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888年,是中國海軍近代史上的一個高光時刻。

這一年,《美國海軍年鑑》根據全球海軍戰艦的噸位和實力,將北洋水師評定為了“世界第九”、“亞洲第一”。

然而,坐擁這樣的實力,北洋水師卻在1894—1895年間的甲午海戰中,兵敗日本,成為近代中國命運的轉折點。

是日本海軍計謀高深,實力更雄厚,還是北洋水師指揮失當,清政府腐朽沒落。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歷史的傷疤,重新解讀甲午海戰背後的風起雲湧。

悲劇之下,荒誕同行

1894年9月17日,波濤翻滾的黃海海面,炮火紛飛,激烈的海戰已經僵持了一天。

海風狂吹硝煙,密集的槍林彈雨中,一艘遍體鱗傷,嚴重側傾的艦船“致遠”號,正迎著炮火,衝鋒在前。

戰爭開始之前,船上的官兵,一直以為敵弱我強,交手後才知道,情勢逆轉,竟是敵強我弱。

眼看這艘艦艇很快不支,取勝很難,喊殺聲和兵士的哭泣,悲涼而撕裂,一位年輕的將領傲立甲板,大義凜然地對自己的將士說道:

“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此艦,足以奪其氣而成事。”

這振臂一呼,給了絕境中的將士們,極大的震動。他們吶喊著,開足艦艇馬力加速前進,誓要拼盡最後的力氣,與敵人同歸於盡。

這樣決絕的衝擊,讓敵人驚駭不已,集中多艘艦艇的火力來阻止。

白熱化的生死一搏之下,“致遠”號艦體中部被擊中爆炸。

隨後,一聲巨響,巨大的火球騰空,艦船沉沒,全艦官兵246人全部殉難。

這慘烈的一幕,就是發生在著名的中日甲午海戰中。

在世界歷史中,一支海軍艦隊在一場海戰中戰死,或以身殉國的將領佔到高階指揮官半數以上,極為罕見。

如今擁有著先進的鐵甲艦船的北洋水師,卻全軍覆滅,甲午海戰的慘敗在海戰歷史中可以說是史無前例,成了泱泱中華的至痛。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即便兩百多將士葬身大海的悲劇震撼人心,當時的百姓對海戰的真實情況卻存在著理解誤差。

一份名為《點石齋畫報》的報刊,傳遞給民眾的是另一幅畫面:中日甲午海戰,清軍擊毀倭寇艦艇,殲敵無數,大獲全勝。

這種“意淫”式的自戕,讓當時的《紐約時報》對我們發出了這樣的嘲諷:

“這是一個奇怪的民族,非常善於意淫,哪怕對著石柱子,也能在幻想中達到高潮。”

一場慘烈的海戰,加了一層國際社會的羞辱,悲劇上演著荒誕,為我們揭開了落後捱打的舊中國,各個層面的真實:

少數人的鞠躬盡瘁杯水車薪,戰爭背後粉飾太平的渾渾噩噩,喪權辱國的苟且偷生,更多的人靈魂被掏空,心甘情願帶著恥辱繼續前行才是失敗的癥結。

也驗證了慘烈的悲劇與敵人的“蓄謀已久”有關,但更多的是“自我的墮落”。

羞辱背後,政治博弈

甲午海戰的悲劇,要從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的興建說起。

晚清末年,西方侵略者用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拉開了瓜分中國的序幕,一些有識之士第一次意識到,建立屬於自己的海軍非常重要。

圍繞著“師夷之技以自強”的主題,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興起,學習西方技術,盛行一時。

自行建造船隻和購買洋人的先進的槍炮艦船,都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李鴻章多方奔走,在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成立了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北洋水師。

從1875年開始創設,到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組建成軍,規模達到了大小軍艦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

清政府也以為自己真的足夠強大,不但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閱兵式,還引發了日本的極大關注,受邀長崎、橫濱兩個港口訪問。

這為中日交戰埋下了伏筆。

當時的日本和中國有著差不多的遭遇,同樣被西方的軍艦敲開了國門,經歷著“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因為這些前來侵犯的船隻,全身塗抹著黑色油漆,這一事件被日本人稱之為“黑船來航”。

“黑船事件”令日本政治開始分野。一部分人認識到國家的閉關鎖國,遠走國外,另一部分在國內承受著不平等條約的蹂躪,也夢想國家強大。

很快見識過西方工業發展的人回到國內,讓幕府時代沒落,明治改革維新崛起,日本國力開始起飛。

但北洋水師的官兵第一次踏上日本的長崎,對這個彈丸小國卻極為輕視,傲慢在這裡淋漓盡致的顯露出來。

在日本官方的描述裡,這些北洋水師的軍官與士兵,很不自律,他們睡日本妓女、酗酒、打架,還引發了流血衝突。

但是,北洋水師的艦船炮口對準長崎。日本因為軍事力量不及清軍,只能選擇沉默。

訪問變成了談判與和解,促使日本開始重視海軍力量。

第二次出訪橫濱,北洋水師因為李鴻章購買了“致遠”“鎮遠”這樣的鐵甲艦船,無往不利,更為強大。

這讓日本民眾產生了更多的危機感,刺激到全民掀起“海防獻金運動”,捐款買軍艦,天皇更是從私人內庫中撥款三十萬元,自律道一天只吃一頓飯,從牙縫裡省錢!

