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魯迅先生在雜文《“人話”》中,講到浙西地方的一則笑話,說的是正值暑熱時節,一位農婦在農田裡汗流浹背地勞作,又累又餓時,她忽然感嘆道:“不知宮裡的皇后娘娘過著怎樣的快活日子,大概是優哉遊哉地躺在床上睡午覺,醒來的時候,就可以大喊一聲:'太監,拿個柿餅來!'”

能夠隨心所欲地睡午覺,讓太監隨時拿柿餅過來吃,是農婦對於宮廷生活的全部想象。雖說這只是則笑談,不過古往今來,人們對於皇家生活的好奇心卻始終如一。

於是,關於那個紅牆黃瓦內的神秘世界裡,皇帝、后妃們吃什麼、穿什麼、日常起居有哪些講究,被一一編排進民間故事、戲文小說裡,為單調乏味的尋常生活提供了難得的想象空間。

到了現代社會,各種打著“宮廷筵席”“御膳”旗號的餐館層出不窮,某種程度上正是迎合了人們的獵奇心理。

可惜的是,其中不少都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乍聽名號響噹噹,做出來的餐點差強人意,之前被網友熱議的“某家菜”就是其中一例。究其根源,部分在於對宮廷菜系缺乏系統的認知,沒有厚重的歷史文化背景做支撐,失去了對傳統的敬畏之心,也就難怪菜品“趕客”了。

最近讀到一本圖文並茂的好書《故宮宴》,由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長期專注於清代宮廷飲食研究的苑洪琪,與烹飪大師、有“中國廚王”之稱的顧玉亮合作編著,插畫作者蘇徵樓為本書繪製了精美的插圖,每個月份都以一隻或形態可掬、或優雅嫻靜的“故宮美貓”開篇。

與其他介紹宮廷宴飲的書籍不同,《故宮宴》以月份為主軸,結合“薦新”這一重要的祭饗活動,呈現不同季節的清宮飲食特色,並復原出80道美味的皇家菜品。隨手翻開這本《故宮宴》,琳琅滿目、做工精細的食物看得人食指大動,而那些隱藏在飲食背後的禮儀制度、趣事逸聞,既滿足了人們對宮廷生活的好奇心,更讓讀者在不知不覺間,享受了一場絕佳的思想盛宴。

縱觀整部清朝歷史,從建立王朝的努爾哈赤、皇太極,到開創盛世格局的康熙、乾隆,再到帝國尾聲的道光、溥儀,一代代帝王的餐桌上,來自天南海北的食材,不同時令的節氣風俗,構成了一部妙趣橫生的故宮史。

01 王公得自帶酒肉赴宴?從“滿食為尊”到滿漢席

提到清代宮廷美食,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滿漢全席”:108道菜品,涵蓋各式南北食材,山珍海味、冷餚熱菜兼備,簡直是“吃貨”們夢想中的饕餮大餐。

不過,《故宮宴》中卻指出,清代宮廷中並無所謂的“滿漢全席”之說,它更多是清朝覆亡後,一些原先服務於內務府的膳房廚役為了謀生,所想出來的攬客噱頭。

“滿漢全席”的原型實為“滿漢席”,它沒有統一的選單,菜式的規格、數量等均無定製,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時期進行個性化調整。關於“滿漢席”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南巡時期。

當時揚州官員為了招待遠道而來的皇帝、官員一行,特意準備了一百一十多種的菜品,其中既有滿族風味的餐點,也有江南特色美食,文人李鬥在《揚州畫舫錄》中記錄了這一盛況,並稱其為“滿漢席也”。後來,“滿漢席”的做法流傳到宮廷之中,成為大型豪華宴席的代稱。

滿漢席的出現,某種程度上與清代帝王的統治理念息息相關。

在入關之初,宮廷飲食嚴格奉行“滿食為尊”的原則,無論是菜品還是禮儀,都帶有濃郁的遊牧民族特色,食物多以牛羊肉為主,十分粗獷豪放。

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帝在款待打了勝仗的八旗官兵,或者適逢元旦、萬壽、冬至等重大節慶,在宮內饗宴王公貴族時,通常會要求赴宴者自帶酒肉,倘若不便攜帶,也可以折成銀兩,由光祿寺、禮部等機構代為採買。

