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史書中,還是在民間,都認為蕭太后與遼聖宗在宋景德元年曾駐紮在澶州北城外,但事實又怎麼樣呢?
事實上,有幾條資訊卻把蕭太后駐紮地的座標定位在了大名以北。
第一條,作為和談的宋使曹利用去和談時要路過天雄軍,即今天的大名,結果躲在大名不敢出來。
第二條,張皓從貝州出來奉命去見宋真宗,出城就被遼兵抓了,並很快送到了蕭太后的駐紮地。說明蕭太后的駐紮地在天雄軍(大名)以北,貝州以南。
第三條,遼國大將蕭撻凜被弓弩射中頭部後,當夜死於軍營,而據《蕭撻凜傳》:“次日,靈車到,太后傷心慟哭,為之停止上朝五日。”可見,蕭太后並不在澶州,要不當天就知道了,何至於有“第二天靈車才到”之說。
第四條,在遼軍同意和談後,宋真宗給王繼忠的回詔如下:葛霸等以卿奏狀來,曹利用往,兼報卿令人援接前去,尋聞道路艱阻,尚在天雄,今有付利用手詔,同封付卿,便可聞於大遼,遣人寄送接援付彼。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次傳信的是葛霸,葛霸在哪兒呢?葛霸被宋真宗任命為駕前邢、洺路都部署,而邢州與洺州就在大名與貝州之間區域的西面。更何況詔旨中還明確,在曹利用出了大名去和談時,要王繼忠派人接應,這也可以從側面來進行說明。
其他還有,這裡就不再贅述。
那麼,大遼太后蕭燕燕到底駐紮在天雄軍以北的哪個地方呢?據《方輿紀要》 卷三十四“館陶縣”條目: “歇馬城在縣東南七里。相傳宋景德初,契丹軍至澶淵,其母蕭太后嘗引軍駐此城,因以名。”
再百度一下,發現有如下文字:
歇馬城,亦稱蕭城、駐馬城、盔安城。古城址遺蹟尚存點將臺、箭樓、城門樓、磨盤洞、烽火臺、飲馬井及蕭太后殺降戰俘的“萬人坑”遺址等,是宋遼簽訂“澶淵之盟”的重要歷史見證。
筆者注意到有“萬人坑”的資訊,這個萬人坑應該不是蕭太后殺降戰俘用的,裡面應該都是戰死的遼兵才對。
為啥蕭太后會駐紮於此?這應該是瀛州之戰的結果。在瀛州攻城戰中,遼軍戰死3萬,傷者倍之,更有記載說死傷10萬餘眾。這可是個驚人的數字,因為遼軍侵宋的兩路大軍也就30萬。雖然後來攻下了祈州,而以騎兵為主的遼軍卻不能據守,因為戰馬需要大量的草料。一旦宋軍困城,無疑自尋死路。所以遼軍要找一個,有不容易下毒的水源,還要地勢平坦且有可割取餵馬草料的地方。
而遼宋在洺州的遭遇戰,可能就是遼國馬軍都指揮使耶律課裡在尋找新駐紮地點時發生的,並且蕭撻凜的兒子蕭排押尋找新駐紮地時,還在大名附近俘獲了一批宋朝官兵。
後來,位於館陶東南七里的歇馬城就成了新駐紮地的最佳選擇。因為這裡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適於水稻、蔬菜、水果等農作物的種植,草料問題就解決了。該鎮西有漳衛河,方便取水,人畜飲水問題也解決了。當地村民說,楊草廠村曾是宋遼交戰時期遼軍草料場所在地,古稱“飲馬廠”。
選擇在這裡安營有幾個好處,一來需要處理瀛州大戰中出現的大量死傷人員,這也就是為啥會出現“萬人坑”的現象。二是孤軍深入,後方宋軍的有生力量未受大的影響,一旦被前後夾擊,讓宋軍包了“餃子”,和談就變成了“何談”。這裡駐紮一部分軍隊,可與先鋒部隊前後有個照應。三者遼軍在瀛州大戰中,死傷過多,已經影響了軍隊的正常調遣,可以說大傷元氣,並且動搖了大遼太后的最初想法。
至此可見,蕭太后應該沒有到過澶州城邊,而是與遼聖宗駐紮在館陶東南的歇馬城,並且在此與宋真宗互派使臣,揭開了澶淵之盟和談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