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775年萊剋星頓槍聲北美十三州人民發動了反抗英國政府殖民地戰爭以來,從來沒有哪一年像1781年那麼重要。
對美國人來說,1781年的美軍實力遠非起義之初可比,再加上得到了法國人,西班牙人,荷蘭等國家的大力支援,似乎一切正在朝有利於美軍的方向發展。
在南方,格林將軍率領的南方大陸軍透過游擊戰迫使康沃利斯率領的英軍北上來到了弗吉尼亞;在正面戰場,美國人依然沒有能力對英軍來一場大勝仗,所以格林將軍只能迫使康沃利斯撤出自己的防區卻無力追擊。
在北方,在北方戰爭的主動權已經掌握在美軍手裡,英軍司令克林頓收縮兵力放棄西部大片土地。華盛頓所率領的北方大陸軍已經和英國遠征軍在白沙市會師,此外還會有從加勒比海出發的法國海軍不久之後前來北美會合,這讓華盛頓可以指揮的法達到了19,000人,但是憑藉這支軍隊依然對北方的英軍無可奈何。
似乎美國人正在逐漸取得北美大陸的軍事優勢,但是英國人整體的軍事力量受到的損失並不大。
所以,當華盛頓準備攻打紐約的時候,遭到了法國人和他手底下的將官們的一致反對。
因為,表面上看美國人此時和英國人處於一種動態的軍事平衡中,似乎雙方都對對方無可奈何,實際情況卻不是這麼回事兒。
美國人現在面臨著三個困擾。
第1個困擾,糧餉不足。美國大陸軍即使是華盛頓的主力部隊,都已經有好幾個月沒發軍餉了,士兵們多有怨言。
1781年9月,正當華盛頓決定率領大陸軍主主力部隊南下攻打約克鎮的時候,大陸軍士兵竟然集體抗議,聲稱不發軍餉就不行軍。
好在法國人給了及時幫助,補充了軍餉,士兵們才決定繼續進軍。
第2個困擾,法國人想退出了。美國獨立戰爭離不開法國人的幫助,但是法國人也因為美國獨立戰爭在財政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到1781年,法國政府的想法是,如果今年不能取得對英國人的一場大勝,法國政府將會退出,不再支援北美十三州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鬥爭。
(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
第3個困擾,親英勢力的強大。美國獨立戰爭並沒有得到所有北美十三州人民的支援,當時大約有1/5的人是傾向於英國政府的。
他們在戰爭期間還被動員,提供了數萬名武裝力量,這支力量到1781年仍然非常強大,這也是為什麼格林將軍只能把康沃利斯驅逐出境,卻拿不出什麼力量繼續追擊,因為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被用來對付當地的親英勢力了。
所以,約克鎮圍城戰整個戰役期間更近的南方的大陸軍士兵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參與圍攻的基本上都來自北方的北美大陸軍和法國軍隊。
以上三個困擾,在1781年決定了北美獨立戰爭的走向。
如果美國人在1781年沒有一場值得稱道的大勝利,到1782年法國人就得說拜拜了,而且是徹底的拜拜。
北美十三州人民剛起義的時候,法國人雖然沒有明確支援,但是私底下給了很多的援助,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援助。
例如1777年之前,大陸軍90%的武器裝備是法國人提供的,如果法國因為財政問題徹底退出,意味著來自法國的幫助就真的沒有了。
法國人不幫他,荷蘭人、西班牙人更不會幫他。
那麼,美國只能以一己之力和英國人對抗。