這種聽起來十分“奇葩”的規定,一直延續到了康熙時期。隨著清朝統治的日漸穩固,滿、漢民族間的交往不斷加深,清朝在制度、文化、禮儀等方面大量吸收借鑑漢族傳統,官員隊伍中的漢族面孔越來越多。

為了拉攏人心,清朝在宮廷食制上做出了改革,強調“飲食服用,皆如華人”。滿漢官員同時出席宮廷宴會時,無不再以民族身份作為區分,而是統一按官職高低安排座次,漢族風味的菜餚成為宮廷餐桌上的新寵,“滿漢席”正是這一民族融合趨勢的集中體現。

02 “好吃”的帝王:康熙、乾隆爺孫二人的美食經

初創時期的大清帝國,由於資金不太寬裕,宮廷飲食以粗樸、簡單為主要特點,到了康乾盛世時期,帝王后妃們餐桌上的花樣越來越多,數量、質量都有了極大提升,康熙、乾隆兩位皇帝更是懂吃、會吃的老饕。

我們先來看一份乾隆皇帝的早膳選單:炒雞、大炒肉、燉酸菜熱鍋、鹿筋拆鴨子熱鍋、羊西爾佔、蘋果軟燴、蒸肥雞燒狍肉、醋烹豆芽菜、肉絲炒韭菜、象棋眼小饃首……

一大清早,又是雞鴨、鹿筋,又是羊肉、狍子肉的,出產自關外地區的肉類是早餐的主角,側面反映出清代不忘先祖的統治理念。為了平衡肉食過多產生的油膩口感,選單中還特意加入了酸菜、蘋果、豆芽、韭菜等蔬果。

其實,在清代宮廷飲食中,諸如鹿肉、人參、燕窩等名貴食材固然頗受追捧,還有很多來自大江南北的平民食物逐漸“滲透”進宮廷之中,成為帝王餐桌上的配角。

這一方面得益於清朝廣袤的統治疆域,每年各地都要進貢豐富的食材供帝王“嚐鮮”,如廣西的荔浦芋頭、嶺南的荔枝、蘇州的粽子糖、湖南的洞庭橘、江浙的八珍糕、雲南的普洱……

與此同時,帝王后妃們吃膩了山珍海味,偶爾也想換換口味,這就為民間小吃進入御膳提供了契機。

有人愛得深切、有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豆汁兒,一度是乾隆、慈禧摯愛的飲品,還專門從民間招募豆汁高手進宮製作。中原人民青黃不接時,用尚未完全成熟的青麥粒做成的小吃捻轉兒、用榆錢和麵粉蒸成的榆錢糕,也曾在宮中風靡一時。

另一方面則與乾隆南巡、康熙巡幸盛京等盛事密切相關。乾隆南巡期間,留下了無數與食物有關的傳說,每當興之所至,品嚐到了某種美味,便揮毫潑墨為其命名,或寫下一首讚頌食物的詩歌,成就一段段佳話。

有個故事中,乾隆微服私訪時肚子餓了,就來到一位農婦家中,對方給他做了一道菠菜熬豆腐。吃飽喝足以後,乾隆照例詢問所用的食材,機敏的農婦答道:“金鑲白玉板,紅嘴綠鸚哥。”於是,菠菜又多了個雅號“鸚鵡菜”。在電視劇《還珠格格》中,把尋常的菠菜說成“紅嘴綠鸚哥”的主角,又變成了紫薇格格。

這些故事自然是真假參半,但乾隆南巡的確大大推動了飲食的南北交流。當乾隆從江南返京時,不僅帶回了大量的食材、菜譜,還有一些江南名廚隨行,他們隨後進入御膳房,宮廷飲食也變得愈加豐富多彩。在遺留下來的清宮御膳菜譜中,諸如拌芥末菠菜、海米炒菠菜、豬肉菠菜餃子等食物隨處可見,蘇州名廚張東官烹製的蘇造肉在宮廷中大受歡迎。

