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後宮女人的紛爭大多都是因為帶著渴望權勢永固的目的。然而能得到當朝皇上盛寵的不多,能夠保住當朝皇帝的盛寵,還能在皇帝迭代時保住性命頤養天年的,更是少之又少。就比如康熙最寵愛的宜妃,又何嘗不是這場權鬥遊戲中的犧牲品?
盛寵一生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皇帝削三藩的工作已然進行過半,且勝利在即。國泰民安,秋風渭水,轉眼八月,各地世家貴女被遴選進宮。而滿族八旗中的女子亦嚴正以待,等待著被康熙大帝選中,踏入皇家門楣。郭絡羅氏,是滿洲鑲黃旗包衣佐領兼侍郎三官保之女,按滿洲規矩要送進宮做宮女。
郭絡羅氏:眉如黛煙,目若點漆,樣貌秀麗,性格瀟灑。家中母親早逝,父親忙碌未續絃,作為家中長女,早早就擔任其管家的責任。這年按宮例,郭絡羅氏到宮中服侍,父親早前已經幫她打點,讓她去事情較輕的宮裡當差。她為人和善,性格直爽,很快得到御前太監的賞識,將她安排在皇帝身邊做宮女。
所謂貴人有貴命,福祿雙至。康熙大帝很快就注意到,自己身邊這位宮女不僅樣貌不俗,而且眉眼之間與自己的先皇后有些相似,性格婉約中又帶點風流顏色,意欲將她納入後宮。康熙十六年(1677年)九月,康熙冊封鈕鈷祿氏為繼皇后,而郭絡羅氏正式被冊封為宜嬪。
宜嬪在被冊封之後,她的父親三官保就得到了重用。她的五個兄弟都相應在鑲黃旗部,得到職位。宜嬪本身不同於其他佳麗,從小她接受的是男孩似的教育,騎馬,熬鷹,煮北京地道豆汁,這一點與正值盛年的康熙不謀而合。
康熙基本隔一兩天就會到宜嬪宮中歇息,宜嬪也很爭氣,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就為康熙誕下五皇子胤祺。但是當時宜嬪身份低微,胤祺生下後不久,就被送給孝懿仁皇后撫養。後來嫡祖母孝惠章皇后,看胤祺可愛乖巧又要了過去親自撫養。因此胤祺一直遠離深宮內院的紛爭,甚至沒有參與後來九子奪嫡的內鬥,也算一件幸事。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貴妃佟氏、宜嬪、惠嬪、榮嬪因生育有功晉升。康熙每年都會去承德避暑山莊,休憩一兩個月,順便到木蘭圍場,用遊戲的方式拉攏草原各地勢力。
次年,康熙帝照例去承德避暑山莊,讓下人先行收拾崇政殿前的廂房,同行的宜妃表示此地離她家很近,家中還圈養著自己年少和父親一塊熬的鷹,想回去探望一下。
這下正中康熙下懷,康熙對於草原軼事很感興趣,表示要和宜妃同行,派人到佐領三官保家中進行整治以待康熙入住。次年,三官保就升任盛京內務府掌關防印佐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宜妃又生下九皇子胤禟,胤禟自小就文治武功,樣樣精通,頭腦聰穎,一點就通。皇帝深愛這個兒子,著力培養望成大才。康熙專門另派儒家大臣教導胤禟,隨著胤禟漸漸長大,還讓他對國家大事進行分析處理。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初七,宜妃又生下十一皇子胤禌。一連為康熙誕下三子的宜妃備受寵愛,同時他父親也沾光,三官保雖只是佐領包衣,但是走到哪裡都以祖輩稱呼他。
康熙朝晚年,宜妃想要出幾千兩銀子買下三頃七十畝地,修繕彌勒院為康熙帝祝禧。康熙帝聽聞此事,特意派官兵去幫忙監工。
康熙與宜妃兩人的感情也是越老越彌堅,在康熙彌留之際,特意下了一道密旨,表示無論是誰都要善待宜妃。
悽慘晚年康熙六十年(1722年),康熙皇帝逝世於暢春園,當時八爺黨支援遠在西北征戰的十四阿哥胤禵,而四阿哥早已料到十四阿哥沒有辦法即時回來,在康熙帝病故時,就找到康熙帝所下的密詔,交給隆科多。
次日,就宣佈了康熙遺囑,由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其生母德妃烏雅氏登位皇太后。而宜妃的兒子胤禟是八爺黨關鍵一員,雍正自然沒有手下留情,很快就和八爺党進行清算。
雍正本就對宜妃心懷不滿,在康熙喪禮期間,宜妃因為康熙逝世悲痛過度,無法過快行走,就只好坐著四人抬的轎子來到康熙皇帝靈前。但是也不知是轎伕不懂規矩,還是有人故意為之,使得宜妃走在皇太后烏雅氏之前。
最關鍵的是宜妃見到雍正皇帝后,態度仍然未改,一如既往的倨傲,這更讓雍正帝惱怒。雍正直接在所有人面前,斥責宜妃的太監,讓宜妃頓時顏面掃地。同年十二月,雍正帝以有宮人大發災難財之由,徹查宜妃的翎坤宮,將宜妃親信張起用等人逮捕。
雍正元年(1723年),宜妃正式出宮與自己的兒子胤禟居住在一起,而胤禟在朝堂被排擠,並被派往西寧駐紮。按照舊列,出宮宮妃每年還得回到深宮向雍正帝、皇后等人請安。宜妃都以身體抱恙為由一次未去,雍正帝對此更加不滿。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開始正式清算八爺黨,將八爺一黨的核心人員全部圈禁。皇帝自古就多疑,雍正帝也不例外。他內心對於八爺黨有著刻骨地厭惡,最終雍正帝將胤禟革除宗籍,並將其改名為塞斯黑(討厭的人)後,仍然不解恨,不久就賜一杯鳩酒而亡,享年四十三歲。
悲痛欲絕的宜妃不敢再和雍正帝作對,遷移到長子胤祺的府邸居住。 六年後,宜妃長子胤祺暴病而亡,宜妃更是想與兒子一塊離開這個世界,她本就羸弱多病的身體,在遭受連連打擊下不堪重負,於次年八月二十五日在恆親王府過世。
宜妃最大的心願是能夠死後能與康熙帝葬在一起,並在死之前讓恆親王上奏,但雍正帝漠視不理。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宜妃才被遷入景陵妃園寢,位於康熙皇帝墓不遠處,也算是了了宜妃的這樁心願。
總結宜妃的前半生因為入皇帝法眼,順遂皇帝的心願,得到旁人不可得的寵愛。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把雙刃劍,宜妃的寵愛落在他人眼裡就是肉中刺。宜妃最大的缺失就是沒有以一顆平常心,去珍惜她所擁有的,而當自己的靠山消失之後,厄運接踵而至。
人在得意的時候忘記體恤他人,無論是在深宮內院,還是在如今快節奏的職場,都不是明智的。鋒芒在社會交際場中收一收,給予彼此一個較為舒適的空間,才能為更好的未來,鋪就一條別樣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