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太史公的《鴻門宴》一節,宴會中的那種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種種刀光劍影讓人驚歎震撼。項羽的蓋世武功而胸無大謀;劉邦的膽顫心驚而機智脫身,莫不令人擊掌讚歎:彩!真想不到小小的新豐鴻門堡子,一個暗藏殺機幾乎有來無回的鴻門宴會,竟然讓秦末兩大農民起義軍的首領,獲得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局: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烏江自盡;山村野夫勢力弱小的潑皮劉邦成就帝業。
2020年六月的一天,四五玩伴相約,來到了新豐古鎮鴻門宴古址一遊。
新豐鎮東西一條斜斜的大長街道,首尾三個大十字與主街道南北貫通。北朓渭水,南依終南,聞名於世的驪山溫泉緊鄰於前。六月裡陽光燦爛,花紅葉綠。終南山上藏臥虎,渭水河裡翻蛟龍。看山看水看天地,項王在此鴻門宴;思古思今思歷史,漢王赴宴龍脈傳。
閒言略去,過新豐鎮向東南拐穿108國道,步行三十多分鐘,即看見了鴻門堡子。這該是兩千多年前的鴻門宴之古蹟了。
鴻門宴古蹟就在一個略高的土堡子上,現今的名稱即鴻門堡子村,真古蹟、老名稱。留傳至今兩千多年,東西南北四顧看,早已不見秦末義軍的身影,留下的只是傳說和遠去的冽冽風聲。
當是時,項王兵四十萬,駐新豐。沛公兵十萬駐霸上。新豐到霸上路途區區四十里,以項羽的威猛剛毅,別說設宴鴻門了,直接衝殺過去,也就一頓飯的功夫。鴻門設宴,純粹是亞父范增的主意。可惜教給愚人的曲子唱不了,可見項羽之智商高低和目光之長短。只知舉鼎不知舉國,鼠目寸光空有武功。宋朝酒鬼詞人李清照有一首詩單表項羽: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可惜李大才女的空嘆了!三十歲之前的西楚霸王,衝鋒陷陣大戰七十三仗,僅僅敗過一次,一次就在烏江自刎了;自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始,到新豐鴻門設宴止,雖行倒秦之義舉,亦做武夫惡魔之凶事。活埋秦將王離降卒20萬,破涵谷入咸陽奪關中民財千萬,焚燒阿房宮及始皇陵寢,大封舊六國後代共十八王。既兇殘暴虐,又大開歷史倒車。力拔山兮胸無志,難為霸王過江東。
反觀沛公劉邦那就大不一樣了,劉邦這個人雖是小小的亭長出身。也貪財好色,但把貪財好色的度拿捏的很有分寸。楚漢相爭四年,時不時被項羽打的屁滾尿流,抱頭鼠竄。曾經被項羽抓去了父母妻子而據為人質,曾經在逃命的路上三次扔掉了長女。但劉邦不分封列王,不開歷史倒車,目標長遠,從善如流。讓曾經是項羽的部下如英布韓信等等有才之人,傾心相助,終於歷經四年之久的楚漢相爭,成就了華夏民族的再次統一。
這是鴻門堡現存大門,太史公的《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的故事,兩千多年前就發生在此。古堡遺址鴻門是說,遺址前有一峭塬,似刀劈一般,斷為兩斷,南北洞開,猶如城門,故稱鴻門。
在鴻門宴遺址遊觀,看這秦磚漢瓦,莫不讓人徒增感嘆!秦王贏政在祖先一百五十多年的奮鬥基礎上,於公元前220年統一了華夏民族。僅僅過了十五年就因暴政而人事息亡了!公元前209年大澤鄉義舉如火,烈焰席捲河南河北。項羽劉邦同為楚人,就因著鴻門一宴而刀兵相見。歷史的煙雲永遠深藏著民眾的亡魂和血淚,留下的總是兩千多年的後人指點江山。忽然想起了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思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做為出身低微的劉邦來說,自身的才智若不遇特殊的社會機遇,是難以成就帝業的。能唱出這首浩邁而雄壯的歌,最合他的理想和志向!然而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可奈何!就充分表達出了項羽那種勇武蓋世、力拔山河、英雄惜美的短氣和無奈。也是項羽的為人寫照和絕命詞!
同為楚人而不同的兩首歌,相同的是兩首歌中的每一句都有一個“兮”字,一個相同的字反映了兩個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命運。只有鴻門宴把兩個人深深地刻在了一起,在鴻門宴古址遊觀了大半天,這兩首歌不停的在心中湧現。
二零二零年六月遊觀鴻門宴古址習作。
(文中圖一,圖二,圖十一為網路圖片,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