另一位清代帝王康熙,雖未能像乾隆那樣六下江南,但他對美食同樣很有研究。

在巡幸盛京、蒙古等地期間,康熙經常派人把各地的美食土產送到京城,供太后、妃嬪們享用,還不忘逐一指導食用方法、點評各地食物優劣。

他在信件中對蒙古的奶製品讚譽有加,稱“奶皮子、奶子、酸奶子、奶子酒等吃得甚足”。至於哈密地區所出產的曬乾甜瓜,在食用時,須“先用涼水或熱水洗淨,後用熱水泡片,時不拘冷熱,皆可食得。其味相鮮瓜,水似桃幹蜜水。”

03 吃不飽飯的末代皇帝:皇宮裡的另類養生理念

康熙、乾隆爺孫二人的“好吃”故事,是清王朝發展至鼎盛時期的一個小小側面,到了清晚期,吏治敗壞、統治階層日益腐朽的現實,則為宮廷餐桌蒙上了一層晦暗的陰影。

即便如此,宮廷膳食上的開銷並未因此得以有效控制。據說有一次,道光皇帝隨口問大臣早餐吃了什麼,對方回答說吃了幾枚雞蛋,道光大為驚訝:“一枚雞蛋要10兩銀子,我都不捨得多吃,愛卿家裡太富裕了吧?”

不光是10兩銀子一枚的雞蛋,一位大臣在參加皇宮宴會回家後,在日記中吐槽,當晚所端上來的菜品中,不乏以次充好、腐敗變質的食物,這些細節足以看出清晚期內務府欺上瞞下、鋪張浪費的糟糕狀況。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到,僅他一人,每天的分例菜肉就高達660斤,包括肥鴨3只、肥雞2只、湯肉5斤等,但他能吃到的分量卻寥寥無幾,大量的食材不過是為了排場和遵守禮制,實際上“飯菜是大量的做而不吃”。在他的幼年記憶裡,更多的時候其實是“吃不飽”。

在古代的皇宮貴族之家,人們在撫育幼年子女時,為了防止孩子因為進食太多名貴食材消化不良,常常強調要“三分餓”,但有時過猶不及,反而出現營養不良而餓出胃病、甚至餓死的荒唐境況。

特別是在小孩生病時,更是以吃米粥等清淡食物為主,有時還會故意餓上幾天。《紅樓夢》裡晴雯生病一節,就講到了賈府的“秘方”:只一略有些傷風咳嗽,總以淨餓為主,次則服藥調養。寶玉捱打之後,

這種獨特的“養生”理念,對於正在長身體的溥儀來說,著實有些痛苦。有一次他餓極了,就把隆裕太后讓他餵魚的幹饅頭,狼吞虎嚥地吃掉了,還有一回趁太監不注意,整整吃了六個春餅。不過,太后覺得幼年溥儀“吃不飽”是正常的,不僅沒有增加食物分量,還對他的三餐管得更加嚴格了。

成年後的溥儀不再有飲食匱乏的困擾,在老師莊士敦等人的影響下,他的飲食偏好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西餐”開始走進紫禁城,悄然改變了過去近300年間滿漢餐食一統天下的局面,此時距離滿清帝國走向覆亡僅有一步之遙。

一本《故宮宴》,帶你“食紫禁城人間煙火,品大故宮千滋百味”。

推開紫禁城厚重的紅色大門,穿梭於古老的宮苑之間,翻開塵封已久的御膳檔案,透過一道道或精緻、或粗樸的宮廷美食,窺見一個逝去王朝的歷史變遷,更能領略古人無盡的創意與智慧。

參考資料:

1、苑洪琪等,《故宮宴》

2、溥儀,《我的前半生》

3、祝勇,《故宮六百年》

注:本文配圖部分翻拍自《故宮宴》一書。

19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為什麼是秦國,而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