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我們都知道其實就是秦始皇的殉葬品,
而我們平時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裡看到的就是如圖中這些土色的的陶俑,
這樣的兵馬俑看起來似乎有些單調,單板,這兵馬俑咋都是土色呢。
其實,兵馬俑在製作的時候,工匠們都是燒製好上了顏色的,
在封閉的墓穴環境中儲存了幾千年,直到今天。
遺憾的是當年兵馬俑遭到盜掘,沒有辦法,考古學家們只能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進行搶救性挖掘。
當色彩絢麗,造型威武的兵馬俑出土時,
由於接觸到空氣,他們身上的顏料在15秒內就捲曲了,4分鐘後就開始脫落了。
由於當年沒有很好的保護技術,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兵馬俑掉色,逐漸變成現在這灰土色的樣子。
如圖就是兵馬俑剛出土時所拍的照片,色彩豔麗,栩栩如生,
不仔細看還真以為是個真人,而且能在兵馬俑上用上這麼多顏色,
在兩千多年前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為了解決兵馬俑脫色問題,
1992年德國文物保護局和陝西文物局簽署了協議,由德國提供資金和裝置,
中國提供陶俑樣本和研究方案,兩方以秦始皇兵馬俑文物保護技術研究進行合作。
1997年,對於彩繪脫落的問題,
中德雙方終於研究出既能抗皺又能加固彩繪的技術,
而這種技術也首次保護了整體兵馬俑,使用了這種技術的兵馬俑在10年後的今天也基本沒有變色。
但即使是這樣,我們也不能復原出剛出土時的大紅大綠的兵馬俑了。
秦始皇兵馬俑身上的彩繪是由褐色的有機底層和彩色顏料層構成的,
兵馬俑身上彩繪所用顏色基本有紅、綠、藍、中國紫、黃、黑、白等,
多為天然礦物質材料,其中中國紫和白色為人工製造,
中國紫這種顏料在自然界中還未曾發現,而兵馬俑卻是目前已知的使用中國紫最早使用這種顏色的實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