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41年,魏國和趙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告急。齊國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魏將龐涓得到這個訊息,放棄攻打韓國率兵救援,但齊軍已經越過齊境繼續西進。孫臏對田忌說:“齊國素有怯懦的名聲,他們魏國軍隊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齊國,善於作戰的人只能因勢利導。兵法上說,行軍百里與敵爭利會損失上將軍,行軍五十里而與敵爭利只有一半人能趕到。為了讓魏軍以為齊軍大量掉隊逃跑,應使齊軍進入魏國境內後先設十萬個灶,過一天設五萬個灶,再過一天設三萬個灶。”龐涓帶兵追趕三天,見到齊軍所留灶跡,非常高興,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入我境內三天,士兵已經逃跑了一大半。”於是,龐涓丟下重甲步兵,只率輕兵銳卒前進,加快速度來追趕齊軍。
孫臏估計魏軍的行軍速度,認為天黑應當趕到馬陵。馬陵道路狹窄而且險阻,可以埋伏兵馬,於是把路旁一棵大樹削去樹皮,露出白花花的樹杆,並在上面書寫: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然後命令齊軍善射者持上萬張弩,埋伏在道路兩旁,約定:天黑見到點著的火把,就一起放箭。果然,龐涓於夜晚來到削去樹皮的大樹下,看見樹上寫著字,便鑽木取火來照明。字還沒有讀完,齊軍萬弩齊發,魏軍大亂。龐涓自知無計可施,部隊已經喪失戰鬥力,只好自刎,臨死說:“一著不慎,遂使豎子成名!”齊國乘勝追擊,正遇魏太子申率後軍趕到,一陣衝殺,魏軍兵敗如山倒。齊軍生擒太子申,大獲全勝。
東漢時期,羌人侵擾武都(今甘肅西和縣仇池山東麓),鄧太后(東漢朝著名女政治家,漢和帝皇后)知道虞詡有將帥的韜略,擢調他充任武都太守,並在嘉德殿接見他,厚加賞賜。
羌軍得到虞詡上任的訊息後,便在陳倉崤谷集結,要攔截他。虞詡得知後,立即下令部隊停止前進,並宣稱:“我已上書請求援兵,等援兵到後,再動身出發。”羌軍聽說了以後,便分頭到鄰縣劫掠。虞詡趁羌軍兵力分散的機會,日夜兼程,前進了一百多里。他讓官兵每人各做兩個灶,以後每日增加一倍,羌軍不敢逼近。有人問虞詡說:“從前,孫臏使用過減灶的計策,而您卻增加灶的數量。兵法說:每日行軍不超過三十里,以保持體力、防備意外,而您如今卻每天行軍將近二百里,這是什麼道理?”虞詡說:“敵軍兵多,我軍兵少,走慢了容易被追上,走快了敵軍便不能測知我軍的底細。敵軍見我軍的灶數日益增多,必定認為武都郡已派兵前來接應。我軍人數既多、行動又快,敵軍必然不敢來追。”
虞詡到達武都郡府以後,查閱郡兵不滿三千,而羌軍卻有一萬餘人,圍攻赤亭達幾十日之久。虞詡便向部隊下令,不準使用強弩,只准暗中使用小弩。羌人誤認為漢軍弓弩力量弱,射不到自己,便集中兵力猛烈進攻。於是,虞詡命令每二十隻強弩集中射一個敵人,射無不中,敵軍很快被射成一個個“刺蝟”。羌軍大為震恐,嚇得連連後退。但虞詡趁勝率領部下出城奮勇追擊,殺傷很多敵人,這一下將羌軍打得不輕,再不敢冒然攻城了。第二天,虞詡集合所有部隊,命令他們先從東門出城,再從北門入城,然後改換服裝,往復迴圈多次。羌軍不知城內漢軍多少,更加驚恐不安。
虞詡估計羌軍必然撤走,便秘密派遣五百餘人在河道淺水處設下埋伏,守侯著羌軍的逃路。羌軍果然著急退兵,漢軍伏兵乘夜截擊,大敗羌軍,斬殺俘虜的敵人數量很多,羌軍從此潰敗離散,南逃進入益州。於是,虞詡檢視研究地形,構築營壘一百八十所,召回流亡的百姓,賑貸貧民,武都郡逐漸安定。
孫臏有意向敵人示弱,而虞詡有意向敵人示強,這是由於戰場形勢不同,戰略戰術也應因時而動、因事制宜,靈活運用,而不能因循守舊、不知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