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300年,是馬可波羅回到自己國家的第五年,當時的中國是元成宗統治時期,來到中國後的馬可波羅寫了一本《馬可波羅遊記》,幾乎讓當時的整個歐洲都為之轟動,每個國家都在仰慕這個東方遍地是黃金的國家,那種羨慕嫉妒簡直無法沒法用語言來表達。於是清華經濟史的研究團隊,在這兩年卻發現了一個“幽默”的結果,就是在一千三百年前,中國的經濟方面就已經落後給義大利了,這讓人很難理解這個結果的產生。
馬可波羅本身是義大利人,總不可能去誇讚中國,然後去貶低自己的國家把?把中國吹噓的那麼厲害對他有什麼好處嗎?當時學者研究團隊,在官方和民間的史籍當中,算出了當時宋明清的經濟GDP,以及經濟結構,還有公共財政等這些狀況,最後這個結論卻很驚人,那就是宋朝,中國生活的水平在世界算是領先的,就在1300年的時候,卻落後於義大利,1400年更是落後英國,而1750年,部分地區雖然和西歐水平差不多,但整體比較起來是落後於歐洲的。
研究團隊也表明:因為人口增長的速度太快,已經超過了土地和資本的積累,導致勞動生產率下降,也就是說,除了這個時候落後於西歐的話,還不是讓人比較驚訝,但是1300年比義大利落後,而1400年比英國落後絕對是讓人吃驚的。大家都覺得,在明朝後期的時候,中國的發展才慢慢落後,到了清朝就整體落後了,可是團隊的這個發現,卻把這個時間段提前了二百多年,到底有何根據?
當然不可能是胡亂猜測,宋元明清,當時中國可以很輕鬆的維持一個十萬的常備軍,還有其他大規模的建築,尤其是在明朝初期,當時因為元朝建立的時候,拆了不少的宋朝城牆,於是明朝初期就開始重新修建,而這些舉動,都足以證明當時的社會生產力,還有經濟狀況都是可以的。在這說,元明時期,歐洲其他國家能夠有幾千或者上萬的常備軍都是很厲害的,有的甚至因為戰爭賠款把領地都給貢獻出去了,不過當時歐洲也沒建立什麼,就是一些歐洲城堡,可是和明朝的城牆如何比?
不管是從什麼角度,這兩點都是反應了一個國家的發揮成都,其實就算是義大利或者英國超過了中國當時的發展,也沒有什麼,因為中國地方大,南北差異也很大,而他們的國家本身就小,經濟水平能夠超前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要是中國當時也往小了算,一定能超了他們,所以兩者沒有什麼可比的,一個小國家有錢的話,人均經濟超過中國太正常了,就像瑞士都能超了美國。
可是當時歐洲只有港口城市算得上富裕,其他的地方都還很落後,工業也不發達,只有農業還是被束縛的,所以在1500年前,歐洲的水平還是比不上中國。更別說1300年,就算是在最早的時期,歐洲超過了中國這也不算什麼,只是數字而已,放到實際家庭當中水平,還是不如中國。
就比如在1300多年前,義大利的一個家庭年收入是五十兩,可是中國年收入四十兩,那麼到底誰過得更幸福?一般情況下,中國家庭的生活水平較高,因為絲綢,布匹,書籍,瓷器,在成本上就比歐洲低,也許四十兩可以買的東西,義大利人買需要二百多輛都不止,可是這些商品都是歐洲人所需要的,但當時歐洲好像沒有什麼商品是中國人的必需品。
因此當時馬可波羅來到北京,被忽必烈所接待,還在中國當了一段時間的官,後來回到義大利,完成了《馬可波羅遊記》,在裡面他稱中國是“黃金之國”,很是羨慕這個國家,但是當這個遊記被刊登之後不到一年,中國的水平就大大落後了,別說中國難以相信,馬可波羅大概也無法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