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六百多年前的一天,當有莘國的一個女僕在伊水之畔的桑林採桑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剛剛誕生的男孩,於是將他帶回國都並交給了一個庖人撫養,庖人給這個孩子取名阿衡,因為出生於伊水之畔,人們就以伊阿衡稱呼這個孩子。年幼的伊阿衡就在伊水之畔的有莘之野慢慢長大,他耕於莘野,樂堯舜之道,後來便被有莘國國君聘為家庭教師,負責教育有莘國的貴族子弟,伊阿衡因此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女師僕。
曹縣元聖祠
後來帝契的後代履聽說有莘國的阿衡有非凡的治國之道,於是不惜屈尊三次來到有莘國請求阿衡跟隨自己成就一番大業,履的誠心最終打動了有莘國君,答應了履的請求,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商湯三聘伊尹的故事。後來伊阿衡輔佐商湯滅夏建立殷商王朝,被商湯封為右相尹,所以伊阿衡在歷史上又被稱為伊尹。
2017年5月在莘冢集挖出的刻於明嘉靖元年的石碑,上面有“三聘遺蹟”字樣
如今的“三聘遺蹟”已被存放在曹縣商都博物館中
商湯薨後,伊尹又先後輔佐商湯的三個子孫外丙、仲壬、太甲繼任商王,據傳說最後活了一百多歲才病逝。伊尹故鄉有莘國的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聖賢,在有莘國都建立了阿衡祠。後來有莘國滅亡後,有莘國的國都成為一片廢墟之地,被稱為有莘冢,簡稱莘冢。雖然國家滅亡了,但阿衡祠卻沒有消失,以後的兩千多年中,這座或取名阿衡祠或取名伊尹廟或取名元聖祠的廟宇一直都是當地人們紀念伊尹的重要場所。
莘冢集遺址
莘冢集遺址
莘冢集遺址
山東曹縣西北十公里左右的莘冢集正是三千多年前有莘國國都的遺址所在地,莘冢的名字從有莘國變成廢墟一直沿用了下來,紀念伊尹的阿衡祠也隨著莘冢集的名字一直保留了下來。據清代《欽定古今圖書整合.方輿彙編.職方典.兗州府部》記載:
伊尹廟,在縣西北十八里,莘仲城未詳所始。明成化三年重修。縣東南二十里為伊尹墓,墓前亦有祠,宣德間知縣範希正徙建墓上。
清康熙年間《曹縣誌》中阿衡祠位置圖
清光緒年間《曹縣誌》中阿衡祠位置圖
由此可知,在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之前伊尹廟就一直存在,在宣德年間曹縣知縣範希正又在縣城東南二十里的伊尹墓前修建了伊尹廟。這和清朝光緒年間重修的《曹州府志》中關於元聖祠的記載完全一致:
元聖祠,在城東南二十里,舊楚丘城西即伊尹墓前。一在城北十八里莘冢集,原祀伊陟。明宣德間重修,祀伊尹,以陟附祀。
清光緒年間《曹州府志》中元聖祠記載
伊陟是伊尹的兒子,曾經擔任商王太戊的宰相。在清康熙年間重修的《曹縣誌》中記載:
阿衡祠,在城北十八里莘冢集,原祀伊陟,後宣德九年重修並祀伊尹,有安佐記,都御史劉愷詩。
清康熙年間《曹縣誌》中阿衡祠記載
清光緒年間《曹縣誌》中阿衡祠記載
後來光緒年間重修的《曹縣誌》中對阿衡祠的記載和康熙年間《曹縣誌》中的記載一字不差。劉愷曾任鴻臚寺卿,在明正德七年(1512年)升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理河道,就在劉愷總理河道期間,來到曹縣莘冢集拜謁了伊尹祠,並留下了《伊尹祠二首》:
三聘臨門一欠伸,格天功業在君民。
誰言太甲當年暗,總已猶能聽老臣。
湯相祠堂莘冢邊,劉郎堤外水連天。
敢將一檄達河伯,莫遣蛟龍犯聖賢。
清康熙年間的《曹州志》中也有阿衡祠的記載,不過裡面寫的是伊尹廟:
伊尹廟,在州南八十里莘仲城伊尹耕處,明都憲劉愷有詩勒名。
清康熙年間《曹州志》中伊尹廟記載
清康熙年間《曹州志》中阿衡祠位置圖
不但都御史劉愷寫過拜謁伊尹祠的詩詞,明清時期很多文人都到過曹縣拜謁過阿衡祠,也留下了很多關於阿衡祠的詩作。明代轟動全國的曹縣“父子五進士”中的王崇獻、王崇儉兄弟兩人都寫過阿衡祠的詩:
陳跡荒涼嘆黍離,風塵空掩聖臣祠。
泥金剝落留遺像,鳥篆模糊認斷碑。
吊伐義聲真不泯,唐虞世道亦堪悲。
湯陵咫尺深山裡,千古明良有所思。
——王崇獻《伊尹荒祠》
秋林落寒葉,下馬阿衡祠。
遙想格天業,縱觀元聖姿。
風雲連異木,鬼物護窮碑。
歲月嗟遲暮,空山萬古思。
——王崇儉《伊尹祠次陳韻》
曹縣元聖祠
曹縣元聖祠
王崇獻、王崇儉之後的文人徐篤、陳策以及明代崇禎年間商丘文人吳伯胤也都拜謁過阿衡祠,並且留下了詩作。
古柏陰森畫景幽,阿衡祠廟枕荒丘。
高蹤漫憶耕耘地,遺像猶存社稷憂。
五就擇君皆至愛,四徵徯後豈私謀。
誰期口實傳來世,放伐紛紛卒未休。
——徐篤《過莘冢謁商相祠》
路轉曹城北,翹瞻元聖祠。
丹青垂壯麗,麟鳳睹貞姿。
落日空抔土,高雲砌石碑。
明良感殊遇,立馬起長思。
——陳策《謁伊尹祠》
元聖祠堂莘冢邊,崔嵬結構自何年?
殘碑遺像多今古,落日空山拜几筵?
三聘長懷出處略,兩朝終賴保衡賢。
南巢口實桐宮事,萬歲千秋志故然。
——吳伯胤《伊尹古祠》
莘冢集遺址
莘冢集遺址
莘冢集遺址
伊尹,一位三千多年前的賢相,雖出生卑微,但卻多才多藝,樂堯舜之道。他不但輔佐商朝幾位君主成就大業,在烹飪、醫藥方面同樣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此後的三千多年間,家鄉的人從來沒有忘記這位才俊,阿衡祠便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現在的莘冢集除了一個長滿荒草的土堆和一塊孤零零的文物保護碑以及躺在地上的殘碑斷石外,阿衡祠早已成為了遙遠的記憶。
相關閱讀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