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武漢是一座承載了苦難與輝煌的光榮的城市。辛亥武昌首義及陽夏戰爭的喋血硝煙,將中國人民建立共和的偉績昭顯。抗日戰爭最大戰役——保衛大武漢,是中國人民反法西斯鬥爭史的輝煌一頁。

《國際視野下的大武漢影像》精選近500幅圖片,遂成一部外人拍攝的晚清民國武漢影像集,展示出國際視野下的近代大武漢的若干側面。歷經武昌起義、陽夏之役、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的烽火,武漢無愧為英雄的城市。

武昌首義

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武昌發生推翻清朝統治的武昌起義,得到各省響應。

△ 清朝官員逃離武漢△ 武昌首義成立湖北軍政府

上圖:起義民軍攻佔後的湖廣總督府;

中圖:一些平民在燒燬的總督府中撿拾物件;

下圖:湖北諮議局成為鄂軍都督府。

△ 起義民軍佔領武昌城

1911年12月發行的明信片。

△ 孫中山(中)、黃興(右)、黎元洪(左)

1911年12月發行的明信片。

△ 武昌首義週年紀念

武昌舉行紀念首義一週年儀式,並表彰為首義作出貢獻的中、外人士。此為英文慶典目錄封面。

1912年10月10日製作。

陽夏之役

1911年10月底至12月初,清廷為撲滅武昌起義,派出大量軍隊圍剿,武漢起義民軍及各地援軍在漢陽和漢口(時為夏口廳)與清軍進行戰鬥。戰事慘烈,蕩氣迴腸,史稱“陽夏戰爭”。

△ 起義民軍戰時總司令黃興

1912 年 3 月照片。

△ 起義民軍拖炮過鐵路

此為新聞製版照片,為增加印刷效果,在原照片上進行了描白處理。

△ 起義民軍在漢口阻擊清軍

1911年11月照片。

△ 陽夏保衛戰被燒燬的區域

為撲滅辛亥革命,清軍在漢口大肆放火,地圖中黑色部分為被燒燬的城市區域。

△ 漢口大火

1912 年初郵寄的兩張明信片。

北伐時期的武昌城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武昌城。

△ 被圍困的武昌城

此為武昌城的一座城門。此時武昌已被圍城 30 天。

左圖:北伐途中

1926年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在行軍中。左起俄國顧問鐵羅尼、主任鄧演達、副主任郭沫若。

右圖:軍民聯歡△ 國民革命軍在武漢集會

1926年底照片。

△ 北伐軍在武漢

1926年10月照片。

全民抗戰

1937年10月至1938年10月,武漢成為中國抗戰中心,被喻為“中國的馬德里”。

△ 充滿熱情的武漢民眾在聆聽抗戰演講

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拍攝。

△ 一位在武漢街頭進行抗戰宣傳的女青年

圖中法文為“漢口將是中國的馬德里”,喻漢口為世界反法西斯中心。

△ 抗戰遊行的隊伍和社會團體武漢會戰

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軍隊進行了抗戰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役——武漢會戰。

△ 武漢會戰中日軍傷亡嚴重

武漢會戰開始,日軍遭受大量傷亡,骨灰源源不斷運回日本。

△ 從武漢出發開赴抗戰前線的中國軍隊△ 中國少年兵

這個滿月臉的15歲中國男孩,是由羅伯特·卡帕拍攝,他即將去往前線,正在向同伴告別。攝於3月的漢口。

△ 漢口的一位中國女兵

1938年照片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因為兩個人的離奇死亡,導致了1935年河北省主席被免職,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