鄉試、會試中協同主考官或總裁官批閱考卷的官員。由於 他們在“闈”中各自都有單獨的房間,所以又稱之為房考官,簡稱房官。考試完畢,試卷收齊並謄清後,先分發各房官批閱,各房官批閱完畢的考卷加上自己的批語,然後推薦給主考官或總裁官。這和現在的高考閱卷很相似,幾個老師初評,發現好的作文要推薦上報的。吳一鵬這次負責的是評閱春秋卷。

正德丁卯,進侍講,充經筵講官,音吐洪亮,辭旨清切,左右聳聽。吳一鵬進位為侍講,從四品。擔任經筵講官,經筵,是指漢唐以來帝王為講經論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也就是說皇帝除了處理國家大事,還會有專門的讀書學習的時間,有學識廣博的大臣為他們講經論史。吳一鵬不僅學識淵博,而且聲音響亮,一口普通話說得賊清楚,表達的意思清楚真切。左右聳聽。聳聽,恭敬地聽;注意地聽。聳,通“ 竦 ”。這裡用了一個側面描寫來說明吳一鵬的講課效果。

時逆瑾盜政,朝士見者多屈膝。這個逆瑾就是劉瑾,太監從來都是壞人多,好人少,身體某個部位的缺失極有可能導致心理殘疾。這廝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改姓劉,淨身入宮當了宦官。弘治年間,劉瑾犯罪,被赦免後侍奉太子朱厚照。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命劉瑾執掌鐘鼓司,劉瑾正式獲得官職。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初,劉瑾以進獻飛禽走獸來博取明武宗的歡心,得以數次升遷,自此掌握大權,官拜司禮監掌印太監,被時人稱為“八虎”之首。朝廷官員誰都害怕他,所以見了他都要下跪,這裡的屈膝就是下跪的意思。

電影《太極張三丰》中的劉瑾

公遇之,長揖而已。瑾銜之,未有以發也。可是吳一鵬偏偏不,見了劉瑾,只是行一個長揖禮罷了。劉瑾怨恨他,沒找到機會發洩怨氣。銜,組詞為銜怨,心懷怨恨的意思。

己巳,修《孝皇寶錄》成,吏部奏,例當進秩。瑾遂以未習吏事,令別用。己巳年,吳一鵬完成了 編修《孝皇寶錄》的任務,禮部上奏朝廷,認為按照慣例,應當晉升官職。劉瑾於是以他未曾處理過政務為藉口,命令另作任用。寧肯得罪君子,千萬不要得罪小人啊。

公得南京刑部廣東司員外郎,司事最劇,而公詳敏仁恕,囚皆感服。僚友取獄詞讀之,驚曰:“老吏筆也!”吳一鵬做了南京刑部廣東司員外郎,管理的事物最為煩雜,而吳公處理事務縝密敏捷,仁愛寬容,囚犯都為之感動,對他非常敬服。他的同僚朋友,拿過他寫的獄詞閱讀,驚歎說:“果然是熟諳公務的官吏的手筆!”這就與上文的劉瑾的評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庚午,遷南祠祭郎中,兩部尚書皆鄉曲故舊,見公,侷促不寧,待以殊禮。公抱成案,立左右。諮稟略無崖異。庚午年,吳公做了南祠祭郎中,兩部的尚書都是他的同鄉故舊,見了吳公,都侷促不安,以特別的禮節對待他。(氣場真是強大啊,領導都不敢小視)他抱著已處理完的案卷,站立在下面,在問答的過程中一點不合常理的表情、舉動都沒有。崖異,意思是人性情、言行不合常理。。