而北洋水師在尋訪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被對方看透,即便擁有著世界上最精銳的武器,這支軍隊的腐化也是一種真實,不足畏懼。

戲劇化的一幕在這樣的節點上演了。

出訪歸來,清廷戶部上奏,停止購買海軍軍械裝備,讓北洋水師的鐵甲艦隨時間成了廢銅爛鐵。

而日本卻在全民勵志之下,購買了4艘鐵甲艦,6艘巡洋艦,短時間內崛起,並逐漸把中國作為了自己的侵犯物件。

戰爭的前奏,慢慢醞釀成功。

實力如何,實戰劃定

中日的較量從朝鮮半島開始。

1894年,農曆甲午年的春夏之際,朝鮮半島爆發了東學黨農民起義。

作為清政府的藩屬國,朝鮮政府第一想到的就是向清軍,求取軍事支援。

朝鮮內部戰爭讓日本看到了機遇。

日本明治政府早就關注到了朝鮮的跳臺作用。在維新變法的最初,就將“征服朝鮮”納入了自己的計劃。

1876年,日本效法西方,以武力先打開了朝鮮國門,強迫朝鮮政府簽訂了《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像中國一樣進駐朝鮮,伺機尋找與中國叫板的藉口。

東學黨農民起義之前,朝鮮曾經發生過兩次戰亂,壬午兵變和甲申叛亂。日本也曾經企圖藉機激化矛盾,讓戰爭擴大。

但計劃不如變化快,都因為清軍平定而失去機遇。

連續兩次失利後,面對東學黨農民起義的機會,日本改變了策略:

先下手為強,趁亂進入漢城王宮,先挾持了朝鮮國王,然後襲擊清軍借來運兵的英國商輪“高升”號製造事端,拉開了甲午戰爭的序幕。

馬雲說:“失敗的道理都差不多,就是那麼四五個很愚蠢的決定。”

清政府做出的第一個錯誤的決定就是輕敵。

朝鮮的內亂之處,清政府內部曾經就要不要和日本政府武力爭鬥,進行過短暫的廷議。

很多官員認為,北洋水師實力雄厚,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國,根本不值得畏懼。

日本政府拒不承認中國在朝鮮的藩屬國地位,還搞偷襲,這一點令人不爽。出兵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一個國家被外強欺凌,狠狠地給以還擊是一個民族的骨氣,但輕敵卻又是戰爭的大忌。

清軍所謂的實力早就被時間偷走。

不但清軍腐敗嚴重,紀律渙散,戰艦也因為幾年之間沒有更換新的裝備,失於維修,已經落伍。

更悲劇的是,因為政府部門很不作為,使用劣質煤炭做輪船燃料,戰艦速度上根本無法與日本海軍抗衡。

清軍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被迫自衛還擊,註定了失敗。

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戰,清軍先和日軍在平壤展開了大規模的陸地作戰,隨後因為制海權在黃海激戰,釀造了甲午海戰的悲劇。

一個處心積慮有備而來,一個有所忌憚卻掉以輕心,結局可想而知。

這場戰爭,一直打到了北洋水師的老巢威海衛,最後日軍從劉公島登陸,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還沒有結束。

實力不是臆想的,真槍實彈的戰場才是檢驗,盲目的自大最後造就的只有悲劇。

清軍節節敗退,日軍隨後全面挺進遼東,將戰火燒到了中國的土地上。

塵埃落定,警鐘長鳴

中日甲午海戰之後,“天朝美夢”徹底被擊碎了!

迫於政治恐慌,1894年9月底,慈禧太后重新起用罷黜的恭親王奕訢出面,請求英國聯合美國和俄國共同調停中日戰爭。

此時,日本軍隊雖然一路挺進,卻終究因為國力有限後續不接國內的暴亂,清政府提出和談,他們求之不得,中日戰爭就此結束。

像清末的每次戰敗一樣,中日甲午海戰,也沒有逃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宿命。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永遠定格史冊。

在這個條約裡,除了大量賠款以外,日本獲得特權以外,還允諾了臺灣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這成為了每一箇中國人內心,延續至今的傷痛和恥辱。

而失去土地僅僅是一個開始,甲午中日戰爭的意義和悲劇還在條約以後延續。

打敗中國後,日本人的胃口越來越大,膨脹發動侵華戰爭,讓整個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躪。

慶幸的是,沉重的苦難也孕育著崛起,中國人的骨子裡寫滿了不屈,毛主席凝聚中華民族智慧用艱苦卓絕的抗爭最後爭取了民族的獨立。

所以,甲午風雲雖然已經走遠,每一箇中國人卻一定要永遠銘記:

我們可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記歷史;可以忘掉失敗,卻不會忘掉血的教訓;可以忘掉傷疤,但不能忘卻恥辱。

1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中原的人們為什麼要打通河西走廊,前往更廣闊的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