可是在1781年,即使有法國人的幫助,美國人錢糧等物資都已經捉襟見肘,大陸軍士兵也是怨氣沖天,到第2年,大陸軍士兵再罷工的時候可就沒有法國人幫忙發工資了。
那麼,整個大陸軍將會陷入崩潰,恐怕沒有遭到英國人的攻擊就不戰而敗。
如果沒有1781年對英國人的重大勝利,美國人的第3個困擾,北美十三州親英勢力肯定會抬頭。
在法國人退出美國,大陸軍陷入崩潰的時候,大陸軍不僅無法壓制親英勢力對英國人的幫助,很有可能會從1782年開始面臨親英勢力的全面反撲。
在北美十三洲,雖然只有1/5的人明確表示對英國的支援,但只要大陸軍陷入絕境,那些觀望者中的大部分都會和英國人站到一起,這將會導致一個最不利的問題,那就是過去大陸軍可以和英國人打游擊,因為他有更好的群眾基礎,一旦觀望者和堅定的親英勢力聯合到一起,對大陸軍發難的時候,大陸軍將會陷入正面對抗打不過英國軍隊,撤退的時候就會面對親英勢力主的游擊隊對他的襲擊。
大陸軍除了向西逃到密西西比河西岸之外,沒有別的選擇。
可這一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他們逃到密西西比河西岸就會和西班牙反目成仇,最終的結果就是用不了幾年被完全殲滅。
1781年,大陸軍的處境很兇險,即使是平安度過這一年也會讓他們最終走向失敗。
正所謂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781年下半年開始,英國人卻頻頻失誤,給了美國人扭轉不利局面的機會。
第1,南方的康沃利斯屯兵約克鎮。康沃利斯手下共有7000人馬,這支軍隊如果在內陸地區活動或者回到紐約,1781年將會平靜地度過,可康沃利斯卻決定駐軍約克鎮,這就給了美國大陸軍殲滅他的機會。
第2,英國海軍判斷失誤。英國有一支海軍專門被用來監視加勒比地區的法國海軍,當法國海軍出港前往北美大陸的時候,英國海軍指揮官認為法國海軍將會兵分兩路,一支前往北美大陸,另一支護送當地商船隊回國。
卻沒想到法國這次出港把所有軍艦開到了北美大陸,他自己的商船隊則託付西班牙人來護航,這個失誤是非常致命的。
由於英軍指揮官認為法軍兵分兩路,所以他也兵分兩路,一路前往北美大陸,另一路回到英國本土,這就導致法國海軍在約克鎮外海以絕對的優勢兵力打敗了英國海軍,從而實現在海上對約客鎮的封鎖。
第3,紐約總部沒有對約克鎮提供必要的武器。約克鎮圍城戰爭期間,康沃利斯最大的困難是武器太少了。
當他決定在約克鎮長期駐守的時候,紐約總部應該從海路給他帶來必要的槍炮和彈藥,可是直到美國人包圍了約克鎮,物資也沒有到位,這讓康沃利斯不得不把軍艦上的大炮卸下來做城防炮使用,這又導致海灣中的軍艦沒有能力抵抗法海軍的進攻。
缺少大炮,不僅讓他們在對抗法美陸軍的時候處於絕對劣勢,同時也在遭受著法國海軍上千門大炮的轟擊。
這誰頂得住。
第3,紐約總部救援不力。在得知美法聯軍圍攻約克鎮的時候,北美英國遠征軍指揮官亨利.克林頓遲遲不能啟程救援,致使約克鎮守軍只能以一己之力對抗三倍敵人,在經過了三週的抵抗之後,絕望的康沃利斯被迫向美法聯軍投降。
英國人的頻頻失誤,讓美國人終於在入冬之前取得了一場對英國人的重大勝利!
這個勝利帶來的好處太多了:1,法國人決定砸鍋賣鐵也要支援美國人跟英國人幹下去,雖然這導致的結果是法國波旁王朝的滅亡,卻讓美國人有底氣在談判桌上和英國人討價還價。
2,約客鎮的失敗讓英國人大為震驚,,認為美國人不可戰勝,從而決定以軍事為輔,以和談為主的方式跟美國人好好嘮嘮。
3,戰爭的結果也影響到了北美十三州人民的傾向,親英勢力深受打擊,,觀望者徹底倒向美國大陸軍,大陸軍的支持者則深受鼓舞,更堅定了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