瑾伏誅,復公侍講經筵如故。等到劉瑾服罪被殺,朝廷又重新像原來一樣讓他做經筵的侍講學士。

這個死太監,終於死了。劉瑾在權勢的路上越走越遠,最後竟動了篡位之心,企圖尋機奪位。但是,劉瑾只顧自己作威作福,沒想到其他的七虎正注視著他的一言一行。因為原來他們向劉瑾要權辦事時,劉瑾總是不肯照顧,時間一長,矛盾便逐漸激化。1510年四月,武宗派都御史楊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監張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亂。叛亂平定之後,在向武宗報告戰況時,揭發了劉瑾的十七條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驚,命令將劉瑾抓捕審問。第二天,武宗親自出馬,去抄劉瑾的家。結果發現了印璽、玉帶等禁止百姓和官員私自擁有的禁物。在劉瑾經常拿著的扇子中也發現了兩把匕首,武宗見了大怒,終於相信了劉瑾謀反的事實。劉瑾被判以凌遲。同年八月,劉瑾伏誅,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惡貫滿盈的明朝太監劉瑾,被判凌遲3357刀,分三天割完:劊子手先從其胸脯割10刀,然後對著他大聲吆喝,怕他昏過去,等醒過,再割10刀,如此反覆.第二天,劉瑾熬不住氣絕身亡.第三天繼續割屍,直到割足3357刀。在封建社會,除非謀反、殺父母親等屬於“十惡”的大罪,一般的死刑犯要等到秋天的霜降以後,在冬至以前才能處死。這是順應天時,而春天萬物生長的時候禁止行刑,也禁止捕殺幼小的鳥禽和走獸。但劉瑾屬於謀反的第一重罪,所以不等到秋天的霜降到來就行刑了。行刑完畢,割下的小肉塊被受過其害的人家搶著買下,吃掉,一文錢一塊肉。

嘉靖壬午,升禮部右侍郎,尋轉左,署掌部事,累辭不允,仍賜手敕,馳詣湖南,改題恭穆獻皇帝神主,奉迎來京。

嘉靖壬午年,他升任禮部右侍郎,不久又轉任左侍郎,管理禮部事務,他多次推辭,未被允許,朝廷仍然賜予手令,命他快速到湖南,改寫恭穆獻皇帝神主的諡號,並奉迎神主來京城。

這句話中要注意禮部,古代禮部掌管文教禮儀以及部分對外事務,主要負接待外賓、籌劃典禮、辦立學校、科舉考試等等,其中禮部掌管科舉考試這點文化常識經常考。神主,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指供奉祖先或死者用的小木牌,文中指已死的君主的牌位,用以供奉祭祀。

公念與中貴勳戚同事,恐其下不戢,吳公考慮到與寵臣貴戚一同處理事務,擔憂他們的手下不受約束,不戢意思是不檢束,放縱;

乃上疏曰:“今歲涿州抵安陸,災傷重大,民不聊生,所宜節省以蘇民力。隨行兼從,或挾聲勢凌轢有司,請預禁約。”於是上疏皇帝說:“今年,從涿州到安陸,災害嚴重,民不聊生,應該節儉用度,來讓民力復甦。隨行人員,有的可能會依仗聲勢,欺凌地方的相關部門,請求朝廷,預先公佈禁令,予以約束。”凌轢,讀líng lì,意思是欺凌毀損。

上善其言而戒飭之。事竣,歸,有白金之賜。乙酉,進禮部尚書。皇帝認為吳一鵬說的正確,就告誡那些同行人員。事情完成後,他從湖南迴來,朝廷賞賜給他白銀。

己丑,上疏乞休。公既歸,乃於所居之西創崇正書院,聚裡中髦士,肄習其中;割田百畝,供膏火之費。己丑年,他上疏請求辭職。吳公辭職後,就在住所的西邊創設崇正書院,聚集鄉里的英才,讓他們在裡邊學習。又拿出百畝田地,用裡邊的收成來充當維持書院運營的費用。髦士,máo shì,意思是英俊之士。肄習,yì xí ,意思是學習;膏火之費,是個成語,意思是求學的費用。吳一鵬在退休之後,能賣掉自己的田地,育鄉里優秀學子,這種精神讓人實在欽佩。

嘗言於有司,修拓尹和靖舊祠,並祀胡安定、範文正二公,名三賢書院。約諸鄉袞月一會,為文字之飲,隱然有洛社之風焉。

鄉袞,xiāng gǔn ,意思是鄉紳。

他曾經向有關部門提建議,修繕拓建尹和靖的祠堂,並把胡安定、範文正二公一起祭祀,取名為三賢書院。定期邀約諸位鄉紳每月一聚,作文飲酒,隱約間有了洛社的風尚。“文字飲”指文人間把酒賦詩論文。宋 歐陽修 梅堯臣 等在 洛陽 時組織的詩社。洛社指歐陽修等在洛陽時組織的詩社。

(節選自明代焦竑《國朝獻徵錄》)

吳一鵬畫像

吳一鵬故居,氣派吧?

2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霍去病揚名立萬臨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