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春秋時代,不僅諸侯國之間的爭霸戰爭頻繁,諸侯國內部的矛盾和鬥爭也日趨激烈,主要表現為卿大夫與公室之間政治鬥爭。鬥爭的結果使得各國的公室不同程度地衰落了,卿大夫逐漸掌握了國家的政權。

晉國中春秋爭霸戰爭的主角之一,晉楚兩國之間的鬥爭構成春秋時代的主旋律。在兩國爭霸戰爭的後期,晉國定下了三軍疲楚的計策,將楚國的軍隊分為三軍,分別由異姓計程車大夫掌握。三軍輪流出徵,消耗楚軍的力量。

三軍疲楚的計策果然有效,晉國在兩國爭霸戰爭中獲得了優勢。但是,這個做法也是危險的,使得國家權力逐漸從國君手中轉移到卿大夫手中。後來,晉國的軍隊由三軍擴充到六軍,卿的人數也由六人變為十二人,這就使得卿族的勢力進一步加強,公族的地位卻日趨沒落。

晉獻公時,由於公族內亂,晉國的公族喪亡殆盡,導致晉國形成無公族的局面。晉文公繼位後,改革內政,不再分封公室宗族子弟,而是起用了一批異姓貴族。從此,公室宗族不 能充任卿職在晉國成為定例。

異姓貴族掌握軍政大權,公室與卿族之間便發生了矛盾。晉文公之後,大夫趙盾專權,操縱晉國政治。晉靈公對趙盾不滿,兩次謀殺都沒有成功,反被趙盾刺殺,這是卿族刺殺晉國君主的最早事例。其後,又有異姓貴族欒書、中行偃刺殺晉厲公的事例。

厲公以後,諸卿室之間相互吞併,晉國的異姓貴族原有十餘族,到悼公時就剩下韓氏、趙氏、魏氏、知氏、範氏、中行氏六家了。“六卿強,公室卑”,政權已完全由六卿壟斷,晉君形同虛設。

六卿雖共掌國政,但他們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也日益激烈,公元前497年,韓、趙、魏、知四家聯合起來,奉晉定公之命伐滅了範、中行二家,從此六卿變成了四卿。其中,尤以知氏為大。四家分了範、中行兩家之地,知氏所得最多,卻依舊不滿足。他有自為晉君的野心,還想消滅其餘三家,實現自己的君主之夢。

他忽然想到了一個計策,建議各家都要歸還晉公室一百里的土地和人口,以此振興晉國公室的實力。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都心知肚明,這分明是要消弱他們三家實力,為日後消滅他們做準備。畏於知氏實力,韓家和魏家都交了土地和人口,但趙家卻不肯交。

知家大夫伯瑤知道大怒,與韓、魏兩家訂下協議,攻滅趙家後由三家平分趙家土地。公元前455年,知氏率領韓、魏兩家攻打趙氏。趙氏退至晉陽,晉陽城牆高,糧草足,三家圍了三年都沒有將晉陽城攻破。

公元前453年,知伯瑤看到繞晉陽城向東北而流的晉水,想到了一個水淹晉陽城的詭計。他命令士兵趁旱季雨水少,在晉水河的上游築壩攔水。到了雨季,洪水就要到來,他又讓士命開壩放水。滔滔洪水向晉陽城衝去,晉陽城中頓時亂作一團。

此時,韓康子、魏桓子與知伯瑤在高處將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知伯瑤得意洋洋,韓康子與魏桓子卻心驚膽顫。原來,他們的封邑旁也都有一條河流經過,眼前所發生的一切,不知道哪一天就要發生到自家身上。

晉陽城水淹後,趙襄子急忙派謀士連夜找到韓、魏兩家的大營,勸說兩家倒戈。韓康子、魏桓子此時正憂心重重,唇亡則齒寒。知伯瑤志在消除異已,趙家滅亡後,同樣的命運就要輪到韓、魏兩家了。所以,韓康子、魏桓子同意聯合趙家攻滅知氏的建議。

第二天晚上,韓、趙、魏三家聯軍突襲知氏軍營,他的兵馬死傷無數,他自己在混亂中也被殺死並滅族。三家攻滅了知氏後,平分了知氏的土地。從此,韓、趙、魏在晉國三足鼎立,開始有了國的形態。

幽公時,晉公室所保有的土地只有絳和曲沃兩處,幽公反要去朝見三家大夫。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升三家大夫為侯。公元前376年,三家又將晉公室僅有的土地分掉,晉公室宣告滅亡,晉國從此分裂為韓、趙、魏三國,史稱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標誌著春秋時期的結束,歷史便進入了七雄爭霸的戰國時代。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中華人物梳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